APP下载

梅特纳奏鸣曲op.38no.1《回忆》之研究

2021-12-14

黄河之声 2021年18期
关键词:回忆特纳小调

张 瑭

引 言

本文将从梅特纳的生活背景与音乐创作入手,在研究民族乐派的起源与特征以及对本作品的内容、创作和风格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得出梅特纳在这一体裁上的特征。在内容和结构上探究梅特纳奏鸣曲的特征,从而提高我们的演奏水平,丰富表达乐曲的层次和内涵。

一、作品简介

奏鸣曲《回忆》op.38之一是钢琴套曲《被遗忘的旋律》中的第一首,是一首复调性单乐段的奏鸣曲。也是梅特纳奏鸣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奏鸣曲创作时,俄罗斯正是十月革命前后此时,国家动荡,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作者在下雨天走在街头时,不禁陷入了对以前安宁幸福生活的思念与回忆之中,借此作品向听众表达心中的沉痛,以及在怀念过去的同时要对未来充满斗志和希望。终有一天家园会重建。

二、《梅特纳奏鸣曲op.38 no.1之回忆》音乐分析

(一)音乐结构特点

这首奏鸣曲是一首单乐章奏鸣曲,结构清晰,内容完整包满,整首曲调呈现一种悲伤、忧郁的气质。在表现手法上更加注重复调与和声相结合,结构上前后呼应,主题动机与副主题交相结合,使音乐更加富有张力和特点。(宏观特点)

1、引子(微观特点)

引子是由一个a小调平行乐段构成,旋律线条由右手的每一拍的头音组成,作者用持续音来标记,左手伴奏织体也有持续音。每一拍的前半拍重音是右手演奏,后半拍重音是左手的伴奏双音,形成一个上下呼应垂直的旋律走向。引子的主题动机贯穿整首,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二次出现在呈示部的结束部,调性变为e小调;最后一次出现在再现部的尾声,与引子呼应。

2、呈示部(微观特点)

呈示部由三个动机的主部、由从主部动机变化发展的连接部、副部和一个篇幅较长的结束部组成。主部由a小调开始,之后有十几小节的旋律级进过渡到e小调,情绪变得温柔下来,如同一位娓娓道来的讲述者在向人们倾诉她的故事。之后又呈现了开始的动机,再变为温柔的讲述者,最后转为强势的一方。仿佛两人在对话,一问一答。

作者用速度、强弱对比和声部的增减等区分三个主题动机的变化。第一个动机隐藏在高声部和二声部中,大部分都用同时奏出的双音来表现。第二个动机则是完全在低声部,p和pp的力度加上左踏板的控制,渐强很微小。第三个动机变化在高声部,节奏型居于短小,旋律型呈级进达到高潮,情绪也到达顶端。

连接部调性变化剧烈,为过渡到后面的e小调做准备。

副部开始于e小调的属七并解决到主和弦,左手旋律为平行乐段,音区开始集中在低音区,后随着右手的模进升高而升高。结尾处渐渐回到了a小调的属和弦,为结束部的回归主调做准备。

结束部篇幅较长,分为四小段。第一小段旋律延续了主部的动机,调性平稳回到e小调的主和弦;第二小段旋律走向仍然是对位模仿,主旋律集中在左手,把长乐句拆成一个个短小的乐节,并不断模进,扩大了旋律的张力,给听众造成紧张感和局促感;第三小段与副部较为相似,主题动机重现,旋律由左手变为右手,作者再一次谨慎地加上左踏板,使人感到心中内在的一股强烈的力量一直被阻挡着,似乎随时会喷薄而出。第四小段情绪逐渐达到高潮,重音记号连续使用,大范围的渐强,减七和弦的分解连续使用,将乐曲推向呈示部的顶点。随后用分解和弦的下行逐渐回到平静,并连续重复下属和弦,准备进入呈示部的结尾。最后又回到了引子的主题。

3、展开部(微观特点)

展开部的引入采用女性主题,不失激动,起伏控制的很适当。右手不断模进,左手旋律线条也跟着移动。前面左手旋律集中在低音区,右手高八度的模进配合;后面则采用卡农式的进行方法来发展音乐。

展开中心第一部分用复调手法来发展,高声部使用的是女性化主题,中间声部用的是叙述者的主题。作者将旋律拟人化,代入两个完全相反的角色,直观地呈现复调中对位的写法。

第二部分使用了引子的对位变化主题,用一连串的下行减七分解给人一种压抑、沉重的感觉。

第三部分用叙述者的主题将展开部推向顶点。

4、再现部(中观特点)

再现部插入了新材料,回旋式的左右手分解,相互交叉,新的主题集中在右手并结合主部主题共同发展。再现部的后面继续沿用副部材料,情绪上更加鲜明强烈,释放出内心悲愤痛苦的情感,力度上都是用ff来表现。与之前的用左踏板控制的副部来比较,这里的再现则蓄满了力量,冲击内心深处。379小节在副部插入了低声部的新材料,主副部得以扩充,在结构上得以平衡。

5、尾声

这部分使用了引子的主题,力度上都是用pp来表现,营造一种更加缥缈虚无的意境结束。

(二)音乐语言特点

《回忆》这首奏鸣曲包含了许多力度上的变化,一段内甚至若干小节之内都有不同的力度呈现,同时结合旋律和节奏上的对比,将乐曲里两种“角色”—“叙述者”和“女性”如同对话般将整首乐曲得以完整生动地呈现。

1、旋律特点

旋律是梅特纳创作的基础,他把和声和复调完美地融入到一起。他把音乐看作是一个整体,旋律从单音到逐渐发展到复调织体却衔接地井然有序。梅特纳的音乐语言仍然属于浪漫主义风格,印象派、无调性都与他的音乐风格截然不同。大众眼中的俄罗斯特有的民族音乐特性并没有在乐曲中体现,梅特纳用他简洁精湛的技艺使《回忆》奏鸣曲富有浪漫气息,使人热血澎湃。他把俄罗斯音乐的情结埋藏在心底,带动听众的感官嗅出一丝丝爱国情怀和深深的眷土之情。

2、节奏特点

梅特纳在《回忆》奏鸣曲中运用了大量的节奏型,大致有以下几种:切分音节奏、附点节奏、赫米节奥拉节奏以及强拍移位等。其中运用最多的数切分音节奏和强拍移位。如下例呈示部的引子中,高声部十六平节奏在小范围内波动,而低声部则是模进的切分音节奏,两个声部互相映衬,旋律线条由此更加鲜明。

谱例1:

强拍移位是在同一个声部内,使用连线的方式打破原有拍号所规定的强音规则,使强音出现在节奏规则的弱拍位置,改变强拍规则,造成错位感。这些错落有致的节奏型使乐曲带来不一样的律动感,更具舞蹈性。右手旋律按正常拍子进行时,左手伴奏音型则是在右手弱拍的时候进持续音,给人一种不稳定错觉,似乎是在前进行走中。作者旨在造成这种不安定的情境,与创作背景和当时的心境完全符合,同时也将听众带入这种慢慢走进画面的“行走感”。

谱例2:

综上所述,节奏是梅特纳创作手法的灵魂,同时也是与其他作品相区别的最大不同点。演奏者要特别注重区分这几种非常规节奏的特点,准确无误地弹奏出来。

(三)调性特点

在《回忆》中,a小调在突出丰富俄罗斯风格的同时也奠定了悲伤、忧愁的色彩和声基调。但梅特纳在创作中独特之处在于,他把民歌中的旋律特点与歌曲中的旋律主题加以整合,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动机中。这种饱满而全新的主题更加赋有活力与生机。

曲中也穿插了许多e小调的旋律动机,与主调a小调呈关系属小调,作者灵活地运用属关系小调,不但巩固了主调调性,也为乐曲动机的发展增加了层次感和立体感。由此可见,作者严格遵照了古典奏鸣曲的创作框架,虽然是近现代派钢琴家,仍然保持着严谨的作曲风格,用“叙事”的手法来呈现奏鸣曲。

(四)音乐内涵特点

1、人文内涵特点

梅特纳有德国血统,但是出生于俄罗斯。俄罗斯这个民族特色鲜明的国家孕育了很多著名的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柴可夫斯基等等,他们对俄罗斯民族音乐甚至西方音乐发展史都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相比这些闻名于世界的作曲家们,梅特纳的知名度却是小之又小。后人经常会把梅特纳同拉赫玛尼诺夫相比较,虽然他们都毕业于同一所学院,但是创作风格截然不同。梅特纳没有拉赫玛尼诺夫的狂热激情,更多的则是一种倾诉之下的宣泄,一种隐忍之下的爆发。梅特纳的创作更多的是遵循了传统作曲技法与俄罗斯音乐相结合的特点。俄罗斯文化对梅特纳影响巨大,无论是在精神层面还是创作手法,都折射出这个孕育他生命的地方所给予他的生机与活力。梅特纳的创作时期大约在20世纪初,正值文化新旧交替的阶段,现代艺术思潮在俄罗斯传播开来,梅特纳却仍然坚持传统音乐创作的思想,不追随艺术界的热潮。

梅特纳保持着自己的创作观念,不随波逐流。如同古典主义时期的舒伯特舒曼,他们将乐曲赋予歌唱化,并不仅仅停留在严谨的曲式框架之中。梅特纳身处在20世纪初,正是现代音乐发展时期,他们创作的音乐也有相同之处。比如都注重旋律的走向和织体的配合,无论纵向横向都十分讲究。音响上呈现的都是饱满、具有张力的声效。朴实的情感流露也是其中最大的相同之处。音符之中透露着自己性格反射出的多愁善感,忧郁悲伤。古典主义时期的贝多芬同样对梅特纳影响巨大,继承了其严谨的作曲技法和严密的逻辑框架。

2、音乐美学特点

梅特纳受父亲的影响,十分喜爱诗歌,例如歌德、普希金的诗歌,充满了爱的美感,散发着人道主义的伟大光辉。如同《回忆》奏鸣曲这个小标题,归属于其钢琴套曲《遗忘的旋律》,读来充满文字的美感。例如呈示部中的一段旋律,如下:

谱例3:

左手旋律在低音区回旋起伏着,如同大提琴般低沉、忧伤,让听众眼前浮现出想象的画面,这时“叙事者”忧伤哀痛的形象尽显,仿佛在向“女性”诉说心事。由此看出,作者将诗歌化的联想加入到乐曲中,不仅将两种形象——“叙述者”和“女性”刻画地十分生动,也帮助演奏者辨别出二者的区别,从而更准确地进行演奏。

三、《梅特纳奏鸣曲op.38 no.1之回忆》演奏分析

(一)技巧分析

装饰音与华彩段落的演奏。《回忆》中有很多装饰音的出现,因此在练习过程中要十分注重装饰音的细节。作者在此使用了两种装饰音:经过装饰音与倚音,与节奏的巧妙融合,形成了独特立体的音响效果。

谱例4:

这一处装饰音是左右手相互交替进行,除了大拇指以外其余四指紧贴在一起,在同一水平线上顺势向下触键。注意装饰音在这里不占时值演奏,重音在相邻的单音上。同样方法弹奏的还有如下:

谱例5:

再现部的第一个和声,左手5、4、3指迅速弹完,同时右手的1、4指奏响双音,这时再借助肩膀的力量突出主和弦。弹主和弦之前可以放缓速度,预示听众新的乐曲部分到了。

(二)旋律分析

这首乐曲是由多声部旋律构成的,要求我们演奏的时候听觉敏锐,才能清晰地表达出每个声部的旋律线条。如引子部分的五声部,它贯穿了整个乐曲,连接了三部分。

谱例6:

这里的旋律有五个声部。首先右手的高声部是主旋律声部,因此要求持续音与左手的第一二声部最突出,其余声部保持伴奏织体的音量。手指触键要求指腹直接触键,离开键盘的速度要减缓,要把四分音符持续音的时值弹满。其次左手的双音可以运用到手腕落提的方法,像是用抚摸的动作传递内心忧伤的情感,朦胧中透出一丝清亮,控制好下键的速度和力量。再次右手声部中有一个隐藏的短小动机,由第一拍的末尾音与二拍子正拍音构成,造成一种不稳定感。仿佛营造了一种作者漫步在雨中的意境,随着音程的不断扩张,主题也随之向前发展。

谱例7:

这是展开部中的一段极具调性变化的旋律,与引子不同,这一段旋律是双手同时分解进行,两个声部构成了刺耳音响效果的增减音程。

(三)踏板分析

句子的连贯对踏板也有很高的要求。这里一段要求左踏板保持,且旋律和伴奏织体都要清晰地呈现。

谱例8:

这里营造的是一种朦胧安逸的感觉,左踏板与右踏板同时踩下,在延长音值的情况下保持乐曲意境。踏板下去的程度可根据乐曲的需要来控制,右踏板一定要换干净,保持乐句的停顿感和段落感。

(四)情感分析

乐曲呈现的是一种漂泊之中的无力与感伤之情,作者用真实写实的笔触谱下回忆,对过去的生活的描写,在失意的现实生活中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这也是一种对心灵上的慰藉以及对人生的洒脱,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人生。由此作者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用音乐说话,用作品生活。

结 语

梅特纳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为钢琴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出版社和年代的问题,梅特纳的作品不被人熟知,甚至淹没。本人想借此文来介绍梅特纳的作品,阐述他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衷心希望自己能为此献出一份绵薄之力,向老师同学和喜爱音乐的朋友介绍这么一位伟大杰出的音乐家。文中一些自己的见解颇有不妥,望给予指正。■

猜你喜欢

回忆特纳小调
向53只羊道歉
向53只羊道歉的澳大利亚农夫
Colorful you
愿你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论迟子建抒情小说的散文化特点
地方文献专题资料搜集的实践片段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光影的情感魅力
不穿有鞋带的鞋
小调[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