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名师效应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2021-12-13姜建华
姜建华
摘 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需要名师引领。名师的传帮带效应、聚合效应、标杆效应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辐射与示范作用。教师个人要珍惜名师资源,主动学习,潜心研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利用名师资源,采取多种方式与途径来扩大名师效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名师效应;名师资源
高质量的教育源于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需要名师引领。2021年1月,笔者在线上开展有关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有来自浙江、广东等地的241位高中语文教师。问卷中有一个关于名师的问题: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你认为名师引领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影响大且必要吗?有66.8%的教师认为“影响非常大,很必要”。这个数据说明,大多数教师认识到了名师引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名师之所以为名师,一般说来,是因为其在成长的过程中,总结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成功的教科研经验,在教学成绩、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不同凡响、得到别人认可的业绩。名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教材,其他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可以学习他们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专业精神,借鉴他们专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名师出高徒。在名师指点下,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路上会少一些懈怠,少一些盲目,少一些平庸,其专业发展的愿景会更强烈,路径会更清晰,业务会更精湛。在调研本区域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时,笔者了解到三位语文教师在名师影响下成功实现专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在走访三位语文教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三位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很有代表性,深刻体现了名师效应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一、传帮带效应
传帮带效应就是名师通过传帮带方式,手把手地指导年轻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与模式,尽快适应教师角色与岗位,使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正轨的一种引领效应。传帮带方式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尤其需要这种助推他们成长的方式。如浙江省江山中学语文老师何珍鸯,她2016年8月入职,幸运地成为本校名师郑良芝老师的徒弟。郑良芝老师是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独到见地,曾多次参与省高考、学考命题。她对何珍鸯的传帮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课堂教学为本,传其术
郑老师首先帮助何老师明确了“立足课堂、站稳讲台”的初步目标,然后要求何老师学会模仿。新任教师的成长要从模仿开始,要从研究别人的教学模式开始,再逐步学会自己构建教学模式,进而创建自己的教学模式[1]76。教师会模仿名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甚至模仿很多教学细节[1]76。郑老师毫不吝惜地给何老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资源,耐心指导她撰写、修改教案课件,更用心指导她的课堂教学基本功。郑老师特别要求何老师随时进入她的课堂听课学习,并认真帮助她打磨汇报课、比赛课,督促她勤于思考、积累、总结。
在郑老师的细心指导下,何老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取得一系列的成绩:2018年4月,获得江山市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第二名;2019年11月,获得江山市高中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19年12月,《静女》课例荣获衢州市高中语文“一师一优课”评比一等奖,并被评为省级“优课”; 2019学年,在青年教师“1358工程”考核中被评为江山市“新秀教师”。
(二)以专业素养为旨,授其业
“经师易遇,人师难求。”郑良芝老师的指导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更注重对年轻教师语文专业素养的提升。她关注年轻教师在学科命题、学生作文大赛指导、课题论文写作等多方面業务能力的全面发展,帮助其增强综合素质。在郑老师的用心指导下,何老师进步很快,取得一些成绩:2018年,何老师执笔的《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班会课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获衢州市三等奖;在第19、20、22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写作指导特等奖;指导学生制作的《篾》,获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综合类评比一等奖;2020年12月,获得衢州市高中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
郑老师认为,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教师,就必须发挥语文专业优势,不断开发自身的潜力,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郑老师有意识地引导何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参与学校各种活动。在郑老师的支持鼓励下,何老师担任班主任,班级管理有声有色;积极撰写通讯稿,多篇文章被《今日江山》、“衢州德育”专栏等录用;编辑制作宣传微信,获得无数点赞;担任学校重要活动的主持人,出色的表现得到师生的充分肯定。
郑老师悉心指导,何老师虚心好学。在郑老师的传帮带下,何老师的专业能力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学校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对此,何老师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入职五年的年轻教师,得遇良师,一路成长,一路突破,幸甚至哉!”
二、聚合效应
聚合效应就是以名师为中心,其他教师聚合在一起相互学习、交流切磋、共同研究所产生的一种团队效应。名师工作室是产生聚合效应的非常有效的平台。年轻教师利用这个专业交流的平台,聚合在名师的周围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名师工作室会产生一个积极向上的场域,形成浓厚教科研的氛围,在沂水春风的情境之下,专业发展自然发生。
浙江江山市清湖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成颂,于2017年成为浙江省特级教师章浙中名师工作室的一个成员。之后,成老师的专业发展便如同装上了加速器:2018年被评为江山市第五届语文学科带头人;2019年入选衢州市“新115人才”序列;2020年获得衢州市高中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成老师认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得益于名师工作室的聚合效应。
(一)聚合平台——以名师工作室为磁场域
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个人努力之外,平台亦非常重要。章浙中名师工作室平台分为线上平台和线下平台。来自不同县(市、区)的成员日常答疑解惑通过网络工作室、微信群、钉钉群等线上媒介展开。每个学期举行2次的线下专题活动,工作室成员学校轮流承办。工作室以公开课、评课、讲座等为主要形式,以项目学习、周期任务设计等为训练内容,组织课堂教学竞赛。上课不论对象,评课不留情面,强化教学实训,捕捉教学热点,找准教学研究方向,教、学、研并驾齐驱。在这良好的氛围中,成老师融入其中,孜孜学习、借鉴、运用各种优秀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与风格。
(二)聚合项目——以项目研究作为聚焦点
章浙中名师工作室将项目研究作为聚合焦点,通过申报省特色研究项目聚合研究团队,聚群而为,定期交流。在章老师的主持下,来自不同学校的学员,各自将自身的教学方法、心得体会进行分享交流。学员之间互补,不搞花架子,最终将名师理念内化为学员的实际教学与研究的价值取向。如“群文教学中点的确定与教学呈现”项目研究已经结题,目前正在展开“疏离到对话:云课堂语境下阅读教学的高效策略”项目研究。成老师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兼收并蓄,取长补短,潜心研究,通过合作交流、撰写论文等方式实践名师理念,助推自己的专业快速发展。
优秀教师都是行动研究者。在名师工作室的聚合效应之下,成老师以实际行动自觉参加实践与研究,专业发展非常快,成绩突出。2017年以来,成老师有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理性·思辨·深度》《传统文学经典内涵式阅读的思维研究》《心生而言立:高中生自由写作回归本真之源》《核心素养境域下的选修课程开发方向初探》等公开发表的论文,质量比较高。其中,《传统文学经典内涵式阅读的思维研究》一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2020年,论文《统编教材教学任务设计的学理依据及其实践路径》获浙江省二等奖。2020年,由成老师主持的课题“‘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群文教学选点与呈现的研究”,获省级立项。
三、标杆效应
标杆效应就是名师耀眼的教育教学成果如同标杆,让年轻教师看到努力的方向,树立奋斗的目标,促进他们奋发有为的一种激励效应。其中,名师的教育写作成果对年轻教师更有触动作用。“教育写作”直接助力教师的专业表达,更有助于教师多项专业技能的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手段[2]67。
5年前,浙江省江山中学语文教师张忠森,在一次名师送教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与名师之间的巨大差距。比如浙派名师郭吉成老师,是浙江省特级教师、省首批正高级教师,主持的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实施与课例研究”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基教成果二等奖,郭老师在30余家专业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15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编教学类著作32部。
郭吉成老师丰硕的写作成果激起了张老师的斗志:不想平庸过日子,把像郭老师一样的浙派名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标杆,做出一番成绩。因此,张老师立志做一名反思型、研究型教师,把课题研究、教学论文等教育写作作为自己追求的方向。教育写作可以促使教师反思现状,改进实践,成为“理性的实践者”,产生系统化的思想和更强大的教育生产力[2]66。
(一)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
优秀教师的成长,始终行走在学习的路上。张老师逼迫自己不断学习,学习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潜心探究的专业精神。在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张老师把教学研究作为突破口,对自己的课堂及教学行为不断反思。反思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教师可以在反思中优化教学实践,并通过写作总结提升实践经验。2017年,张老师执笔的课题报告《〈论语选读〉教学内容的确定及实施研究》荣获衢州市二等奖;2018年,由他主持的课题“高中作文思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获衢州市一般规划课题立项,并获衢州市课题评比三等奖;2019年7月,由他主持的课题“文化传承与理解下《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获衢州市重点规划课题立项。
(二)以论文撰写为主抓手
教育写作是深入语文教育世界的基本方式。张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有点滴的发现,就深入探究,将结果撰写成文。最近4年,张老师有10篇论文在专业期刊发表。
付出之后有回报。在名师标杆效应的激励之下,张老师坚持教育写作,与自己进行深度对话,与语文教学世界展开多层次丰富的交流,使自己的专业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2019年5月,张老师被评为衢州市“新115人才”;2019年9月,被评为江山市第五届名师;2019年12月,被评为衢州市教科研先进。
新课程新教材迎面而来,语文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发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从本区域三个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可以看出:名师的传帮带、聚合、标杆效应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辐射与示范作用。名师可以唤起教师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基于自己教学中的“痛点”,先行先试,及时反馈,及时调整,让教学从经验走向科学、理性[3]。在名师的示范引领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会走得更远。
因此,语文教师个人要珍惜名师资源,主动学习,潜心研究,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利用名师资源,采取多种方式与途径来扩大名师效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成霞.教师成长:从模仿他人到表達自己[J].人民教育,2019(19).
[2]颜莹.教育写作:教师专业表达和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人民教育,2020(6).
[3]李熙良.构建区域教师成长的良好生态[J].人民教育,2019(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