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2021-12-13关琳琳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关琳琳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数学学科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育,但这也需要建立在掌握最基本的数学计算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小学生就很难进行下一步的数学逻辑分析和情境思考,打不好数学学习的基础就很难理解学科架构,会影响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学科思维的锻炼,故教师应该注重分析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造成的。在计算数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一、加强新授课算理数学

对待因为没有掌握知识或科学的方法而出错的学生,要及时帮助学生补上漏洞,教会学生科学的方法,才能从根治。我们可以从三个环节去努力:

首先,搞清算理,向课堂要效率。新授课上,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合作讨论,互相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按照运算意义一步一步地自己归纳出运算法则,自己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掌握算理。在这种通过自己的实际经验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忆比较深刻。

其次,加强说的训练,培训思维的条理性。虽然计算重在书写过程的准确性,但“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很多老师往往是一味追求“多算”而忽略了“说”的训练,学生没有“说”的机会,成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道障碍。因此,计算教学时必须加强“说”的训练和“说”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说算理、说思路、说方法等等,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3.6÷1.2+0.5×5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并用符号勾划出运算顺序,让学生说出:这道算式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可引导学生这样说:这道题有除法、加法和乘法,先算3.6除以1.2的商,再算0.5乘5的积,最后求商与积的和。通过加强说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学生准确地掌握计算过程,从而提高计算准确性。

最后,注重纠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收集在各类计算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在小组内加以分类剖析,也可让学生精心制作出自己或小组内带有各种计算错误的试题卷,同时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交流每道试题的错误所在和产生错误的具体原因。有时学生犯的错误经过老师指正后,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又犯同样的错误,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千万不能急躁,要耐心疏导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扰。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验算的习惯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关系。

第一、不认真审题,或者是抄错数。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审题,仔细抄题”的习惯。要求学生计算时,精力要集中。这就首先要求学生做题时必须静下心来,先把数字书写规范,竖式的横线要用直尺或三角板拉直,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也要把学生的书写情况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书写认真地同学要得到表扬,并在其作业本上印上一枚“小星星”的印章,以此作为鼓励,而书写了草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认真书写的重要性,对于多次教育不改的学生也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惩罚,让其把作业重写一遍,一遍不符合要求,再写第二遍,直到写规范位置,只要学生认真做题,抄错书的现象就会明显减少。另外要求学生在计算时能做到一步一回头,抄完题马上回头检查是否抄对,计算完马上回头检查计算过程,算完后马上回头看横式得數是否漏写。如果做到了一步一回头,计算的准确性也会大大提高。

第二、做完题没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据我的观察,我们的学生有差不多百分之八十做完题目之后不检查、不验算。就算在老师的一再强调下去检查、验算,大多也并不能发现问题。这说明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检查、验算的方法,也没有检查的热情。因此,我们在帮助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的同时,要教会学生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检查的热情。

检查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喜欢用再算一遍的方法验算,也有的喜欢用逆运算的方法演算,不论用哪种方法,都要注重看原题目的数字。另外,让学生交流检查的感受也是很好的提高验算意识的催化剂。

三、加强估算教学,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估算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经常接触的计算应用作为估算的题材,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就能增加学生估算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通过加强估算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数感,同时运用估算还可以简单检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

四、引进竞争机制、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计算教学中请学生板演是常事,我就在这里找突破点,引进竞争机制,把班里四个教学组,在学生自己喜欢的前提下,命名为先锋小队、胜利小队、光荣小队、前进小队,口算也好、板演也好都是以代表队为主搞小竞赛,累计得分,下课时小结表扬获胜组,当然每每都是不分高低,相约下节课继续比试。处理有计算准确性的评比得分,还有书写美观的得分,打完分还要说出理由,让人心服口服,原则是“公平公正”,这样几周下来,在小组竞争的激发下,每节课学生走神的很少,因为不想给自己的代表队抹黑,板演的书写也非常美观、工整,计算的准确性也大大的提高了,检查的自律性也大幅度增强。在这种小组竞争机智的牵引下,培养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和学生自律的能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整体的计算准确性。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