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趣味性教学的运用

2021-12-13林海连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0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信息技术

林海连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人才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至关重要。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相比较而言,内容更加灵活,形式更加丰富。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这一优势,采用趣味性教学法提高教学有效性。本文将结合当前小学信息教学现状,有效分析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信息技术;趣味性课堂

引言

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升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至关重要。但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教师教学程式化严重,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学习计算机动力不足等。趣味性教学法是基于新课改背景下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借助趣味性教学法的优势,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本文将趣味教学法与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二者相结合起来,力图探索出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有效路径。

一、小学信息技术展开趣味性教学的必要性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趣味性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有着较大的区别。一方面,趣味性教学法在强调传授学生相关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满足小学生好奇心的心理需求。当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充满兴趣时,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后续的教学活动展开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与此同时,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充满好奇心,小学计算机教师通过打造趣味性课堂激发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完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信息技术与语文及英语等其他科目有着较大的不同。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信息技术内容复杂程度及抽象性与其他学科相比更高。教师展开趣味性教学一方面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多样化表达的形式,让学生对于计算机相关知识,有着更加全面的认知,为其今后更加艰难复杂的计算机学习道路奠定基础。小学生与其他高年级学生相比较而言,无论是逻辑思维能力还是计算机操作能力都较为薄弱。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通过趣味性教学法,完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于计算机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小学信息技术展开趣味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展开游戏教学法,丰富趣味性教学手段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想通过趣味性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首先可以通过展开游戏教学法,丰富趣味性教学手段,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运用游戏教学法,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理论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实践,进一步掌握并运用理论知识。除此之外,游戏教学法还能,在教学过程中以极为丰富的内容及呈现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展开实践教学势在必行。而游戏教学法能够增强实践教学的趣味性。因此,展开游戏教学法完善趣味性教学安排,有着极强的实践意义。

例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授学生关于打字的基础内容时,就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打字实践过程当中逐步培养起计算机学习兴趣。具体而言,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打地鼠的游戏过程。通过打地鼠这一游戏能够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还能够锻炼学生反应能力与提高学生手指灵活度,从而真正实现较高的打字教学目标。

(二)加强沟通互动,拉近师生心理距离

趣味性课堂的打造,离不开师生双方高效地沟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意识的沟通的重要性,并在备课过程中提前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对话内容。让学生愿意开口对话,乐于与教师交流。在师生双方沟通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到小学生学习上的盲区,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生本就有着活泼且开朗的性格特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应发挥出小学生性格特点优势,提高趣味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授"与键盘交朋友"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通过设置对话的形式,丰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具体而言,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创设出如下对话内容——

信息技术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猜谜游戏好吗?看看哪位同学回答得又快又准怎么样?

学生(齐声回答):好!

信息技术教师:有栋房子真奇怪,房子构造分四块,有的砖块多,有的砖块少,有的空间大,有的空间小。奇奇怪怪不起眼,缺了谁都不痛快!(打一电脑组件)

學生:我知道,是键盘!

信息技术教师:没错!这位同学真棒!其他同学想知道答案为什么是键盘吗?老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认识一下我们的新朋友——键盘。

在这一极具趣味性的猜谜对话中,既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共同助力让信息技术教学更加高效展开。

(三)展开实践教学,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在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除了要为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展开理实一体化教学才能够达成当前新课改所要求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尤其是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难度较高的科目,小学教师如果一味地为学生传授枯燥且具有深度的理论内容,不仅不能够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甚至还会让学生丧失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计算机课堂上,展开实践教学,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势在必行。

例如,小学计算机教师在为学生展开"机器人的拼装"这部分内容讲解时,就可以在为学生讲解机器人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完成机器人的组装实践活动。在教学开始前,小学计算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完备的机器人拼接组件。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再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按照教材内容完成计算机拼接。与此同时,小学计算机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力完成计算机的拼装,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能不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这既为传统沉闷的信息技术课堂注入了活力,又实现了较高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想通过趣味性教学法提高教学成效。首先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让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内容。其次,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还应灵活地调整教学手段,不断融入新型教学方法,才能保证趣味性课堂教学意义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岳雁翎.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生本课堂”发展[J].新课程,2021(43):148.

[2]郑源源.营造多样情境 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J].小学生(下旬刊),2021(11):98.

[3]匡元军.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有效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实践性研究[J].天津教育,2021(30):183-184.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模式刍议
小学语文阅读高效教学课堂四重奏方案分析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