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威辰:我想成为一束光
2021-12-13马梦婕
马梦婕
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日常,日常的工作、日常的生活。只是在繁忙的间隙,汹涌的思潮涌入,会将楼威辰推回远在730公里外的武汉。
在与武汉并肩作战的74天里,这位95后小伙儿选择成为一束光,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2020年春节,当看到武汉各大医院求助物资的消息时,楼威辰坐不住了。跑遍小镇上所有劳保店的他,搜罗到了4000只医用口罩。第二天一早,他载着口罩,从浙江安吉奔赴湖北武汉。
原本打算送完口罩就离开,但当驶入武汉空荡荡的街道时,他意识到,事情远比自己想象中的严重。那一刻,他决定留下来。彼时的楼威辰没有想到死,只想着如何活下来,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当时,大部分志愿者都选择做“摆渡人”接送医务工作者。而楼威辰却有不同的思考模式,他想,大家的关注点都在最前线,就一定有被忽视的角落。
于是,他将救助目标锁定为老人和孩子—为隔离在家的孩子送去温热食物,为不会点餐的老人送去米面蔬菜……“我知道那种孤立无援的心情,不想让别人再体会。”
楼威辰的母亲在他两岁时离开,十几岁时父亲和爷爷又接连去世。从此,楼威辰便将自己封闭起来。此次支援武汉,仿佛让他找到了一个出口,他说:“从充满困难到迎刃而解,我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感觉就像在救赎当年的自己。”
无私地付出与奉献,然后得到感激与赞美,似乎是再合理不过的事。然而,楼威辰得到的却更复杂一些。
楼威辰救助过一个新冠肺炎患者家庭。女孩的父亲因感染病毒去世,母亲住进了ICU,她和弟弟也因为肺部感染相继被隔离。楼威辰接连几天为这家人送去药品和生活用品时,却被女孩质问:“你是不是可怜我?”
为了不让女孩误解,楼威辰道出了自己年少时失去家人的痛苦经历,他对女孩说:“我并不是高高在上地施舍,我们是同一种人。”
此后,楼威辰在提供救助时总会不断重复:物资是政府提供的,我只是义务运送……他不会流露一丝情感,担心给受助者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而真实的情况是:每一次救助,他都自掏腰包,给老人和孩子送去满满一后备厢食物,而自己一天只吃一桶泡面。当其他志愿者劝他多吃点补充体力时,楼威辰总推脱说没时间。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是不舍得花钱。很快,楼威辰带到武汉的数万元存款见底了。为了让救助继续,他选择卖掉了老家的房子。
楼威辰的选择,让很多人不理解。特别是被媒体报道后,引来不少网友的猜忌,“至于卖房吗”“是不是想出名”……只有楼威辰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房子没了可以再买,人死了却不能复生。饱受质疑失眠时,他的脑海中会闪过一些画面:含泪向他挥别的老人、大雨滂沱中飛驰的外卖员……想起这些,他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楼威辰的坚持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很快,他和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们一起,组成了一个名为“萤火”的志愿团队。大家开始在网上帮楼威辰搜集求助信息、排出轻重缓急、寻找采买途径、制定最优路线……之后,楼威辰开着车,点对点采买、挨家挨户运送,每天奔忙十几个小时,一直持续到武汉解封的前一天。
“萤火”志愿团队也成为楼威辰返乡后新建公益组织的名字。武汉一“战”成名后,媒体的报道、家乡的宣传让人们开始知道了这个无畏的男孩。他把影响力化作责任,把公益的温暖继续传递。
从2020年7月至10月,在老家浙江安吉,楼威辰组织开展了一场场公益活动。让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帮扶一对弱视姐妹。当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按照楼威辰设计的环节用吉他弹了一首《童年》后,姐姐突然跑到楼上抱出尤克里里当即弹了一曲作为答谢。伴着夕阳,清脆的声响回荡在农家的院落里,那一刻,楼威辰从孩子们的眼里看到了光。治愈别人的同时,他也治愈着自己。
在楼威辰看来,公益不仅仅是物质的帮助或者单纯的慰问,他希望帮扶与被帮扶的人都能从心底里散发出光亮,学会爱、学会成长。
楼威辰出名后,无数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杭州一家文化公司,负责其中的公益项目。
“一只萤火虫的光可能很微弱,但是一群萤火虫就能汇聚成星河。顺着这道光,你就能找到自己的黎明。”这句话是楼威辰在武汉时用来鼓励大家的,现在,他在用这句话鼓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