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24-2021《中国工人》创刊97周年回眸

2021-12-13

中国工人 2021年5期
关键词:职工群众小微工人

1957年出版的《中国工人》杂志增加了一个与读者互动的新栏目—“工人的话”。职工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或烦恼都可以通过这个栏目进行反映,不少职工群众所反映的问题也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解决。

当年出版的第7期《中国工人》刊登了一则“对本刊批评的反映”,其中提到,通过“工人的话”栏目反映的某夫妻闹矛盾、某单位风气不好、某单位工会会员档案管理混乱等问题皆得到了改善和解决,还向读者介绍了改进情况。

通过这个小小的细节,足以看出《中国工人》在当时的影响力,以及对职工群众的关心。

读者来抱团

(每月20日,关注“中国工人小管家”微信朋友圈参与话题讨论)

本期话题:我与第一份工作的故事

@河南读者 曾丽 1997年7月,当地广播电台招聘播音员。对于刚走出校门、热爱播音主持的我来说,机遇难逢。我立即征求母亲意见。“你是播音专业毕业的吗?”“主持人需要能说会道,形象出色,你符合吗?”“百余人仅有两个名额,竞争激烈,谁帮你?”母亲让我不要奢望没希望的事,但强烈的播音主持梦和大学四年苦练的播音功底给了我勇气和胆量。当时,我最后一个上场,头脑里突然冒出一个词:出奇制胜。看到窗外一群小伙子在打篮球,我就立即决定解说一场球赛。那天,不等我解说完,台下已掌声如潮。当天我就坐在了电台主播的位置,一切应聘程序全部免去。从此,我无比坚信,只要奋斗,机会总会垂青于你。

@辽宁读者 付洪敏 从师范学院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离家不远的一所中学,当了7年教师。教师生涯中最让我难忘的回忆,是离开教师岗位前的最后两节课。那年9月底,我考上了公务员,离校前我教的是职高一年级新入学两个班的语文课。当我上最后一节语文课时,在距离下课还有10多分钟的时候,两个班的班长都不约而同地为我主持了一场送别会,齐声为我唱了送别歌,全班同学都失声痛哭。那一刻、那一幕,让我无比感动。时至今日,回忆起当时情境,我心中依然充满幸福和感动。

@黑龙江读者 弓涛 我的父母在军工厂工作,父亲还当过炮兵,从小我就耳濡目染,感受到作为一名军工战士的光荣和神圣。就这样,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我选择了军工企业的技工学校,毕业后就进入了企业。如今,我已在企业工作32年,企业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但都没有动摇我对企业的忠诚。每当看着企业一排排整装待发的产品,我的自豪感、责任感油然而生。我们为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奉献着一份力量。

@湖南读者 魏亮 2007年,我成为省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讲解员工作是辛苦的,一轮讲解下来需要一个半小时,常常是口干舌燥,临时接待任务常有,加班更是常事。在馆专业老师的培训和自身努力下,我的业务水平提高很快,曾多次担任各级领导视察省博的讲解员。印象最深的是给非洲毛里求斯总统讲解,得到非方人员和馆领导的一致肯定。后来,我还晋升为讲解组组长。直到2013年,省博因提质改造闭馆,我才离开这里。6年的省博工作经历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明白只有精益求精,才能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山东读者 尹希东 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当石油工人。施工的第一口井是在荒原深处,那里荒凉得只有一尊井架、一个野营房、一台通井機。秋天蚊子成群,我和班里工友们就在“蚊子窝”里干活。艰苦的条件让我产生了离开这里的想法。一天,某油井发生了井喷,巨大的气流把十几吨重的钻杆喷上天,那场景惊心动魄。危急关头,老石油人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硬是冲上去把井喷制服了……这一幕让我的思想和灵魂都受到了巨大震动。从此,我扎根油田为祖国献石油。

@湖北读者 周建仁 还没毕业,我就已经和现在工作的企业签下协议,一毕业就直接去上班了。因为我在学校的专业是焊接自动化,到了工厂,就当上了一名焊接工。焊接是一个辛苦的工种,高温、弧光、辐射,劳动强度也很大。枯燥辛苦的工作日复一日,我的心也渐渐有些动摇了,但每每看到师傅们坚毅的脸庞和不辞劳苦工作的身影,我觉得这是平凡中的伟大。他们为国家国防建设贡献着力量,我选择了坚守。6年后,我因工作出色从车间调到了科室,岗位虽变换了,但我吃苦耐劳的品质已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能从容面对。

工人君:第一份工作是我们人生一段宝贵的经历,感谢大家分享。

大家关注

(您关注的焦点热点、正在经历的冷暖,欢迎告诉我们)

让职工有报刊读

陈晔

近几年一些职工反映看不到报纸杂志了。原来单位给职工订阅好多报纸杂志,有系统内的报刊,也有像《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大众刊物。职工们在工作之余可以看看杂志报纸,了解政策学习理论,非常有利于单位学习氛围的营造。现在很多单位不给订报订刊的理由是,手机上什么都有,在网上就可以浏览最新的新闻资讯,没有必要订阅报刊了。

但是手机有手机的好处,纸媒有纸媒的优点。一些老职工用不惯手机,还保持着阅读纸质刊物的习惯,尤其是很多单位要求在上班时间不能看手机,特别是与工作无关的。个别单位以降成本为由,减少支出,不再给职工订阅报刊,或减少订量,甚至与业务有关的报刊也不给订阅,这不利于工作开展和业务提高。在过去,班组、车间一线都有报纸看,这项好传统不能丢,我觉得还要继承下来。

工人君:好传统丢不得,诚然电子媒体方便快捷,但纸质的报纸和杂志更有其不可替代性。在此,工人君也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希望《中国工人》可以收到更多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让《中国工人》更贴近广大职工群众。

为小微企业工会办实事

江志乙

从去年开始,各级工会开始落实小微企业工会经费支持政策,让不少小微企业受益。作为基层的工会工作人员,我深知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难处:一是行政支持有限,某些企业领导对工会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不全面,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都不够,从而导致企业工会被边缘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人手有限,大多数工会干部为兼职,本职工作已经倾注了大部分精力,对于工会工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要想做出特色、亮点则更难;三是经费有限,相对而言,小微企业职工人数较少,即便正常收拨,可供支配的经费也不算充裕。

针对小微企业工会的经费支持政策是一个很好的不可忽视的契机。经费返还只是手段,做实工会工作、做强工会组织是使命,引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是初心。期待上级工会制定多元的持续的扶助良策,有效地为小微企业工会组织减轻压力、增添动力、激发活力。

工人君: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主动脉上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通畅、强壮了,肌体才能健康,前进的步伐才能矫健。

猜你喜欢

职工群众小微工人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在推进工会改革中切实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
小微企业借款人
浅议党员干部如何用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邮储银行:小微金融的冬日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