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活动中培养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1-12-13李志彪
李志彪
摘要:在党中央提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和要求的背景下,在深化和推进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增强我国基础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下,核心素养培养成为了21世纪学生发展的重要教育目标。本文通过对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分析,提出了科技活动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及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侧重点和培养策略、方法。
关键词:科技活动 初中学生 核心素养
一、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党的教育方针从宏观层面上明确提出了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具体落实到教育教学,就要将其转化为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素養要求。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今天,必须从小重视核心素养的教育和培养。从国家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的角度看,核心素养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视角的变化,是深化和推进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增强我国基础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对提高我国未来的国家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长远价值。
二、21世纪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界定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起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3、根据这一总体框架,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确立了核心素养指标。共确立了包括了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信息技术素养、语言素养、学习素养、独立自主、数学素养、计划组织与实施、自我管理、创新与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主动探究、社会参与和贡献、公民意识、尊重与包容、科学素养、多元文化、健康素养、国际意识、生活管理能力、自信心、生涯发展与规划、冲突解决能力、可持续发展意识、反思能力、适应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环境意识、审美能力、法律与规则意识、安全意识与行为、国家认同、实践素养、伦理道德、人文素养、价值观等36中核心素养,其中学习素养、科学素养、语言素养、艺术与审美能力、实践素养、沟通与交流能力、主动探究、人文素养、健康素养、信息技术素养、创新与创造力、团队合作等被列为初中阶段学生重点核心素养培养的方面。
三、在科技活动中培养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根据21世纪高中学生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结合科技活动的特点,确立了在科技活动中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信息技术素养、主动探究、实践素养、创新与创造力等方面的素养。
(一)在科技活动中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技活动本身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就相对较高,为此在科技活动中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应作为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而科学素养要求高中学生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知识的能力。那么,如何通过科技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呢?可通过开展系列的科技专题讲座,让学生们对科学研究成果、科学发展前沿、科学不同领域有所了解,激发学生们对科技活动、科技学习的兴趣。如我校通过开展了机器人系列的专题讲座,激发起了学生们对机器人的认识与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推进了机器人特色课程的开设;可通过开展科学家故事讲演活动,让学生们了解科学家们的成长、科学家们的发现、研究及其科学态度、科学发展历史等,提升学生们对科学精神的认同感,初步形成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可通过开设科学技术学习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如植物嫁接技术、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无土栽培、动物解剖等,能大大激发学生们对科学学习的热情,有效提升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这让热爱倒腾科技的孩子们,有了更高的学习和提升的平台,并能在这一平台上,放飞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梦想。由此可见,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才能更好地提升科技活动的质量和成效。
(二)在科技活动中培养高中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
科技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经常会以小团体的形式开展活动,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而沟通与交流能力要求高中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书面或口语的形式交流,学会共处,交流信息,沟通表达,交际能力等,为此教师在设计科技活动时,应有意识地通过分组学习、分组实验对学生们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进行培养。有效的分组成为了培养学生沟通与交流能力的关键,教师可以采取自愿组合的基础上,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协调,然后要做好分工合作的指导,通过分组学习任务、实验任务的分配,慢慢训练小组成员形成一定的沟通交流的默契,并能够及时提供小组间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学生们在不同环境中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而团队合作要求初中学生在团队中与人合作,具有合作能力及其在团队中工作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现时代许许多多高端的科技的创造都不是个人成果,都是团队共同研究的成果,所以现时代更需要具有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所以在科技活动中应注重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可通过组织科技辩论活动,形成正方和反方的团队,让各团队成员进行分工合作,通过辩论过程及其结果,让学生们都能够认识到辩论的成败取决于一个团队合作情况,具有良好团队合作能力的团队都会取得好的结果。
(三)在科技活动中培养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科学技术的一个方面,在科技活动中应该让学生掌握并利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素养要求初中学生能互动地使用信息、技术,收集和使用信息,掌握资讯与通信的常规技术,使用科技信息。在科技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关注科技热点的意识和习惯,这就对学生们收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上网查阅资料谁都会,但是我们会发现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收集的资料会有不同,而且最后筛选的信息也有所不同,而同样的信息经过不同的人处理和表达的方式也会不同,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学生,能更加直观地表达相关信息,能更好地处理图片信息和数字信息等,在科技活动中,可通过开展科技主题活动,将大的活动主题分解为一个个小主题,让学生们通过不同的手段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信息,并制作成主题成果进行展示交流,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多元的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方法,以提升学生们的信息技术素养。
(四)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初中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实践素养
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更多需要学生们的主动探究和实践能力。主动探究要求高中学生具有主动意识,主动进取的精神,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研究。而提升学生们的主动性,需要抓住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首先从活动主题着手,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最好能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们主动探究的意识。活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并通过研讨设计探究活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样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和研究中。实践素养要求高中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技能,利用已有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师生们通过科技活动研究的成果,能够落到实处,解决现有的实际问题,这也是科技活动开展的现实意义,科技活动开展的源头正是对现实问题的发现,源于问题的发现,展开了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在科技活动中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与创造力
学生创新与创造力恰恰是科技活动中培养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创新与创造力要求高中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考,创造力与批判性精神。那么在科技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呢?可通过开展系列的创新思维训练,增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能够形成多角度观察事物,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意识,并通过开展金点子创意大赛,为学生们创意思维的发挥搭建平台,让学生们用文字、图示来表述自己的创意,并通过评奖来鼓励和促进学生们创造出更多的创意,并将一些优秀的创意,指导成为作品,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使学生能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展现自我,同时收获更多的眼界。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时,要注重学生批评性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在做主题研究时,学生们容易将专注力关于事物好的一面或者是不好的一面,应该引导学生看事物的两面性,通过探究活动,客观地评价其利弊问题,并能够提出有利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与创造力。
科技活动虽作为学校的课外活动课程,但其却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开展好科技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