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裁员,退场如何“体面”
2021-12-13李双星
李双星
8月4日下午5时,北京一所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高琳琳突然接到了本部门主管的口头通知:绩效不达标,明天不用再来上班了。
主管收走了高琳琳联系学生家长的4部办公手机,上面有1800位家长的电话号码。
原本还有一个月,高琳琳就要转正,这是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主管宣告裁员之前,她正准备在教育培训行业里付诸更多努力,但这一切都止步于8月4日。裁员通知像一阵龙卷风似的卷走了她的工作,高琳琳显然对此毫无准备,然而眼下更紧要的问题是,下份工作该怎么办?
這个夏天,教育培训行业注定动荡。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针对课外培训班作出了严格规定,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且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政策落地后,一场巨变迅速席卷教育培训行业,企业大量裁员、业务探索转型。全国百万名教培从业者的命运前途未卜。
被“离职”
近日,包括字节跳动、高途、豌豆思维、好未来等十多家K12(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培训机构均采取裁员举动。
8月16日,任职于掌门教育沈阳基地的初中数学老师兰静接到了裁员的口头通知。事实上,与其说是企业裁员,不如说是机构在强制要求老师们主动离职,以逃避经济赔偿。
8月初,“双减”政策出台不久,掌门教育沈阳基地召开了稳定教师情绪大会,兰静本以为机构准备充分,不会走到裁员这一步。然而到了8月15日,机构先是要求部分无教师资格证的老师离职,后又通知所有在职老师主动离职。
兰静告诉《中国工人》记者:“8月15日,行政主管宣布受政策影响,要求所有老师主动离职,下周不用再来上课。会前,机构没有与员工协商裁员事宜。会议上,我们自始至终也没有听到一句关于经济赔偿的话。”
事先毫无协商的裁员决定让兰静和其他老师措手不及,企业拒不赔偿的态度更让老师们感到不满,他们认为,企业这样显然侵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公司需要对员工进行裁减,必须严格按照法律中对关于裁员的规定来进行操作,换言之也就是说,公司不得随意裁减员工,否则就是对员工利益的侵犯。兰静所在教育培训机构的做法,显然违反法律规定,对员工权益造成侵犯。目前,兰静和机构老师已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依法协商
除了沈阳基地,掌门教育其他分部也在上演着不同程度的裁员风波。根据在职员工提供的企业架构图,过去一个多月,掌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至少移除了1.5万名员工,其中优课事业部、少儿事业部近乎腰斩,启蒙与素质教育事业部几乎整个部门解散。
当前,掌门教育员工在多地提起劳动仲裁。上海市仲裁办相关人员表示,由于引起的社会影响较大,有关部门正在介入调查。
除了掌门教育,还有多个教育机构被曝粗暴裁员。原豌豆思维员工向记者透露,公司事先没有履行协商程序,也没有对员工进行法定经济赔偿,甚至以大幅降薪的方式恶意迫使员工离职,引发员工集体不满。诸如此类的案例,不仅极易引发劳动纠纷,更阻碍了“双减”政策的真正落地生效。
针对近段时间“双减”政策引发的企业大规模裁员事件,隆安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刘小根和陈璐撰文写到,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会涉及诸多专业而复杂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文件,细节考虑不周或稍有不慎,恐陷入违法解除的境地。如果涉及人员较多,在此情况下付出高额成本,对于经营不佳的教培机构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刘小根律师建议,企业应遵循《公司章程》规定,并进行部门撤销或相应岗位撤销的决议。秉承诚实磋商义务,并向员工发送《变更岗位通知书》,告知公司撤销部门或岗位的缘由和决策,明确变更后的岗位和薪酬等内容,磋商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岗位和薪酬调整的合理性。
若调岗后的薪酬下调幅度过大,如万元以上薪酬降低为几千元,此种情形会被认为没有履行协商的程序,主观恶意较明显,此时单方解除易被认定为违法解除。
为防范校外培训机构劳动风险,8月3日,北京昌平区人社局发文提出多举措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劳动风险监控指导,安排专人指导教育培训机构采取措施尽量不裁员、少裁员;针对确需规模裁员的教育培训机构,指导其依法依规制定裁员方案、履行裁员程序,与职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双减”政策出台至今一个多月,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前景被骤然改变。部分机构正艰难转型,部分机构因裁员、退费难频频被投诉。政策落地后,眼前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善后。
人员转型
2020年,中国教科院、好未来集团发布的市场发展报告显示,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已超过8000亿元。2019年、2020年,校外培训机构新增数量都在7万到8万家以上。据估算,校外培训机构的从业人数已逼近千万。
过去行业被看好时曾经吸纳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现在由盛转衰,如何安置多余的从业人员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重庆某教培机构任职的高中数学老师明鹏坦言:“按照教培行业现在的发展形势,大家心里都有转型的想法。但坦白说,一下转到其他行业,除了要适应工作内容转变,还要储备培养职业技能,各方面都需要时间。”
有7年多教育培训经验的兰静,对未来的打算尚未清晰,受限于自身的学历专业并非师范类,她主要担忧进入公立学校有障碍。如果不能继续从事教育行业,她必须另谋出路。
8月17日,在《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陆晓播介绍,教育培训机构员工90%以上是35岁及以下人员,80%以上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这些人员是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
如何保障原有的教培从业者平稳转换赛道,同样是一个考验。
为更好服务教培行业求职者,日前,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教培行业人才专项服务季”活动,持续时间为3至6个月。目前,由9800余家企业提供的近9万个相关就业岗位已纳入“教培行业人才专项服务季”。现已明确了教学教辅类、技术支持类、运营职能类、市场销售类等四大类岗位储备方向。
教育政策大变革之下,教培从业者必须结合政策动向,重估职业发展道路,转换赛道,找到新方向。
(为保护隐私,文中高琳琳、兰静、明鹏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