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接力人

2021-12-13许梦醒

中国工人 2021年9期
关键词:塞罕坝林场机械

许梦醒

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北,鳞次栉比的高楼被飞速甩在身后。窗外,蓝天、白云与巍峨的山脉遥相呼应。400多公里路途过后,随着气温的降低,一排排落叶松一字排开,从紧挨公路的山崖绵延向上。

当眼前的景色被绿色层层包围,即将抵达的便是位于河北省最北端的塞罕坝机械林场。59年前,这里是不见人烟的荒漠沙地;59年后,这里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林海绿洲。

今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踏上了这片森林,考察调研塞罕坝机械林场,亲切慰问林场一线职工。

习近平总书记说:“塞罕坝精神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起到了一种激励作用。全国要发扬这种精神,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我们的绿色经济发展好,把我们的生态文明发展好。”

从黄沙到碧绿,从一株到万亩,一代代塞罕坝人用无悔的奉献书写下绿色的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构筑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刚刚结束考察调研,《中国工人》采访组便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沿着习总书记的足迹跟踪回访。那些亲耳聆听习总书记教诲的职工依然激动不已,分享着党的最高领导人的关怀与勉励,让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的精神世界有了更加灿烂的光。

精神的诠释

沿着蜿蜒的公路盘山而行,习近平总书记抵达的第一站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海拔1900米的山峰—月亮山。

站在山顶向东眺望,层峦叠嶂、满目苍翠,目及之处可远至内蒙古赤峰市。

“从塞罕坝到赤峰有多远?”习近平总书记一边手握望远镜一边询问。

“直线距离124公里,行车要200多公里。”站在一旁的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回答道。

“2019年,我去过赤峰。当时,我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听到习总书记曾经问过从赤峰到塞罕坝的距离,安长明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原来,尽管习总书记是第一次来到塞罕坝,心里却一直惦记着这里。

2017年8月28日,随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头条报道,塞罕坝的名字被骤然叫响。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更成为第二天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

习总书记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由此开始,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包括时任塞罕坝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塞罕坝林场退休职工、第一代务林人代表陈彦娴,塞罕坝林场职工杨丽在内,6位巡讲团成员走出塞罕坝,把塞罕坝精神讲到了全中国。

“树倒了,还能扶起来;林子毁了,还能种出来;只要人不倒,塞罕坝就不会倒”—塞罕坝人的坚定话语,就这样回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回荡在每一处巡讲的会场。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塞罕坝精神的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的塞罕坝,全年释放氧气59.84万吨,相当于219万人呼吸一年空气的氧含量。

今天的塞罕坝,林地面积达115.1万亩,林场森林湿地资源资产总价值达231.2亿元。

今天的塞罕坝,带动周边4万多名百姓受益,2.2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今天的塞罕坝,栖息着上百种陆生野生动物、鱼类、昆虫和植物,成为野生动植物物种基因库。

……

在一代代塞罕坝务林前辈铺就的绿色道路上,新时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接过接力棒,继续向前奔跑。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精神重要批示的鼓励下,他们撸起袖子冲向被认定为不具备树木生长条件的荒山,再造幼林、再育绿海。

4年以后,习总书记来到了塞罕坝。

站在月亮山上,安长明向习总书记介绍了近年来林场职工攻坚造林的成果。

看着远方山坡上一株株正在生长的小樟子松,习总书记笑着点了点头,表示着肯定。

精神的源泉

没有老一辈务林人的艰苦奋斗,就没有郁郁葱葱的绿色林海。

8月23日下午,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习近平总书记沿着林间栈道,一路走、一路看。他驻足在一棵高30多米的兴安落叶松旁,用手抚摸着树干,仔细察看林木长势。

其间,习总书记同17位林场职工代表面对面亲切交流。

“老同志,是你到联合国领取了地球卫士奖吧?我记得你。这个奖项是不是环保的最高奖项?”

塞罕坝林场退休职工、第一代务林人代表陳彦娴肯定地回答说:“这个奖项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是世界环保领域的最高奖项。”

看到已是满头白发的第一代务林人,习总书记关切地继续询问:“你现在生活得怎么样?”

流露着激动之情的陈老响亮地回答说:“我退休以后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好,已经住到了围场县的楼房里。每天早上起来打打太极拳,平时会打打扑克、看看书,也看报纸,关心一下国家大事。”

习总书记从地球卫士奖问到了树木育苗研究,从树木病虫害防治问到了护林防火。看到职工代表中有90后的年轻职工,习总书记鼓励地说:“你很年轻,能够到林场来工作很好。”

习总书记走进的这片森林,地处塞罕坝机械林场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也被称作百万亩人工林海的起点。

59年前,塞罕坝的绿色奇迹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上世纪50年代,京津地区常年饱受风沙天气的侵扰。风沙的来源,正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原地—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大风一起,风沙从海拔1400多米的高地一路南下,直击京津,沿途毫无屏障阻挡。

艰难时刻,地处北京与沙原地之间的塞罕坝肩负起了重要使命。

1962年,国家林业部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首要任务就是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

然而,恶劣的自然条件为林场建设带来极大阻碍。塞罕坝海拔1010米至1939.9米,年均气温只有零下1.3摄氏度,每年积雪长达7个月。

“那时候,我们住的都是马棚、窝棚。棚里什么都没有,我们就用秸秆当褥子。冬天,气温动不动就是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睡觉的时候必须得穿着棉衣棉裤,还得戴着棉帽子。等到早上起来,眉毛上、帽子上都是一层霜。”

陈彦娴是塞罕坝林场建设历史上“六女上坝”故事的主人公,在她的讲述中,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人难以想象。

相比生活条件的艰苦,树苗种上一批就死一批的现实困境,更让林场建设者们心寒。

林场建设的头两年,树苗成活率不足8%。即使有来自全国农林院校的1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的支援,缺乏高寒沙地造林经验和技术的创业队伍还是吃了“败仗”。一时间,高寒地区到底能不能种树?树到底如何成活?成为笼罩在林场建设者心头的阴霾。

此时,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勇敢地站出来,放弃了承德市的生活,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上坝。他和职工一起啃窝头、喝雪水、住窝棚,晚上坚持睡在离漏风的草帘子门最近的地方。

“我们之所以能够这么团结,这么有凝聚力,离不开党组织的坚强领导,离不开林场党员干部的榜样作用。”在陈彦娴眼中,王尚海和普通职工毫无区别,总是抢着干最脏最累的活儿。

1964年春天,马蹄坑大会战全面展开,王尚海和林场领导带头坚守在最艰苦的岗位。拖拉机拉着植苗机向前走,他们就紧跟着机器跑,任由风雪裹着沙尘像刀子一样扑打在脸上,也要确保种植后幼苗的成活率。一天下来,领导和职工都是一脸土,根本分不出来谁是谁。

就这样,林场建设者们拧成一股绳,取得了马蹄坑大会战的全面胜利—造林516亩,成活率达90%以上,开创了中国高寒地区机械栽植落叶松的先河。

胜利的那一刻,王尚海当着大伙儿的面,跪在山坡上号啕大哭。

王尚海在塞罕坝干了13年,其间林场完成造林54万亩。

1989年,68岁的王尚海病逝。遵从遗愿,他的骨灰被撒在了马蹄坑,尚海纪念林因此得名。

今天,在尚海纪念林的一侧,有一块名为“绿之源”的石头,背后刻印着马蹄坑大会战的故事。

当然,这段历史也无形地刻在了一代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心上。

这是塞罕坝人的初心,更是塞罕坝精神的源泉。

精神的守护

如今的塞罕坝,春天山花烂漫、夏天绿树成荫、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曾经荒芜的沙漠蝶变成五彩的绿洲。

然而,对于今天的塞罕坝林场职工来说,他们肩负着更重的使命。

1993年5月,经林业部批准,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人数的增加,护林防火成为确保森林资源生态安全的重要一环。

目前,塞罕坝机械林场由1个场部、6个分场组成,实行林场、分场、营林区三级管理模式。其中,几个主要景区都集中在千层板分场。

每到春秋两季的旅游高峰,千层板分场场长王春风的神经都特别紧张。他说:“我们最怕两件事,一是干旱,二是着火。干旱影响育林,着火影响的则是整个林场。”

防火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防火的重点在防人。即使有无人机、红外探火雷达、视频监控等科技含量高的防火监测设备,但在防火紧要期,还是要靠全员共同行动。

每年春秋两季,从3月15日至6月15日,再从9月15日至11月15日,所有林场职工都处于“5+2”“白+黑”的防火状态。不论从事何种岗位,他们都要守道口、守路边,主动向游客进行防火宣传,为的是同一个目标—守护好这片森林。

“防火工作已经融入每一名塞罕坝人的血液里。”于贵朋是塞罕坝千层板分场副场长,主要负责防火工作。他告诉《中国工人》记者,从瞭望员、防火站检查员到巡道员、护林员,涉及全年防火工作的林场岗位就有6个。

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塞罕坝林场的过程中,专程到月亮山的望海樓,慰问在这里从事瞭望工作的刘军王娟夫妻。

“总书记问得很细,从我们的工作职责到平时的工作生活状况,都问了个遍。”从事瞭望工作13年,刘军从来没有想到过,总书记会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一看。

刘军夫妻所在的望海楼共有三层,一层是卧室、二层是厨房和餐厅、三层是每天工作的瞭望台。总书记把每一层都看了,还打开冰箱,询问了他们平时是如何买菜的,吃得好不好。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像这样的夫妻瞭望楼共有9座。防火紧要期,夫妻俩搭档着工作,刘军负责瞭望,王娟负责记录,每15分钟就要汇报一次瞭望情况,几乎都是3个月不下山。

与过去艰苦的生活条件相比,塞罕坝林场瞭望员的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王娟说:“现在山上有井,喝水不愁,吃菜能开车下山买,屋里还能上网,待遇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很好。”

“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是能耐,能够还祖宗账,留子孙粮才是本事。”这是塞罕坝林场职工口口相传的一句话。不论是护林员、施工员还是技术员,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关注着一草一木,默默守护着这片来之不易的林海。

树木就像孩子,有幼林也有成林,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树木都需要不同的“老师”。哪些树木遭遇了病虫害,哪些树木长得太快需要修剪,都由负责抚育的技术员说了算。春季造林、夏季采伐,都由施工员全程带队实施。护林员则主要负责巡护,确保已经长成的成林不出问题。

“什么月份該干什么活儿,哪片山上的哪片土壤具体什么情况,都是靠师傅带徒弟,手把手传下来的。有了老一辈人积累的育林经验和方法,我们的活儿干得又快又好。”塞罕坝千层板分场技术员刘鑫洋的这段话,道出了年轻职工的心声。

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截至2020年底,塞罕坝机械林场总经营面积达140万亩,有林地面积1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2%。

精神的接力

“你们的责任非常重,要看好这片林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月亮山视察时,对安长明和刘军夫妻的叮嘱。

“塞罕坝要再接再厉,二次创业。祝你们在新征程上,再一次建功立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尚海纪念林对林场职工的鼓励。

聆听着习总书记的亲切嘱托,塞罕坝的林场职工们坚定了“二次创业”的信心。

陈彦娴说:“我们老一代务林人,应该把塞罕坝精神代代传下去,讲好塞罕坝故事,帮助新一代务林人在习总书记提出的‘二次创业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努力实现党和国家的期望。”

王春风说:“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老一辈人造的林子,经营好、抚育好、保护好,不让这片林子出现任何闪失。”

刘鑫洋说:“作为年轻的务林人,我要接好这一棒,付出一百二十分的努力,好好干工作。”

……

今天的塞罕坝,一片绿带动形成了整片“海”。在塞罕坝成功经验的有效带动下,1999年启动的“再造三个塞罕坝”工程,在承德御道口、千松坝、张家口塞北筑起了一道道长长的屏障,有效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

今天的塞罕坝,实现了自然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年。截至2020年,累计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创造社会综合效益超过20亿元,旅游收入有效反哺了森林培育。

今天的塞罕坝,成为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旅游资源带动周边发展乡村游、农家乐等多种业态,每年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为当地4000余名群众提供就业机会。2021年2月,塞罕坝机械林场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

随着《塞罕坝机械林场及周边地区可持续发展规划(2018-2035)》和《塞罕坝机械林场及周边区域森林草原生态保护规划(2020-2035)》的出台,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的新征程正在全面开启。

“面向未来,坚持安全生产第一,生态优先,努力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塞罕坝人共同的目标。”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的心中,塞罕坝未来的图景正在逐渐清晰。

“那将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再过20年、30年,塞罕坝的树木非常高大,树干粗得用手都抱不过来,120万亩林海全都是参天的大树……我想,那就是我们心中塞罕坝未来的模样。”

这是安长明的梦想。

这更是所有塞罕坝林场职工的冀望。

猜你喜欢

塞罕坝林场机械
大班绘本阅读活动:塞罕坝的树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调试机械臂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