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探究活动中如何有效支持幼儿记录

2021-12-13顾锦娟

考试与评价 2021年11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

顾锦娟

【摘 要】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发现科学奥秘的过程。幼儿园科学活动中,记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能助推幼儿深入探究,也能帮助幼儿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指导幼儿进行记录时,应准确把握幼儿科学活动的记录特点,实施有效的指导,发展幼儿的记录能力。

【关键词】 科学探究  幼儿记录  记录方式

记录是科学探索中一种常用的辅助手段,幼儿用图表、绘画、照片、符号等方式来记录、表达自己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所见、所想、所知、所做,使探索过程具体化、可视化、操作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科学领域提出,幼儿要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有效记录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便于幼儿对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促使幼儿掌握观察等各种方法并学会思考,提升其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逐渐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本文对教师如何有效支持和引导幼儿记录进行了探讨,初步探析促进幼儿有效记录的策略。

一、尊重幼儿原有的经验

了解幼儿有关记录的原有经验,有目的地引导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记录。教师一定要先了解幼儿的相关原有经验,和幼儿共同讨论、设计记录的内容和方式,引导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否则,不考虑幼儿原有经验完全开放式记录,最后的分享要么表达不全面,要么混淆不清。但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却在记录方法上不做任何引导,那么幼儿的记录看似丰富,但分享环节容易无意义。因此,教师要把所想到的、看到的、动手操作的现象或结果,以各种方式归纳出来,以更有效地为幼儿提供指导。

二、探索适合幼儿的科学探究记录方式

(一)粘贴记录

教师为幼儿提供相关图片,在幼儿需要记录时,只要选择合适的图片贴到相应的位置就可以了。如科学活动《勺子中的哈哈镜》,幼儿在尝试探索勺子的凹凸面,需要记录人脸正立、倒立、人脸胖、人脸瘦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探索结果,用老师提供的人脸图片粘贴在相应的位置。这种方法直观、形象,较为适用于中小班年龄较小的幼儿。

(二)图表式记录

图表式记录是指幼儿在表格里用图画表示科学探究中不同阶段结果的一种记录方式。它适用于对实验的结果和成功率的统计,以幼儿记录为主,也需要教师的辅助记录。例如:“小豆子的生长过程”。

以自然角观察活动“小豆子的生长过程”为例,教师根据每组的想法准备了不同的材料,有泥土、水、棉花、口罩、沙子等,让幼儿栽培黄豆苗并每天观察和画出豆苗的生长情况。教师可选择图表式记录方式,它要求幼儿对细致的变化进行图画记录,有利于幼儿观察能力的提高,观察与记录的持续时间较长,因此有助于培养幼儿认真、耐心、严谨的科学学习态度。

(三)条形式记录

在表格里用涂色表示科学活动探究中不同阶段的结果的记录方式,直观而彩色的格子要求幼儿记录得比较精确,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准确记录能力。条形式记录多用于数学活动中的统计学习。

如大班科学活动“分类统计”中,幼儿用涂格子颜色的方法记录各种物品的数量,可以进行更直观的比较。条形式记录还可运用在数学统计上,如:统计班级里孩子们最喜欢吃的三种水果、探究什么时间马路上的汽车最多等等,这些都可以使用条形式对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记录。

(四)表格式记录

用表格对探究结果进行记录,这种方式有利于幼儿对探究结果的对比。例如,在开展科学活动《找平衡》时,教师可引导幼儿使用表格式进行实验结果的对比并且灵活运用表格法,在表格中将实验材料以具体形象的图画方式呈现出来,并记录不同材料的数量,其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利于幼儿识别实验材料。

三、引导幼儿灵活运用记录方式

(一)引导不同年龄的幼儿选择适宜的记录方式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知识经验较薄弱,小手肌肉发展还不完善,握笔绘画能力较弱,适合选取预设好、简单易懂、易操作的记录方式。引导小班幼儿选择粘贴式这种带有选择性质的记录方式,可以避免难度过大而影响幼儿学习探究的自信。

中班幼儿具备一定的绘画和语言表达能力,采用图表式记录方法符合幼儿的能力范围,又相对于小班提高了难度。如中班科学活动“种蚕豆”中,教师引导幼儿选用图表式记录,便于幼儿理解和表达,又要求幼儿用概括性的语言说明其探究结果,相对小班提高了难度,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要求。

大班幼儿的绘画及思维能力都有了较大的飞跃,以上提到的图表式、条形式、表格式记录都可以应用。运用多种记录方式,幼儿对科学探究的主动性更强,会更专注地投入到探索和记录中,如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滑道》中,孩子们会借助记录和讨论不断完善自己的设想,这也证明了科学探究记录对幼儿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有促进的作用。

(二)引导幼儿根据时机选择、运用记录方式

1. 边实验边记录。对于马上能显示结果的探究活动,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这样可以避免幼儿探究后分不清实验结果而造成混淆。如进行“吹泡泡”的探究实验时,“什么东西加起来能吹泡泡”“颜色变变变”等马上能顯示结果的探究活动适合采用边实验边记录的方法。

2. 实验后记录。对于有些实验结果明显且幼儿容易形成长期记忆的探究活动,适合使用实验后记录。如大班科学活动“营救小人”,幼儿通过实验感知磁铁相吸和相斥的现象,制作出营救小人的道具,孩子们玩得很兴奋。活动最后,教师组织幼儿把自己制作的过程和体验画出来。这类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是整个实验过程一气呵成,不宜中途打断,实验后记录有助于幼儿稳定情绪、梳理思路、总结和迁移相关经验。

总之,在科学活动中有效运用记录单,能使幼儿在活动中思维更清晰、表达更有条理。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的轻松氛围中将获得更多的知识与快乐!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
浅谈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
夯实科学探究培养问题意识
如何提高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
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教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