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氧浓度复苏治疗新生儿窒息效果评价

2021-12-13魏滢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8期

魏滢

【摘 要】目的:探究不同氧浓度复苏治疗新生儿窒息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入选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高浓度氧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低浓度氧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Apgar评分、pH、治疗效果、血气指标以及脑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6.67%,高于对照组80.00%,对比两组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1minApgar评分、5minApgar评分、10minApgar评分分别为(4.69±1.36)分、(8.49±1.25)分、(8.69±1.36)分,对照组患者1minApgar评分、5minApgar评分、10minApgar评分分别为(4.57±1.52)分、(6.14±1.51)分、(7.17±1.52)分,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pH(8.19±0.18)高于对照组(7.5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氧分压(76.36±11.25)mmHg高于对照组(73.10±10.59)mmHg,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59.23±11.14)mmHg,低于对照组(57.13±10.58)mmHg(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脑损伤发生0例,脑损伤发生率为0.00%,对照组脑损伤发生5例,脑损伤发生率1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氧浓度复苏对于治疗新生儿窒息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且能够降低脑损伤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同氧浓度;复苏治疗;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该疾病,往往发病比较急,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患儿临床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心跳异常、肌力紧张等。相关研究显示,新生儿窒息是受到母体疾病、子宫因素以及新生儿自身等多方面的影响,其发病率比较高。往往在发病之后,患者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儿呼吸,使患儿脑部供氧不足,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患儿可能出现脑部缺氧[2]。在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时候,如果没有快速进行采取有效措施,患儿就会因为脑部缺氧而导致出現瘫痪或者残疾,严重情况下可出现死亡。对于新生儿窒息患儿表现为呼吸加速、心跳缓慢,甚至心跳停止,pH值下降[3]。患儿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口唇发紫、呼吸微弱、心跳出现不规则而且比较弱、患儿喉反射消失。对于这种疾病必须要积极抢救并采取正确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引发死亡。临床中对于该病主要采用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测定等进行检查。通过分析患儿血气可以了解患儿呼吸状况,以便及早发现患儿疾病程度,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治疗[4]。在对新生儿窒息进行抢救的时候,需要采取有效的复苏治疗方法,通过采取吸氧措施,改善新生儿预后。但是对于低氧浓度复苏治疗和高浓度复苏治疗临床中存在一些争议。本研究对60例患儿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入选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d~4d,平均年龄(2.10±0.36)d。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d~5d,平均年龄(2.36±0.62)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2)患儿自主呼吸困难;(3)产妇无妊娠期并发症。排除标准:(1)存在先天性心脏疾病或畸形患儿;(2)存在脑膜炎患儿;(3)内脏功能出现异常;(4)患儿脑损伤;(5)存在代谢性疾病患儿。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都需要加强保暖并纠正患儿电解质平衡,通过补充水分方式纠正患儿水电解质紊乱,纠正患儿酸碱度平衡,并给予抗感染治疗。另外需要观察患者呼吸道是否存在分泌物堵塞气道。对于存在分泌物堵塞气道的患儿,需要清理分泌物,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对照组采用高浓度氧复苏进行治疗,选择100%浓度的氧气,连接充气囊与面罩,并且安置在患儿面部,通过按压充气囊方式,保证氧气进入患儿呼吸道,按压频率控制在每分钟35到55次。观察组采用低浓度养护书进行治疗,选择40%浓度的氧气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Apgar评分、pH、治疗效果、血气指标以及脑损伤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96.67%,高于对照组80.00%,对比两组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儿Apgar评分、pH

比较两组患儿Apgar评分、p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

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