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2021-12-13赵友谊

新农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薯种选地切块

赵友谊

新时期,为了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种植水平,技术人员应深入实地,加强种植实践研究能力,通过实践分析,本文从多方面总结了提高马铃薯种植水平的措施,希望分析能提高马铃薯种植产量,从而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种植经济效益。

1 马铃薯的栽培技术

1.1 精选马铃薯品种

马铃薯选种十分关键,为了加强马铃薯种植产量,选种过程要重视选择适应力强、抗逆性强的薯种,通常选择脱毒薯种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1.2 科学选地整地

马铃薯是根茎类农作物,其生长于地下,马铃薯发育过程与土壤环境有着必然联系,因此,有效地进行科学选地是十分必要的,具体选择种植区域时,应优先考虑地势高以及土壤深厚地带,这样方便浇灌与排水,选地过程应注意不要选择种植在前茬茄科类作物地带,最佳的种植地应选择在前茬农作物为玉米或小麦等地区,通常土豆种植区域不建议连茬种植,这样容易受到病虫害影响。

选地后应加强整地能力,整地时间为秋季,整地深度要控制在30厘米左右,土地整理平整后,第二年春季应做好精细耕作作业,通常选取农家肥料4000公斤/亩、尿素9公斤/亩、磷酸二铵15/亩,通过混合的方式投入种植区域,进一步加强种植区域土壤肥力。

1.3 薯种的合理性处理

薯种处理时,先要进行切块处理,切块过程应保证每个薯块都有健康的芽眼,通常控制在2~3个为宜。切块后需要进行拌种,可选择草木灰,通过均匀拌在薯种表面的方式,在阴凉环境里放置2~3天。拌种过程可以运用50%浓度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薯种进行处理,这样不仅提高了薯种抗病能力,也避免了薯种种植过程受到虫害的侵扰。

1.4 适时进行播种

播种过程,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提早进行播种,通常在每年4月中下旬左右播种,播种方式以开沟点播,垄播或者穴播的方式进行,结合具体种植区域选取更加的播种方式即可。播种数量间距应控制好,这样提高了马铃薯养分吸收能力。通常以每亩约为4000株为主,行距控制在40厘米内即可,深度应控制在3~5厘米,采用穴1粒的种植方式即可,播种后需要进行覆土工作,覆土过程土壤的厚度应该控制在12厘米为宜。

1.5 田间管理

马铃薯种植过程,加强田间管理工作是必要的,田间管理时,应重视做好好间苗、补苗、查苗工作,间苗是保证马铃薯通风的关键,缺苗时需要及时补苗,这样保证了马铃薯实现全苗高產。同时田间管理过程应重视除草工作的开展,通过清除杂草保证了土壤养分,田间管理过程还应该重视施肥工作的开展,施肥时,应结合马铃薯生长情况,施肥过程施在离幼苗5厘米的地方,每亩地尿素和磷酸二铵的用量控制在5公斤。

2 病虫害防治

影响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病虫害,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应以防为主,通常马铃薯病虫害有蝼蛄、蛴螬、晚疫病等,栽培过程应做好防治工作,发现问题应采取尽早治疗的方式,从而保证马铃薯产量。例如在晚疫病防治过程,可以运用宝大森600倍液,通过近喷的方式,连续喷洒4次,每隔8天喷洒一次,若喷洒过程出现降雨情况,可以适当缩短喷洒时间,进一步保证药效,通过科学的管控,避免了病虫害蔓延。在实际防治过程,应重视运用生物以及物理防治方法,加强防治实践研究能力,从而总结更加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案。病虫害防治工作包括诸多方面内容,技术人员应不断进行工作实践,从而全面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

3 收获和储藏

有效地加强收获与储藏管理是提高马铃薯种植水平的重要部分,及时收获提高了马铃薯整体质量,茎叶慢慢褪黄时马铃薯质量最好,此时应及时进行收获,收获后,应做好马铃薯储藏工作,通常要放置于低温环境中,从而避免发生腐烂现象。

4 结束语

总之,通过实践分析,马铃薯种植过程要重视品种选择,应加强中职管理与病虫害防治能力,技术人员更应该选取高效的技术方法,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率,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进一步加强马铃薯种植技术研究水平。

猜你喜欢

薯种选地切块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分析与推广发展探索
魔芋切块繁殖的生长特性及产量分析
浅析莲藕种植技术
人参栽培的选地和做畦技术
早春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育苗综合技术措施
马铃薯种薯切块技术要点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