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健康必须有一个健康的人居环境

2021-12-13戴自祝

中华环境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室内空气室内环境人居

文|戴自祝

牢记使命 坚持“健康初心”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生态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

十九大报告提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健康权是一项内容广泛的基本人权,是人类有尊严地生活的基本保证,人人有权享有公平可及的最高健康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这本身也是对人们健康权的一种保护。

生存条件的改善,让我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已经成为当前人民关心和关注的首要问题,减碳更不能忘记健康初心。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15项重大行动,第一项到第十项都与城市环境的建设直接相关,剩下四项则指出,通过降低环境有害因素、引导用户健康行为、提升用户健康素养、促进主动健康,从而降低发病概率。要健康必须有一个健康的人居环境,我们要把创建健康舒适绿色的人居环境,推动健康因素融入所有政策、建设计划当中。

人居环境,除大家广泛关注的空气质量问题之外,还包括水环境、废弃物处理、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多方面。环境的其他因素同样也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由于篇幅关系,这里主要讨论人居环境中的空气质量问题。

健康的室内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

人居环境,首先是室内环境,是相对于室外环境而言的,是指采用天然材料或人工材料围隔而成的小空间,与外界大环境相对分隔而成的人工小环境。这里所说的室内并不局限于人们居住的空间,而是包括日常工作生活的所有室内空间,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教室、医院诊疗室、旅馆、影剧院、图书馆、商店、体育馆、健身房、舞厅、候车候机室等各种室内公共场所以及民航飞机、汽车、客运列车等相对封闭的各种交通工具内部。

呼吸是人类生命的一部分,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呼吸洁净的空气是保证人体生理机能和健康的必要条件。在通常情况下,每人每天平均吸入10~12m3的空气,在60~80m2的肺泡里,进行气体交换与吸收,以维持生命活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呼吸自然新鲜的空气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能力,改善心肌营养,消除疲劳,提高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反之则将导致头晕、乏力、烦闷、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日积月累,还将引发各种人体疾病。

对于人类健康而言,大气污染位列全球第四位危险因素,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大量科学研究发现,短期暴露于大气污染物中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一系列的急性影响,包括从早期生物标志物和亚临床指标的改变,到器官功能降低、疾病发作,甚至死亡。我国的科研人员根据大气污染暴露水平高和来源复杂的特点,从大气污染急性健康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识别大气复合污染中危害人体健康的关键污染物,从而采用不同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方法,同时进行复合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去年以来,突发的新冠疫情大大提升了大家对室内环境的关注程度,随着疫情常态化,在家时间的增加,唤醒了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更多注意。人可以7天不吃饭,2天不喝水,却一刻也离不开空气。我们可以挑选食物和水,但很难挑选空气,而且人的呼吸系统免疫力比胃肠道差很多。现代人一生中有8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室内空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是否健康,生活和工作质量高低。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建筑品质提升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注重建筑品质提升,需注意节能、低碳、绿色、环保、生态、健康等多项环节,建筑与健康的结合已经越发紧密。居住环境的改善,应包含与人类呼吸息息相关的空气健康问题。

室内的空气环境,从容积量来说,与大气圈相比可以说是沧海一粟,但现代人在室内度过的时间远比室外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室内环境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工作、生活的建筑物内的环境质量。特别是儿童、老人、孕妇等敏感人群在室内滞留的时间更长,因此受到的影响更大。

人居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的密闭性越来越好,而随之给室内环境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室内空气污染既受到室外大气的影响,又受室内本身的建筑材料、装修、人的活动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细菌、真菌、甲醛、颗粒物、过敏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室内污染物很多是人为产生的,比如吸烟、家用消毒剂和杀虫剂都有致癌物质,家用电器的粉尘、大量的建筑装修和家具、空调等散发的甲醛和异味。我们人类本身也是个污染源,人类新陈代谢过程会排出400多种“废物”,其中有140多种是由呼吸系统排出的。

虽然污染物的浓度相对较低,一般不会超标,短期内人体不会有明显表现,但人们如果长期持续暴露在室内空气污染的环境中,成千上万种污染物同时作用于人体,可发生复杂的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或拮抗作用。这些低浓度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及其阈值剂量虽尚未判明,但对人体作用反应都是微小的、缓慢的和迟发的。

室内多种污染物的综合作用和新风量的不足,引起病态建筑综合征,不良的室内空气质量严重影响了居住者的舒适性、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一些特定的场合,如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地方,甲醛、二氧化碳的浓度很高;地铁中人员拥挤密集,通风不畅,空气质量很差;医院特别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等。室内的空气污染对孕妇、儿童、年老体弱者和有呼吸系统疾病等弱势群体的影响更大。

室内空气污染按其污染物的特性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三类。有报道指出,空气质量不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作,还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影响人的免疫功能,缩减寿命,引发抑郁症,影响人的认知能力,甚至影响到地方的犯罪率等。

室内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的,即由特定疾病的病因产生的健康问题;另一方面是精神的,即与心理、感觉和情绪有关的健康问题。我们不仅要重视可影响健康的环境污染因子,更要重视与心理、感觉和情绪有关的健康问题。在室内环境中,空气质量、温度舒适度、噪声水平、适宜的照明、放射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和有效能源利用之间,既相互关联又有潜在矛盾。要解决室内污染问题,需要各学科间加强协作,把室内环境作为一个整体问题来考虑,创造一个舒适、健康、有效、充满活力的居住空间。

人居环境空气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空气质量管理的目标是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幸福。这样的目标需要空气质量不仅要保持在能够保护人类健康的水平,而且还要对动物、植物(作物、森林和天然植被)、生态系统、设备和审美学等方面提供保护。为达到这个空气质量目标,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

■ 2月28日,北京三里屯,两名女士站在一面玻璃窗前。2月27日,北京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启动,此次污染过程将持续至3月1日凌晨,届时空气质量将恢复至良好水平。

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策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建筑结构与合理设计、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对与室内空气质量有关问题的适当管理。那么室内空气污染该怎样控制?需要控制源头、减少暴露机会、加强通风、净化空气。

源头控制

控制源头是保障室内空气品质的根本。这要求我们既要选择绿色建材和装饰材料、环保家具,慎用或少用化学品和各种气雾剂,又要室内禁止吸烟等。使用低污染的材料,并采用一些技术措施(如甲醛消除剂、封闭剂等)尽可能把污染挡在外面,限制排放,减少暴露的机会。

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但当室外的空气污染比较严重时,需避免直接通风,必要时需使用新风净化系统,把室外较新鲜的空气引入室内来,通过稀释和置换,使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为了节约资源,需注意能量回收的问题。

空气净化

空气净化是解决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的有效措施。其中空气净化器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吸附技术、催化技术、光HEPA高效过滤技术、静电集尘技术等。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采用复合型,即同时采用了多种净化技术与材料介质,通过过滤和吸附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这几种技术,从来都不是互为替代品而是互补品,需要相互配合使用。室内环境的解决方案,需要根据建筑的结构,以及是否为新建建筑,还是现有建筑改造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案。

空气质量问题是由多种因素产生的,因此要充分认识室内环境质量对健康影响的实质,在实践上不断开拓、发展、创新,并正确宣传和引导群众。

对于空气质量,我们应该选择先污染再治理,还是目标管理?管理还是治理虽然一字之差,但是管理是主动的,治理则要被动得多。因此要制定必要的、符合国情的室内环境质量管理制度、规范和标准;要建立建筑、材料等各类数据库,才能正确开展室内环境质量的评价与预评价。绿色低碳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对于健康城市的营造,我们首先应该讨论健康社区和健康建筑营造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人与健康环境的关系,科学适宜的室内外健康环境营造策略、设计方法等。

其次,我们应该关注健康社区和健康建筑的科技创新。社区和建筑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健康舒适目标的实现载体。要把居民的健康行为、空间流线、室内外环境能耗和碳排放串联起来。一般来说,传统的公共卫生研究强调的是长期数据调研和统计,而我们希望通过规划建筑空间与行为流线相结合、宏观跟微观相结合、自上而下跟自下而上相结合来解决问题。针对某些社区,要把通讯数据、5G技术以及环境数据、人的行为数据、穿戴式设备的感知数据等结合起来,还要研究健康生态和人的疾病之间的相关参数关系。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任重而道远。为创建清新健康的空气环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有重大突破,仍需长期努力。

猜你喜欢

室内空气室内环境人居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及空调节能浅析
软装饰元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基于ARM的室内空气品质监测与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多肉植物垂直绿化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探究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植物在航站楼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室内环境下移动机器人三维视觉S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