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

2021-12-13

中华环境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公益科技

烘焙行业低碳行动开启新篇章

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恒天然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安佳乳脂好蛋糕——安芯护林,佳倍天然”低碳公益项目在11月6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落下帷幕。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上海代表处主任杨建生、恒天然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副总裁戴俊琦以及新西兰初级产业部、海关总署驻上海特派办和新西兰大使馆等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此次活动。

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主办方向出席活动的多乐之日、仟吉、美喆西饼等13家烘焙品牌代表颁发了“‘第五届安佳乳脂好蛋糕——安芯护林,佳倍天然公益项目’参与证书”,并对他们积极参与低碳公益行动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证书颁发仪式后,杨建生主任与戴俊琦副总裁分别代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恒天然集团共同签署了新一季的公益项目,即第六届安佳乳脂好蛋糕——“安芯食材,佳倍关怀”的合作协议。新项目将以农产品类原材料为切入点,在烘焙行业倡导绿色低碳原材料采购和使用。

“第五届安佳乳脂好蛋糕——安芯护林,佳倍天然公益项目”于2021年4月启动,吸引了国内50多个连锁烘焙品牌的志愿参与,将77520套印有“低碳消费”宣传和珍稀植物明信片的环保蛋糕盒送到消费者手中;同时,还组织利用门店资源积极开展低碳消费传播公益活动的烘焙品牌代表和当地村民作为志愿者在吉林省延边州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开展公益植树活动,践行低碳环保的理念。公益项目既提升了烘焙企业的环保意识,又弘扬了生态文明的主旋律,将生态环保价值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

中华环保联合会“企业与第三方环境守法及常见环境违法行为解析”线上公益讲座成功举办

2020年疫情期间,工信部、民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志愿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按照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构建一支高水平专家志愿服务队伍,为中小企业无偿提供政策、法律、金融、管理、技术、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咨询和个性化解决方案,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和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华环保联合会于今年8月获得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授予的“中小企业志愿服务工作站”资质,这标志着中华环保联合会成为设施完善、服务规范、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中小企业志愿服务工作站。

为落实好为中小企业志愿服务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履行好志愿服务工作站职责,服务于中小企业,帮助中小企业提高风险意识,提升环境管理水平,11月5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环耀东方(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环联(北京)环境保护有限公司承办的“企业与第三方环境守法及常见环境违法行为解析”线上公益讲座成功举办。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谢玉红参加此次讲座并发表致辞。

此次培训特邀原环保部应急中心副主任、全国人大环境执法检查特聘专家、环境部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应急管理首席专家张志敏老师,分别就最新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解读、最新生态环保督察案例分析和企业与第三方其他常见环境违法行为及后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张志敏通过讲解和具体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为学员答疑解惑。全国各地多家单位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予自然 共绽放——支持COP15 保护蓝色星球 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昆明举行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召开期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携手蒙牛集团、贝拉米中国共同在昆明主办“予自然 共绽放——支持COP15 保护蓝色星球 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活动启动仪式”。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李秉荣出席活动并讲话。

赵英民副部长表示,习近平主席在 COP15 领导人峰会上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明确提出了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四点主张,呼吁国际社会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宣布东道国一系列新举措,彰显了中国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智慧和决心。此次活动,以“予自然 共绽放”为主题,对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行了很好的阐释,人类只有保护自然,才能与自然共同“绽放”。活动呼吁更多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媒体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更好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李秉荣副主席表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内蒙古的畜牧及乳制品产业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遵循人、畜、草和谐共生的理念,全面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李秉荣、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涂瑞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徐光、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彭斌、贝拉米首席执行官罗霄共同开启支持 COP15 保护“蓝色星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号召社会公众参与。通过动植物园、森林公园等环境优势,将儿童的课堂从室内带到户外,以寓教于乐方式让孩子们深入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在天津召开

202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于10月20日在天津召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文魁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刘文清、吴丰昌、朱利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吕永龙等专家在会上做了主旨报告,来自生态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快速改善,科技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结构调整的攻坚克难时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爬坡上坎阶段,生态环境压力仍将处于高位。新旧污染问题交织,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繁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难度依然较大,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取得新的突破。与此同时,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宽、程度更大,尤其是在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刚性约束下,对传统环境治理技术、方法和路径、格局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会议强调,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按照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总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要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落实“双碳”目标等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实施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围绕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要求,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现实需要,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

开幕式上,还颁发了“202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和“第四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金奖。202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共有44项获奖项目,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37项、科普类奖2项。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马金珠、南开大学教授王鑫、南方科技大学副研究员王俊坚、清华大学副教授李淼等10人获得“第四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金奖。

本届年会以“开局‘十四五’,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题,共设置130多个学术专题。学术专题聚焦环境科学技术的不同领域,多数由科学家自主开设、自发组织,旨在推动科技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和环保产业发展,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猜你喜欢

公益科技
笔中“黑科技”
公益
公益
公益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公益
科技在线
做了15年公益却依然不会“包装”自己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