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品种南丹白裤瑶蚕对高温多湿环境的适应性调查

2021-12-13陆俣伽张雨丽刘艳伟陶积阳张桂征

蚕学通讯 2021年4期
关键词:南丹全龄蚕期

陆俣伽 吴 平 张雨丽 刘艳伟 陶积阳 张桂征

(1.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南宁 530007;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广西 河池 547200)

白裤瑶族因男子长年穿着及膝的白裤子而得名,主要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的里湖、八圩两个瑶族乡,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存得最完整的一个民族,并被外界称之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1]。饲养南丹白裤瑶蚕取丝制衣贯穿于白裤瑶民族婚丧嫁娶、教育等诸多方面,成为白裤瑶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重要经济来源[2]。南丹白裤瑶蚕是当地自繁、自育、自用的家蚕品种[3],有记载南丹白裤瑶族自宋朝迁入此地后即开始饲养瑶蚕,至今已历经了千百年的驯化,并有相关的古歌和神话传说[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的蒋猷龙先生认为瑶蚕是少数民族地区蚕丝业独立的起源,与长江、黄河流域养蚕发源地无关[4]。近几年本研究团队调查鉴定瑶蚕为中国系统,一化三眠蚕,茧色金黄,无缩皱,不能缫丝,仅能生产平板丝[5];通过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比对发现南丹白裤瑶蚕是一份独特的家蚕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收集保存价值[6]。2020年南丹瑶蚕产的平板丝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预示其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冬短夏长,雨季与热季重叠,一年中以高温多湿气候居多。而南丹县的地理位置(东经107°43′54.66″,北纬25°10′53″)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区,瑶蚕在该地区封闭饲养千百年,完全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研究南丹白裤瑶蚕异地饲养性状,对该品种作为特殊家蚕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春、夏、秋季在室内设置高温多湿环境饲养瑶蚕,调查该地方品种对高温多湿饲养环境的适应能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南丹白裤瑶蚕土种由本研究团队从广西南丹县采集。大造、两广二号2个对照品种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保存、提供。

用于幼虫饲养的桑叶来源于桑品种桂桑优62,栽种于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的桑园。

1.2 试验方法

供试家蚕品种南丹白裤瑶蚕、大造、两广二号统一催青收蚁,每个品种设3个重复区,每区300头蚕,记录幼虫发育经过时间及病死蚕数量。熟蚕在折蔟中吐丝,记录蔟中死蚕数量,上蔟6 d开始每天削茧统计死蛹数量直至羽化时。

春季饲养条件:小蚕期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29.01 ℃、74.43%,大蚕期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28.35 ℃、63.27%,全龄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28.68 ℃、68.85%。

夏季饲养条件:小蚕期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29.04 ℃、95.56%,大蚕期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28.06 ℃、92.91%,全龄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28.55 ℃、94.24%。

秋季饲养条件:小蚕期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29.38 ℃、83.23%,大蚕期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28.78 ℃、80.38%,全龄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29.08 ℃、81.81%。

1.3 调查项目及数据处理

调查各试验组家蚕的龄期经过时间、病死蚕率和4龄起蚕健蛹率。通过EXCEL计算各试验组调查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进行数据分析;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各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春季饲养成绩

3个供试家蚕品种在设置的春季饲养条件下饲养,对龄期经过、病死蚕率及4龄起蚕健蛹率的调查结果见表1:各品种的幼虫正常生长发育,瑶蚕的病死蚕率低于对照品种;但瑶蚕4龄起蚕健蛹率低于对照品种,说明瑶蚕蛹期的健康性稍逊于对照品种。

表1 南丹白裤瑶蚕春季室内饲养的适应性调查

2.2 夏季饲养成绩

3个供试家蚕品种在夏季饲养条件下的饲养成绩见表2:当环境湿度较大时,瑶蚕病死严重,病死蚕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4龄起蚕健蛹率也显著低于对照品种,说明瑶蚕对高湿度环境的耐受能力较差。

表2 南丹白裤瑶蚕夏季饲养的适应性调查

2.3 秋季饲养成绩

3个供试家蚕品种在设置的秋季饲养条件下饲养,病死蚕率及健蛹率的调查成绩见表3。瑶蚕在29 ℃高温及全龄相对湿度均高于80%的饲养条件下,强健性与两广二号相当,且强于大造。

表3 南丹白裤瑶蚕秋季饲养的适应性调查

2.4 不同季节饲养的瑶蚕成绩比较

南丹白裤瑶蚕不同季节在室内饲养的病死蚕率及4龄起蚕健蛹率比较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春季和秋季饲养条件下的病死蚕率、4龄起蚕健蛹率无显著差异,但夏季饲养呈现显著差异,夏季的病死蚕率显著高于春季和秋季,4龄起蚕健蛹率则显著低于春季和秋季。

表4 不同季节饲养南丹白裤瑶蚕的病死蚕率及4龄起蚕健蛹率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每年春节后桑树开始发芽时,白裤瑶族的民众就开始将自留的瑶蚕种卵置于自家火塘边上进行催青,因温度较低,大约10~15 d蚕卵可孵化,孵化蚁蚕生长发育至熟蚕吐丝大约需要45~60 d 的时间,至4 月中下旬羽化产卵,一个世代结束。这种“自然”状态下饲养瑶蚕的龄期经过与本试验条件下饲养瑶蚕的龄期经过差异较大,原因是白裤瑶族当地人的养蚕方式太过随意:小蚕期温度较低,一般放在火塘旁边饲养;不管蚕是否眠起,每天均是只给一回桑叶,养蚕用叶大多采自野生桑树,叶质较差或偏老偏嫩,常造成蚕儿营养不良;不提青分批,蚕儿发育不齐,甚至出现“三代同堂”现象;蚕期不使用任何药物防治蚕病[2]。

适宜蚕儿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和湿度:小蚕期为温度26~28 ℃、相对湿度85%~90%;大蚕期为温度23~25 ℃、相对湿度65%~70%[7]。为探究瑶蚕异地饲养对高温多湿环境的适应性,本试验设置小蚕期不低于29 ℃、大蚕期不低于28 ℃的高温饲养环境条件,但饲养期的环境湿度有所不同。夏季饲养时,因大蚕期开空调降温,全龄平均饲养温度略低于春季,但全龄饲养环境的相对湿度均在90%以上,远高于春季及秋季,调查瑶蚕的强健性指标数据显著低于春季和秋季,由此推测饲养环境湿度对瑶蚕的体质强健性影响较大。

比较本试验3个供试品种的环境适应性,瑶蚕与广西蚕区现行当家品种两广二号的抗高温能力相当,在29 ℃左右的饲养条件下依然能健康生长发育;在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饲养,瑶蚕的饲养成绩与对照品种相当,但在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时,其病死蚕率急剧上升,对多湿环境的耐受能力远不及两广二号和大造。

本试验的调查结果表明:南丹白裤瑶蚕具有一定的抗高温能力,但抗多湿的能力不及两广二号和大造,该地方品种适合在相对湿度低于90%的环境条件下饲养,在种质资源的保存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

猜你喜欢

南丹全龄蚕期
原蚕全龄一日二回育试验初报
家蚕新品种“庆丰×正广”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报告
宁南县正秋蚕期饲养雄蚕品种“秋华×平30”调查
云南晚晚秋蚕期蚕病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
高军 幸福美丽花都,打造最强全龄宜居之地!
家蚕全龄1日2回育饲养方式与效果试验初报
大石山区旅游精准扶贫探索
——以南丹发展旅游产业为例
明代南丹土官莫祯的政治智慧初探
华东×春晨农村试养表现
蚕品种银丰×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