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交通组织研究

2021-12-13周宇翔吕玉飞

山西建筑 2021年24期
关键词:机动车道丹桂车流量

王 元,周宇翔,吕玉飞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160)

1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的推进也不断加快,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发展也日趋完善。在一些大城市中,地下综合管廊通常会沿公路线路建设,建设时,大多会封路破坏地面,造成周边交通拥堵。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交通组织是保证施工范围内交通安全畅通的一种手段。结合项目所处地和车流量的变化,提出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以有效地缓解施工期间的交通拥堵,既可以方便市民的通行,又可以保障施工进展顺利。结合施工区道路特性和环境特性,充分发挥现有道路的效能,提高通行效率,减小道路安全隐患,实现施工区的安全和畅行。制定交通组织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安全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畅通原则。

目前,国内很多研究者对道路施工的交通组织方案[1-9]进行了梳理,但研究内容不全面,本文以丹桂路地下综合管廊为例,对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交通组织进行分析研究。丹桂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范围在既有道路下,车流量较大,保通及交通安全问题突出,代表性强。

2 工程概况

丹桂路地下综合管廊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创新谷范围内,西起规划工研院横一路,长度为3.38 km。为合理组织交通方案,现对丹桂路现状交通量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车流量调查统计,丹桂路主要为小型车辆及非机动车辆,占比为77.9%;大型车辆及客车辆占比为22.1%。高峰时段为7点~9点,15点~17点和17点~19点,占比为66.71%。车辆类型和各个时段车流量统计分析表分别见表1,表2。

表1 车辆类型车流量统计分析表

表2 各个时段车流量统计分析表

3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交通组织设计

3.1 施工区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时,原有道路的通行能力会降低,影响市民的出行。通过调研分析丹桂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区道路通行情况,总结常见影响因素。

1)施工车辆。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时,施工车辆数量多、体积大、车速慢,施工车辆在原有道路通行时影响社会车辆的通行。施工区越长,对原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影响越大。

2)施工器材设备。道路的作业区场地有限,施工使用的器材设备多、占用的空间大,运输和安放器材设备往往会占用道路,影响交通。

3)占用道路。工人经常占用道路原有车道进行施工作业,使原有道路车道变窄,降低了通行能力。

4)限速。道路改扩建过程中,采用限速措施保证交通平稳,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施工区限速虽提高了施工安全性,但也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

5)封闭车道。根据施工需求封闭原有道路的超车道、半幅道路、硬路肩应急车道等,减少车道后,通行能力下降。

3.2 非交叉口道路的交通组织设计

1)保通道路设计。过往车辆少的道路可以设计成单侧保通道路,利用半幅宽机动车道作为双向保通道路,另外半幅路面全部封闭;过往车辆多的道路需要在设计两侧保通道路。

a.大型车辆保通道路设计。施工时,利用机动车道作为大型车辆保通道路;非机动车道作为大型车辆保通道路。b.小型车辆及非机动车辆保通路设计。施工时,利用非机动车道作为小型车辆及非机动车辆保通路;利用人行道作为小型车辆临时通行道路;在绿化带内新建保通路,供小型车辆通行。

2)施工便道的设计。施工车辆数量多需要设计施工便道供施工车辆作业,所有施工区域全部采用围挡封闭断行。

3)施工时的交通组织。浇筑管廊混凝土时等需要大型机械作业时,场内道路宽度不足,支立泵车场地受限,需要占用保通道路。施工时设施工提示牌并派专人指挥交通,利用另一幅车道避让。

4)提示性牌设计。施工时不仅施工人员需要服从管理而且需要往来的车辆行人配合,提示性牌设计必不可少。常见的提示性牌有指示牌、导向箭头、导行牌、限高高度牌、货车禁行牌等。在施工围挡设置分车道指示牌、前方道路变窄警示牌、导向箭头、导行牌,将机动车道车辆导行至非机车道,利用非机车道及人行道保证车辆通行。限制大型货车的道路,需要设置路口设限高杆、限高高度牌及货车禁行牌。提示性牌的设置在显眼处,可以增加反光膜、爆闪灯、夜间警示灯等引起行人车辆的注意。

3.3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1)错时施工组织。根据路口车流量及现场情况,一期优先施工,先对半幅封闭交通,车辆从道路两侧交通组织路通行。二期保通施工待一期部分施工完成后,再对另半幅封闭交通。2)设置交通警示牌。按照交通部门及业主相关要求,在平交路口段设置交通警示牌、交通导向牌,夜间施工时,必须在施工区设置照明灯和信号灯;在平交路口距施工作业区200 m处设置施工作业警示标志。3)在平交路口设置道路施工作业控制区及警告区。在平交路口设置道路施工作业控制区及警告区,控制区最小长度不得小于200 m。4)进行交通宣传。在平交路口设置公示牌及相应的宣传、警示牌,做好交通宣传工作。5)设置交通组织员。在海棠路平交路口设置交通组织员,负责指挥、疏导交通,同时安排相应机械、设备待命,以备急用。

3.4 单位小区等出入口交通组织设计

1)出入口预留更多的空间,施工围挡。出入口范围内,施工围挡由机动车道边缘向路中方向移动。2)改造门口范围内路面。3)增加保通路。4)设置警示牌。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设减速带及减速慢行指示牌;在新建入口前方50 m处设减速慢行标识牌,提示过往车辆慢行。5)禁止停车,及时疏导交通。该路段施工围挡连续布置导向箭头标及禁止停车标志,标志附反光膜。6)高峰期安排交通疏导员。为保证周末高峰期人员出入安全及过往车辆通行顺畅,周末全天候安排一名交通疏导员疏导交通。7)安抚周围居民的情绪。该路段施工围挡设安民告示横幅后附项目部名称及联系电话。

4 丹桂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交通组织

丹桂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区域全长为3 380 m。有1处平面交叉路口,路口把施工区域分为东段和西段,东段落管廊长为1 830.0 m,西段落管廊长1 550.0 m。施工道路区域有1所学校和1处消防培训基地。根据总体计划安排、施工工期要求、每处区域的车流量情况和各处保通路段的情况,施工顺序为西段落、东段落和平面交叉路口。西段落、东段落、平面交叉路口、学校及消防培训基地出入处的车辆类型车流量统计结果如表3~表6所示。东段落比西段落客流量少,平面交叉路口客流量最多,学校及消防培训基地出入处的非机动车辆较多。

表3 西段落车辆类型车流量统计分析表

表4 东段落车辆类型车流量统计分析表

表5 平面交叉路口车辆类型车流量统计分析表

表6 学校及消防培训基地出入口处车辆类型车流量统计分析表

4.1 非交叉口道路的交通组织

西段落采用现状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保通,拆除侧分带,采用6 cm厚AC-16C沥青混凝土+20 cm 5%水泥稳定碎石+40 cm级配碎石修复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占用部分绿化带,新建5 m宽保通路,结构形式为采用6 cm厚AC-16C沥青混凝土+20 cm 5%水泥稳定碎石+40 cm级配碎石,横坡1.5%,南侧坡向道路外侧,北侧坡向道路雨水口。施工前联合业主、监理、审计、项目公司对绿化带内各类检查井及原地形,地物进行复测,测量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新建道路标高同现状路面标高。新建道路结构层断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保通路范围内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内检查井均采用2 cm钢板保护。同时施工围挡向路中平移,留出1 m机动车道保通,保证车辆双车道通行。在轻轨桩基范围内机动车道边缘采用排桩墙支护,支护范围净长75.4 m,施工范围内机动车道围挡封闭。

在施工围挡设爆闪灯及附反光膜导向箭头、导行牌,将机动车道车辆导行至非机车道,利用非机车道及人行道保证车辆通行。路口及人行道入口处设限高杆(限高2.5 m)和分车道指示牌,指示牌附反光膜,围挡起始位置设爆闪灯。限高杆横梁上悬挂限高高度牌及货车禁行牌,杆左侧立柱挂分车道指示牌,指示牌附反光膜。在路口处设置前方道路变窄警示牌,贴反光导向箭头,所有围挡上下导行贴反光贴,围挡上设置夜间警示灯。交通组织提示性牌如图2所示。

根据东段落路况及车流量,拟利用南侧现状机动车道东西向双向保通,路宽5 m。首先自西向东采用围挡对施工区进行封闭。东西车辆沿南侧围挡外保通道路双向通行。起点位置设置前方道路变窄警示牌,围挡上下贴导行反光贴,终点处围挡上设置夜间警示灯。

4.2 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

根据平面交叉口车流量及现场情况,一期保通施工拟采用先对平面交叉口西半幅封闭交通,优先施工,路东半幅平面交叉口暂时不封闭交通,车辆从道路两侧交通组织路通行。二期保通施工待西半幅平面交叉口部分施工完成后,在管廊标准段新建跨管廊保通路,路面宽度25 m,采用7 cm AC-16C中粒式沥青+20 cm 5%水泥稳定碎石+20 cm 5%水泥修复路面。此段车流量较多,可采取以下辅助措施:设置交通警示牌、交通导向牌,夜间施工时,必须在施工区设置照明灯和信号灯;设置道路施工作业控制区及警告区,控制区最小长度不得小于200 m;距施工作业区200 m处设置施工作业警示标志;设置公示牌及相应的宣传、警示牌,做好交通宣传工作;设置4名交通组织员,负责指挥、疏导交通,同时安排相应机械、设备待命,以备急用。

4.3 学校及消防培训基地出入口交通组织

西段落有山东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和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培训基地,出入口长度分别为98 m和40 m。为保证此两处单位进出口车辆及人员通行安全,以山东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院为例,做如下交通组织,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培训基地与之相同。山东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及消防培训基地导行平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

在山东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出入口预留10 m空间,山幼师出入口范围内,施工围挡由机动车道边缘向路中方向移3.5 m,入口处改造1条人行道和1条非机动车道。另外半幅根据现状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改造两条4 m宽的保通路。为人员出入及往来车辆形式安全做如下措施:在山幼师出入口东30 m处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设减速带及减速慢行指示牌;在东侧新建入口前方50 m处设前方学校减速慢行标识牌,提示过往车辆慢行;该路段施工围挡连续布置导向箭头标及禁止停车标志,标志附反光膜;该路段施工围挡设安民告示横幅,其上书写“丹桂路管廊施工,给您带来的诸多不便,请谅解。”后附项目部名称及联系电话;为保证周末高峰期人员出入安全及过往车辆通行顺畅,周末全天候安排一名交通疏导员疏导交通;学校门口范围内保通路为大理石装饰面砖,采用2 cm钢板铺设保通路,铺设面积120 m2。

5 结语

本文以丹桂路地下综合管廊为例,对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交通组织进行了研究分析。影响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区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有施工区长度、车道宽度、施工区限速和封闭车道数。施工区交通流主要有动态性、周期性和相关性的特征。需坚持施工方案与交通组织相互协调原则、确保施工进度原则、车流正常与施工结合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做好编制施工方案、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方面和施工作业区及通行路段车辆方面的保障措施。

猜你喜欢

机动车道丹桂车流量
才艺展示园
丹桂飘香
清末上海新丹桂茶园表演《红楼梦》戏曲考论
“中潢丹桂”:金秋时节桂花香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非机动车道宽度及路边停车的探讨
参考答案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