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2021-12-13王琰
王 琰
(广东培正学院外国语学院,广州 510830)
在以听、说、读、写为基本技能的语言学习方法中,听位于第一位,可见其在语言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在我国各类高校中,除英语专业外都没有单独设置课程,而是作为综合课程的一部分[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讲授“读写”为重点,落实“说”为练习导向,忽略了听力的教授和练习。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以外语作为工作中的沟通技能,因此外语能力不能忽略任何一方面,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为主。本文仅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着手,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探寻其提升策略。
1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设置情况
1.1 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的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否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教育部2017年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等级。各个高校应根据其办学定位和实际教学情况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进行自主选择。分级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有利于满足学校、院系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但是,并不是所有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都是根据分级目标来进行的[2]。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应由学院教务处和开课的各级学院以及公共英语教学部共同研究制定,包括课程分级目标的设置、学时分配等。然而很多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没有部门间联动机制,没有实际从学校办学定位以各级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情出发,全校各个专业的英语课程均是统一的课程教学目标、统一的教材以及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形成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没有考虑学生知识储备的差异性,因而大学英语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1.2 课程设置情况
听力课程的教学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高校没有将听力课程单独设置,而是仅仅占有大学英语教学的少量学时。根据分级目标中对于语言单项技能的要求,英语听力理解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也是不尽相同[3]。基础阶段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听力技巧听懂简单的英语交谈和语速较慢的音频以及视频材料,学生能掌握听力材料的大致含义;提高阶段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听懂篇幅较长、语速适中的英语广播、电视节目或者其他音频、视频材料,各个阶段的目标要求不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初高中学生对于听力练习的频率不高,导致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相对薄弱,加之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学时较少,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练习听力技能的机会,因此,很多二本以及三本的学生甚至还达不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听力教学的基础目标要求。另外,很多高校没有完备的大学英语听力课程评价和能力测试体系,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导向性、激励性等多种功能无法实现。
2 大学英语听力教与学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英语听力教与学的现状,笔者在2020年8月末对某高校2 800名大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这些学生学过一年大学英语课程,其中87%的学生反馈自己的听力能力薄弱,且未从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中找到提高自身听力理解能力的方法;76%的学生反馈目前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90%学生反馈听力课堂的积极性不高。通过对个别学生的访谈得知,目前很多听力课堂惯用的教学模式为: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听完录音后写答案、教师公布答案,没有补充其他方面的知识,甚至没有导入环节和提前讲授难点词汇环节;听力课堂中所使用的听力材料难度不适宜,不是偏难就是较容易,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听力的兴趣。
2.1 教师层面
在传统的听力课堂中,一方面,部分教师不清楚听力教学的目标,教材的选择不适合,教材上有哪些听力材料,课堂中就听哪些材料,将教材神圣化,不挖掘教材中的内涵,没有针对学情进行教材内容的取舍。关于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背景知识讲解较少,学生理解相对较困难。教师并没有讲解相关的听力技巧,讲授层次没有分级进行,而是随意选取,没有章法和规律。从而导致英语听力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设计不科学,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播放磁带或者音视频材料,学生听音后进行填空或者做选择题,之后教师给学生提供听力材料的答案,对学生听不懂或者有歧义的地方听音练习,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积极性不高。在听力教学结束之后,教师未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给予及时反馈,未对所听材料中的词汇、基本句型和习惯表达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在听力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不到位[4]。
2.2 学生层面
上述的问卷调查显示,有82%的学习者在入学前对英语中的连读、失爆、重读、弱读等规则不了解,不会使用,学生的听力基础相对薄弱。首先,由于学生初、高中词汇积累并不是特别丰富,且初、高中学校单独开设语音课和听力课的较少。其次,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相对匮乏,导致学生在听力理解方面的能力也出现偏差。加之,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听力材料选取不恰当,听力难度加大,学生对听力理解不上去,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会出现厌学的态度。
3 大学英语听力教与学的提升策略
3.1 构建校本特色的大学英语听力课程体系
各高校应该切实从学校办学定位及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情出发,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尽量满足不同的专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统筹设置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5]。公共英语教学部门根据听力课程的分级教学目标来确定学生应该使用的教材,教学部的英语教师共同研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内容和授课方法,争取使大学英语听力课程体系化、系统化,使听力课程更真实合理,并能真正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3.2 提升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程的教学计划以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听力课程中所使用听力材料的选择不仅能反映出语音、语法和词汇等层面的信息,背景知识介绍也尤为重要。因此,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和文化的导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听力材料中表现着英美国家的文化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因此,在听听力材料之前,教师需要导入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能较容易地理解听力材料,而且在一定层面上也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听说教学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说是听的延续。所以在听力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如可以选择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或者采取自下而上的教学方式,但是二者交互模式为最佳,即在听力的过程中,尽量通过说的任务来完成,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材料的内容设计角色活动。让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角色,让其有意识地、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听说练习中,也可以以同伴活动或小组活动为主。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真实性的听力材料,同时注意材料的难易度以及区分度[6]。
了解学生的听力理解程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测试,但是测试的方法绝不能仅限于简单的选择或判断正误,应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练习采用不用的测试方法,包括选择性填空、是非题、问答题、撰写新闻摘要、复述内容大意等。可以将终结性评价的方式更改为课堂作业、课堂参与度、小测验等,用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验证学生的真实听力水平。
3.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有了学习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这是提高英语听力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学生可以通过看经典英美电影、电视剧、TED Talk等,来增加对英语听说的兴趣。“熟能生巧”用在听力理解的提高方面也是很恰当的。学生只有多听、多练,才能提高辨音分析能力,运用联想来推测听力材料的内容或者个别单词的意思,学会越过非关键性障碍,根据上下文推测材料的主要内容,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信息点上,根据实际接收的信息,使自己的思维与文章同步[7]。加强连读、重读、弱读等训练,采用多种形式提高语音能力,从而促进自己听说能力的提高。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对听力理解具有促进作用,经常听、读英语的学生其知识面较宽,就能更好地辨别所听材料的中心意思。因此学生要读不同题材的书和文章,积累自己的英文知识。
4 结 语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共同做出改革和努力。学校需要根据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务处以及各学院和公共外语教学部研讨出适合每个学院学生的英语教学总体目标,进而制定出英语听力教学的目标;教师应根据学情等信息适当地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增加听说互动模式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说技巧与理解力;作为学生,要一直具备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将英语听力练习当成一种兴趣和乐趣。三方达成合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一定会迈进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