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摄影入门与实践》课程革新探索
2021-12-13杨涛
杨 涛
(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0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读图时代”,摄影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现代数字影像技术的出现,给摄影的表现力提供了无限的创意空间,使摄影和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的关系更加密切。在高校伴随数字相机的普及和智能手机拍照功能的不断强大,摄影已经从单一的专业课程延伸至大学素质教育的常规课程,对学生进行摄影知识和摄影艺术的教育,既是一种科技活动,又是一种美学教育。为此,贵州理工学院自2015年起开设了《摄影入门与实践》通识选修课,归属于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板块,36学时,2个学分,面向所有专业的大学生。
而今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1],不仅急剧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同样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学习方式。传统影像艺术有了更多更广的承载媒介及传播渠道,慕课背景下各种摄影教学资源丰富,再加上拍摄器材的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拍照功能的不断强大,让“摄影”触手可及。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践行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成果为导向,更新摄影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设计教学,持续改进,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
1 全媒体时代给摄影教学带来的影响
1.1 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全媒体的特点是“动静结合、深浅互补、全时在线、即时传输、实时终端、交互联动”[2]。技术的进步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师唯有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手段,灵活运用于教学工作,否则将被淘汰。不仅要熟练掌握利用各种媒体工具搜索信息检索相关案例的技巧,提高整理网络优质资源能力;而且还要会利用微信群、QQ 群、腾讯会议、钉钉等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与学生互动、布置任务、跟踪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师新媒体工具了解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摄影作为以科技为基础生成的一门艺术,在全媒体时代催生出许多新的艺术形式。随着数字影像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视频、3D动画、动态图、无人机等新的影像技术风涌而至。对摄影教师“技与道”的教育提出了挑战,全媒体时代为摄影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无限可能性,也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合、创新带来了机遇。但它不应是简单的“技”的叠加,其中蕴含更多“道”需要去研究,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由“技”至“道”在摄影教学中面临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创新。
1.2 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全媒体时代,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新媒体的冲击,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行为特点以及个性心理产生了极大影响。学生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得信息,通过微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突破时空限制,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全媒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搜索便捷,学生可以分享名校名师优质教育资源。全媒体时代,改变了学生学习摄影的方式,选择智能手机或数码相机用镜头语言记录生活中的美,借助一些美颜工具、修图软件、强大的滤镜功能,能够轻松得到具有艺术感、个性化的照片。
摄影,已经成了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技术门槛低,甚至无门槛。这就造成影像的产生、阅读或者观看的浅层化和碎片化。这些都将影响到学生对摄影艺术创作的认知,无美感、无思想的摄影会在学生中入泛化。
1.3 对摄影教学模式的影响
全媒体时代,新技术应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师生交流更加紧密,教学活动安排更加灵活,“云”上资源的应用,改变了摄影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就教学内容而言,摄影基础内容要从传统的理论教学过渡到新媒体时代模块化理论教学,重心转向智能相机的操作技巧、拍摄技巧、数码照片后期处理技巧,以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图、布光、镜头应用等摄影技巧的细节,教师通过微课、慕课清晰、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智能化的摄影结像器材,学生随时可对自己作品可进行二次创作,摄影硬件和后期技术不断迭代,一些美颜工具、修图软件影响着摄影作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创作设计能力短期内可实现快速提升,能灵活应用元素包装作品,融入传统文化因素,让自己的作品更有韵味,表达一种思想、一种理念,达到艺术品的境界。摄影课程的教学不再仅仅依赖专业器材,硬件不再是人们拍摄照片唯一因素。
2 摄影教学革新
2.1 教学观念
2.1.1 倡导“无摄影不大学”,由“教学”向“导学”转化
学生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随时可以拍照,教学要求每天必须拍摄,通过QQ群、微信群,朋友圈进行创作分享与交流。北有清华“无体育不大学”,南有贵州理工“无摄影不大学”的理念正在影响着一届又一届贵州理工学子。全民拍照时代,影像记录已经成了大学生交流与学习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了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拍照不等于摄影。摄影是拍照技能的升华,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相比音乐、绘画、雕刻等其它艺术,摄影是最容易入门的艺术,应该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艺。
经过5年的教改建设,“无摄影不大学”已经成了贵州理工学院独特的校园文化,学习摄影成了同学们的自觉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换了,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而是技艺的传授者,更是学习过程的设计者与组织者、学习资源的设计师与制作者。能够充分把握全媒体教育的诸多特点开展摄影“导学”,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工具,手机终端时实按需学习,并组织、策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摄影教学活动。
2.1.2 教导“无思想不摄影”,由“借美”向“立美”转化
全媒体时代,智能化的数字相机已经将技术学习成本降低到最低,但是技术难度的降低并不意味着拍摄出好照片的成功概率一定增大,因为历来优秀的摄影作品,与深刻思想的创造性表达、艺术精神及人文情怀的诉求是密不可分的。思想是摄影的灵魂。教育学生摄影创作反映新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只是用相机拍照,带到摄影中去的应该是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注重的是学生人文情怀与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摄影的艺术教育不等同于美育。“立美”不限于摄影教育,而是建立美的形式的教育活动[3]。以“图”为核心,充分利用摄影比其他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易学、易会、易见效果的特点,注重实践,强化项目任务驱动,发挥摄影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利用智能手机并融合微信、QQ等信息传递工具,寓教于乐、寓教于学,让学生的摄影学习在现实生活中活学活用,以美启真、以美扬善。
2.2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建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程教材,二是学习活动,三是学习经验。
2.2.1 课程教材,要融合经典理论与新技术应用自编开放的电子讲义
课程设计,以满足学生对摄影技能的需求,以及贯穿始终的审美教育为本,划分了教学单元,以此为单位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和选择,并针对具体教学环节和知识点确定教材内容,自编讲义,以电子书的形式供学生使用。电子书还是一个开放的结构,随时可以根据教学对象与教学环境的改变,进行内容的增减和调整,甚至可以发动学生一同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教材内容按摄影的技术性、艺术性、思想性分为三个模块:技术性模块以手机摄影的基本操作与专业操作为主要内容;艺术性模块以摄影构图、摄影用光、摄影色彩为主要内容;思想性模块以图片的二次创作、专题摄影为主要内容,所有模块的理论学习与实训的学时按1∶3设置,经典理论以课堂教学为主,新技术应用以实训为主。
2.2.2 学习活动,要始终让学生感受到摄影带来的快乐
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内容特点,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特征。现在的学生是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习生活在网络环境中,他们感知事物是学习知识的基础,而他们的知觉具有整体性特征,即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把学习内容感知为多个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感知为一个整体。因此,学习活动的开展是从“线上”到“线下”,从“教室”到“实训室”,从室内到室外,从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为学生准备民国学生服、学士服,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兴趣,摄影技术与技艺,以及现代媒体技术的应用都被激活,课后会自发地开展摄影创作。再如,指导学生编辑电子相册、编辑画册,要求学生自己的成长纪念册,家庭纪念册,等,这些都在不断带给学生持续恒久的快乐体验,并传递给家人和身边的同学朋友。
2.2.3 学习经验,要始终贯穿知觉整体性累积经验值
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有着更为鲜明的视觉化发展趋势,影像传播在其中日渐活跃。视觉的大众化,对应用性很强的摄影也言,整个教学过程应该紧紧把握住理论指导实践这一原则,课堂讲授的理论是为指导拍摄实践服务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强调学生对摄影的理解和体验,重视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情感特征对摄影课程学习的支配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摄影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翻转模拟”的应用,让学习者通过课堂游戏和小组共同体验项目习得摄影的基本技法;“顶岗实习”、“任务驱动”,在综合实训时,提供创作条件,给定创作要求,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中,学生个体的差异、偏好、擅长在实践体验得到了纠偏与扬长。
2.3 教学模式
2.3.1 将慕课(MOOC)与传统课堂结合,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
慕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以其灵活性、碎片化和互动开放的优点,将师生互动、教学互动、人与知识的互动发挥到了极致。秉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本课程构建传统课堂与慕课的叠加式教学模式,打破教学的时空局限,推行“翻转课堂”,学生分享知识点和拍摄经验,教师点评与实训指导,把微信、QQ空间、微博、课程网站等有计划地纳入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带着知识基础、带着问题进课堂,老师做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宜学习宜摄影,宜生活宜摄影,以达到乐学、会学、学会。
2.3.2 加强实践教学达到“现学现会”,实战实用能“现学现卖”
摄影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始终把应用能力培养作为主线。本课程36学时,其中实践教学24学时,技术知识通过实物化的形式现场讲解、情景化教学,让每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达到“现学现会”,甚至做到“现学现卖”的效果,例如个人证件照拍摄。摄影的技能则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来组织实施课程教学,就技能单元知识点结合学生阶段性能力培养目标,通过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例如“室友的一天”,“周末直播”、“专栏投稿”等,让摄影学习走进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做到“以用促学、以评促教”。例如,以具体任务为驱动,给学生设定“大光圈拍摄(人物摄影)”、“高速快门拍摄(运动摄影)”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在分析中学习基础摄影知识,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再如:给学生设定“校园晨读”、“运动场上”的主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拍摄,将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平时生活之中。之后,通过点评学生作品,让学生以巩固理论知识和提升摄影技艺。
3 课程革新的效果
3.1 形成了以摄影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通识选修课课程体系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摄影应用性强的特点,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群体,探索形成了以摄影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通识选修课课程体系,形成了以“摄影之美”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方式。在贵州理工学院校园里,“无摄影、不大学”已经成为特色校园文化。“学以致用”,同学们争做校园摄影记者或干事,承担着校园重大活动的摄影任务及宣传报道,记录校园活动与大学生风采,优秀摄影作品不断涌现。近5年来,学生摄影作品每年在省部级影摄影比赛中都有获奖,许多摄影作品、影像作品在贵州省级媒体上发表,2019年机自171班杨明华创作的《流浪理工(组照)》,被新华网、中新网、多彩贵州等主流媒体刊发。
3.2 基于摄影教学,建立了美育与德育协同育人教学模式
摄影教学,注重人文教育,立美育人。把服务社会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意在促使学生们能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对周围的社会现象予以关注。不断地实践探索,带着学生3年多来持续参与民间公益组织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并形成了大学生实践基地。
(1)学生们做留守儿童暖心的大哥哥大姐姐,对接每一位留守儿童,拍摄记录成长的影像。
(2) 用摄影人的眼光留住志愿者的“美”,记录每一次公益活动为孩子们带来的改变。
(3) 以自己悲天悯人的艺术情怀,汇聚影像的力量感染每一个有责任、有理想、敢于逐梦的人,让公益传播的影响力渗透到校园每一个人心中。[4]——这一实践活动先后得到团中央、贵州省团委的表彰。同时,还将摄影深入到大学素质教育中,发挥审美教育作用并开展校园摄影科技活动。依托摄影,结合专业,越来越多的学生们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4 结语
全媒体时代,万事万物皆可连接,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系统,面对这一技术进步带来的改变,冲击着传统的摄影教学模式,需求进行课程革新。然而,要清楚地认识到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它不是教育本身,只是实现教育的一种手段,只有在有效实现教育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价值。所以,在摄影教学革新中,要明确善于运用新媒体工具去实施教育,才是教师的目的。摄影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教育,同时还是一种审美教育。不要在技术中迷失自己,技术进步降低了摄影入门的门槛,为摄影的美育功能的实现创造了更好的基础,同时还要认识到摄影的艺术教育不等同于美育,所以,立足摄影教学,在建立美的形式的教育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仍然值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