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和茶文化有机结合的策略研究
2021-12-13刘夏冰
刘夏冰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中国作为文化大国在世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需要注重多种文化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需要创新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遵循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解决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教学改革的发展成果,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政教育活动中去,建立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思政教育活动设计以文化为载体,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同时,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茶文化对思政教育工作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与茶文化之间的有机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
1 文化自信背景下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
1.1 全新的思政理论与实践教学思路
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载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进行有效应用,能够更好的达成现代化素质教育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出茶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内涵,有效降低外来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冲击。结合理论教学的根本要求,总结茶文化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精髓,将多元文化内容结合到一起,传达中国传统儒家文学“仁善”“礼乐”等道德素养教育内容。通过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利用视频演示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传统思政课堂教学开展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逐渐丧失对思政文化学习的兴趣。茶文化在思政教学中的有效融合,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分发挥出教学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对思政知识探究的欲望。实践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传统课堂,到茶室和茶园体会茶道和茶艺,为学生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直观接触的环境,帮助学生明确茶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对茶文化内涵的认知。学生在自主进行茶技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个人的喜好和个性发展情况,养成品茶、饮茶的良好习惯,规范自身的行为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形成心如止水的沉静品质,为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发展观念的落实奠定有力基础。
1.2 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价值理念
茶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延续依旧保持着强大的文化生命力,通过对茶文化内容的剖析和研究,了解到茶文化之所以受到多元文化冲击的影响较小,是因为茶文化具有独特的思想特征。将中庸思想理念作为茶文化发展的核心,能够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的优秀心态,努力通过自身素质的培养,为社会和国家的建设作出贡献。将茶文化思想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进行有机融合,首先需要协调好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好地应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思想冲击,只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中庸之道,才能够有效抵抗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茶文化中具有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化社会建设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中国持续发展战略等具有一致性,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降低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将茶文化思想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深刻的了解中国持续发展战略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动力,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精神。
2 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和茶文化有机结合路径
2.1 思政教育资源的有效拓展
传统单一化的思政教学,只是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存在知识供给过剩的现象,没有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能力和吸取能力,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学生会逐渐丧失对思政知识探究的好奇心,不利于思政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思政教育与茶文化之间的有机结合,对传统的教学课堂流程进行优化,对一部分陈旧的教材内容重新编写,通过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查找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引起舆论争议的时事案例。教材的编写人员只保留一部分核心成员,面向全社会招收部分领域的专家学者,打破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存在的教育壁垒,结合各阶段教学内容,重新调整高校思政教育方案,增加学生对教学流程的新鲜感,改变学生对思政教育形成的主观认知。近年来,茶文化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流行元素,在思政教育中的有效结合,能够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政教学活动中,丰富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思政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需要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钻研,提出一部分重要的核心观点,将其作为课堂辩论的关键性内容,结合茶文化为学生提供多元的教学案例,营造一个积极生动的思政课堂,去除负面的文化信息影响。学生之间通过社交媒体软件完成教学内容共享,思政教育不止通过传统课堂设计,还需要结合党建工作、社团活动、社会组织机构、讲座、辩论赛等多元化教育手段,拓展茶文化教育活动的设计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思政课堂设计为主,线上活动开展为辅,解决当前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社会流行茶文化信息的传递,满足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拓展思政教育资源的获取渠道。
2.2 提升茶文化融入的合理性
高校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将更多优质的教学思想传递给学生,让优秀的思政教育理论深入人心,思政教学面向学生精神层面进行培养,并将得到的教育成果反作用于社会。以此分析先进教育手段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结合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以及文化自信发展背景下思政课堂的创新实践,融入茶文化教学内容选择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茶文化内容在思政课堂中的教学比重。同时,教师要了解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通过适当的引导以及全新教学工具的应用,引入茶文化相关教学案例,设计出更加科学的思政教育流程。针对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就业问题,教师可以将茶文化中“茶艺”“茶德”等教育内容引入到思政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坚韧不拔、敢于实践的优秀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更加从容地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减少就业阶段的身心压力。同时,要注重实践教学设计,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需要做好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办学,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校园范围内成立茶文化兴趣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宣传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注重学生价值观念的建设和思想意识的发展。
3 文化自信背景下思政教育中茶文化融合的具体实践
3.1 反思高校思政教育
高校的教学工作部门需要认真履行思政教育的基本职责,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建立第二课堂,运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现代化思政教育改革要将重点放在教育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育目标:根据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人才培养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内容:注重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提升,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教师与教育工作人员共同挖掘思政教育工作落实的主要渠道。
3.2 整合茶文化显性元素
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元素,将其与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结合,整合茶文化的显性元素,将茶道、茶艺、茶技、茶礼等内容作为教学实践任务设计的重要依据。要求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层面的思想感悟,高校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建立实训场地定期开展蕴含丰富精神教育内涵的茶文化宣传活动,全面提高思政教育成效。
3.3 开展多元化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学生之间交际往来的重要途径,茶文化社团活动的开展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学校工作部派遣专人担任茶文化社团活动的指导教师,完善现有的社团组织结构,负责社团人员的调动与管理。由学校出面邀请茶文化相关专家来校开展专业讲座,进行德育教学宣传,将茶文化与职业素养培训联系起来。只有通过校园的大力扶持,才能够借助丰富的社团活动延伸思政教育维度。
茶文化是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优秀的思想流派进行有机融合,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思想哲理,结合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其所具有的思想价值观念对中华民族价值思想和个性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不断挖掘茶文化中具有的思政教育元素,有效落实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