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融入高校“生态育人”实践的路径探索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2021-12-13宋鹍鹏

福建茶叶 2021年4期
关键词:茶文化内涵育人

宋鹍鹏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有着丰富的内涵。挖掘茶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将茶文化与生态育人结合,以文育人,提升高校育人实施的质量与成效。在学校育人实践过程中,重视茶文化的融入,使茶文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广泛实施,增强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进而培养学生茶的品质、思想、精神,培育生态文明思想,有效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1 茶文化的特性内涵

茶文化源远流长,从字面理解出发,茶文化即是茶与文化的融合,其体现了以茶为媒介,促进文化信息的传播,包含人文经济等多种信息。茶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性与鲜明的时代性。众所周知,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历史性体现在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时代性则体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

2 生态育人内涵

生态育人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本要义和深刻内涵,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特色和农林底色,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依托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探索“生态育人、育生态人”浙农林模式,构建生态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农林标识度和较高社会知名度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生态育人即通过生态化理念、生态化教育、生态化管理与生态化校园等方式,做好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坚持传承与创新相融,通过着力实施五大育人行动计划,让生态理念融入“三全育人”改革各领域和“十大育人”体系各环节,贯穿学校思政工作各方面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校园每个角落,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促进绿色发展。

3 茶文化与生态育人的内在联系

生态理念贯穿茶的生产制作全部过程。茶叶的生茶制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过程。优质的茶叶一定来自于自然条件优越的茶叶产区,其中生态环境对于茶品质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茶叶的采摘、以及制作过程也是一种生态理念的体现,制作过程无添加纯天然是品质的重要保证。

茶的行为文化是生态理念的表达载体。茶的制度、行为、物质、观念文化是指在沏茶、泡茶、饮茶等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特性。茶的使用过程其实也一种“天人合一”道的体现。茶叶的使用过程中形成茶艺,茶艺过程精致而质朴,在茶的行为文化中也是一种生态文化的表达,从饮茶中领悟茶文化之美,感受生态文化的美。

茶文化延续至今,融入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通过认识茶,去理解茶文化内涵,探析其中的茶道精神,收获较多人生哲理信息,这也是茶文化育人性的重要体现。更重要的是在理解茶文化中体悟其内涵深处的生态理念,在学习认识茶文化的过程中学习生态理念,让茶文化指导生态育人实践,同时从生态育人过程中去弘扬与传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4 茶文化融入生态育人的实施路径

茶文化融入农林高校生态育人工作实践当中,其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提升茶文化生态理念的课程育人成效、营造茶文化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拓宽以茶文化为主体的生态育人实践。

4.1 提升茶文化生态理念的课程育人成效

课程育人是高校最为重要的育人途径。将以茶文化为主导的生态理念融入到课程当中,这就要求学校层面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凝练具有特色的茶文化,将茶文化中蕴含的绿色、生态、可持续理念,工匠精神,廉政思想等元素挖掘出来,形成“中国传统茶文化”“茶文化与人生”“茶文化与生态文明”“茶文化与世界”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模块,构建以“中国茶文化概论”为核心的文化育人课程体系。通识课程教育教学当中,努力增强生态育人成效。

成立相关茶文化生态育人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专门设置生态育人教改项目,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建立茶文化内涵挖掘为核心的生态类课程思政素材库,将茶文化生态育人元素融入“课程育人大纲”,设置生态类专题内容,体现“育人有温度,润物细无声”,时时处处渗透茶文化生态教育。

运用“互联网+教育”的创新课程育人模式,搭建线上“云课堂平台”推广茶文化系列生态育人课程,主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广大师生丰富和践行“生态课程育人”的内容,打造“微课、微信、微书、微坛、微行”“五微一体”思政生态育人平台。构筑线上教学育人阵地。线下线上相结合,将茶文化生态育人的成效不断深化。

4.2 营造茶文化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

文化是民族的文脉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新时代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应着力推进文化内容供给侧改革,以茶文化为主导,提升文化育人吸引力;构建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和平台载体,提高文化育人覆盖面。将培育文化自觉贯穿于“三全育人”全链条之中,构建覆盖全领域的文化育人体制机制。

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传播与创新的重要使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内涵丰富,大力传播茶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促进作用。把“培育生态人”与“兴茶文化”作为并行使命任务,对于塑造大学文化、培育生态精神、涵育生态情怀,推动建设新时代文明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以文化为内涵,以生态为特色,加强茶文化当中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展相关衍生创意文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建设茶文化生态创意工作室,探索建立生态文创基地,激发茶文化创意活力,开发设计具有学校标识的校名产品。举办生态茶文化创意作品设计大赛,创作“优、精、特”的多层面、立体化、差异性生态特色文化产品。举行生态文化创意作品展等活动,多形式多维度多举措呈现创意作品,切实让茶文化生态特色“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注重茶文化输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深化校内外合作,助推产教研融合,促进茶文化与生态创意相结合的资源共建共享,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力量。

浓厚文化育人氛围,搭建茶文化生态育人“新平台”。坚持“以生态文化为基础,学术文化为核心,茶文化为特色支撑”的发展思路,把茶文化育人理念融入校园学术、文化活动之中,精心打造生态育人思政工作精品项目。积极开展以“茶文化生态大讲堂”“茶文化生态节”系列活动特色展示项目为引领,开展文化育人品牌活动,联动起校内外多元力量。浓厚校园茶文化育人氛围,让生态育人入心入脑,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为育人。

4.3 拓展茶文化为主体生态育人实践

实践育人是高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拓宽以茶文化为主体的生态育人实践,就要求学校要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支持机制,形成完备的体系,不断创新推动生态育人实践。实施以茶文化为主体的“生态实践”育人行动计划。

树立“绿色节约”生态新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校园风尚,倡议师生践行“光盘行动”,广泛组织节粮节水节电节纸等节约活动,开展“生态节能寝室”评选,引导师生争做绿色节约的先行者和示范者。扎实推进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等工作,开展校园“生态迷你马拉松”比赛,倡导文明风尚,让践行生态文明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让绿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风,让“绿色节约”成为浙农林大师生的生态标签。

塑造“阳光善美”生态人格。丰富生态实践内容,创新生态实践形式,拓宽茶文化生态育人途径,有机结合第一、二、三课堂,广泛开展劳动教育等活动和“生态育人”实践项目,组织实施校内外实践基地和生态类实训实习项目。组建大学生态志愿者联盟,建设生态类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引导师生树立科学的生态发展观、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和积极的生态实践观。

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将茶文化与生态育人有机融合,形成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三位一体的生态育人新模式,在育人过程中,传承与发扬茶文化,树立生态理念,筑牢文化根基,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拥有与新时代新青年相适应的生态品德、生态品格和生态品行,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区域现代农林业未来领导者。

猜你喜欢

茶文化内涵育人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茶文化的“办案经”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