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角度下茶文化作品外译策略分析
2021-12-13肖倩
肖 倩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 共青城 332020)
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摇篮,对于茶叶的使用最早可追述到神农时代。茶叶最初的功能并非是饮品,而是作为食品,之后被发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又成为了人们保健、治病的良药,自西汉起,茶叶才被广泛用作饮品。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茶叶开始跟随商队传播到其他国家,形成了各自的茶文化。近年来,中国开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展示文化软实力,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爱茶人士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茶文化外译作品成为了他们接触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在外译时难免碰到重重困难,如中国茶文化当中的某些特定表达难以用另一种语言展现等,如何运用多种翻译策略达到跨文化目的的最佳化,则成了每个译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以跨文化交际出发,选取刘彤作者所著的《中国茶》外译版本为例,分析和研究其中运用的外译策略。
1 跨文化交际与外译作品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本族语言者和非本族语言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巨大,作为双方信息沟通的桥梁,译者需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误差,以求达到信息的准确传递,这就是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在20世纪50年代,周总理曾陪外宾看《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经典戏剧,当时的陪同翻译不管怎么解释,外宾都无法完全理解剧情。直到周总理在旁说了一句,“这部剧其实就是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才让外宾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这个例子充分体现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在两国文化传递时的重要性。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跨文化交际在翻译中的运用。例如许建平曾撰写过关于跨文化翻译中异化与归化方法选择的问题,提出以外国读者群体为对象的汉译英宜走归化之路,理想的汉译英翻译作品应当尽量向英语靠拢,以符合英语语言文化的习惯表达。孙艺风教授也提出跨文化语境下的译文需重视可读性。欲跨越不同民族的文化障碍,就有必要调整好跨文化交际的心态,同时认清形式等值和功能等值之间的差异,力求做到再现原作的艺术质地和情感,用活力四射和酣畅淋漓的译文,去打动和吸引更多的译入语读者。因此在处理外译作品时,译者不可一味受限于原文的结构和形式,需在跨文化交际理念的指导下,灵活采用多种翻译策略结合译入语文化背景增强译文可读性,使原文意义能准确流畅地被读者接受。
2 茶文化外译作品中存在的问题
纵然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广中国茶文化,越发注重茶文化作品的外宣翻译质量,但茶文化作品开始外译的年头并不多,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可涵盖为以下两类:
2.1 茶名译法混乱及缺乏相关术语标准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权威网站搜索后可知,研究茶叶翻译的学术论文很多,但主要集中在研究茶叶名称翻译这一问题上。中国茶叶可分为六大类,分别为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在茶叶的大类翻译上已形成了固定的表达方式并广为大众所接受,任何译者都不会犯将红茶译为red tea这样的错误。但六大类下的中国茶种类足足有2000多种,种类繁多导致茶叶名称翻译略有混乱之势。例如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江西知名茶叶庐山云雾茶,在翻译时也出现了多种译法,如Lushan Yunwu tea这种单纯音译的译法,和Lushan cloud tea这种从中文意思直译的方法,也有Lu Mountain cloud and mist tea这种阐述相对细节化的译法,在刘彤所著的《中国茶》外译版本中,译员将其翻译为cloud-and-fog from Mount Lu。在外网搜索庐山云雾茶,对于该名称的翻译也是五花八门,没有一种标准统一的表达。这就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中国茶文化知识背景,能够通过不同名称的表达准确将茶叶和该名称对应起来。但对于刚开始接触茶叶文化的新手而言,茶叶名称的多种译法则会导致理解的错乱,甚至误以为这是几种不同的茶叶。茶叶名称的译法有待出台相应的规范化标准。
2.2 译员缺乏专业背景导致错译
目前国内翻译市场的现状是,不管是口译员或是笔译员,其接受的翻译任务主要集中在一两种行业,茶叶类外译工作作为近几年才开始蓬勃发展的领域,专业译者并不多。了解茶叶相关知识的译者数量难以应付如此庞大的翻译工作需求。同时国内图书市场较为缺乏茶文化翻译的权威资料,导致译员可供参阅的相关文献偏少,而茶叶的生产、加工、出品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词汇太多,译者在翻译茶叶类作品时难免摸着石头过河,错译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译文质量更是难以得到保证。例如,人们根据新鲜茶叶采摘下来后的处理方式将茶叶分为生茶和熟茶,不少译员在翻译时会根据字面含义将二者处理为raw tea和ripe tea,这就是典型的错译现象。未经渥堆发酵处理,以自然方式存放的茶叶称为生茶,经过渥堆发酵处理加工后的茶称为熟茶,因此生茶可以翻译为fermented tea,熟茶则可处理为unfermented tea。基于此,译者需扩大相关领域背景知识,查阅大量资料以应付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仔细斟酌,切不可“随心所译”。
3 《中国茶》外译本中翻译策略的体现及分析
刘彤所著《中国茶》,其中文原版属中国文化系列卷之一,该系列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园林、戏剧、服饰、文学等相关内容,由乐利文完成翻译工作,外译版名为Chinese Tea。本段将选取该书中的内容为例,分析和茶文化作品外译过程中所运用的翻译策略及具体体现。
3.1 运用注解弥补文化差异
考虑到外译本读者为外国人士,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可能并不深入,因此在翻译时应尽量避免单纯意思层面的到位,而忽略了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理解困难。例如在第一章介绍茶的起源时有这么一句话:“茶在唐代以前有很多写法,有一种是将“荼”字去掉一横,就成了沿用至今的汉字“茶”。其外译本中将该句翻译为“There are many ways to call tea before Tang.One of them was 荼,a Chinese character meaning bitter.Tang people crossed off one stroke and changed it into 茶。”原句介绍了汉字“茶”的发展过程。中国读者对于“荼”和“茶”两字并不陌生,很快能从字形当中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外国读者而言,本身他们对汉字这种象形文字知之甚少,将字形相近的两个汉字放在一起,他们难以辨别其差异,更别谈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了。因此,译者在提到“荼”字时,补充了一句a Chinese character meaning bitter,通过增加注释的方式告诉外国读者“荼”的本意是苦涩的意思。品尝过茶的人都知道,茶水闻起来是带馨香之气,喝起来有淡淡的苦味,这样的注解很容易让外国读者联想到“荼”和茶味之间的关系,之后再引出“茶”这一字形,就更好理解了。因此,对于涉及到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翻译时,译者可以采用适当注解来弥补文化差异,使译文意思能够顺利传递。
3.2 灵活使用翻译技巧
翻译界一直采用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三字作为翻译标准,在翻译方法的选择上却没有优劣之分。不论是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或是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都强调了在翻译时应以读者能接受并理解译文含义为目的,不完全受原文结构形式的局限,采用灵活的翻译手段处理译文,这些理念同样适用于茶文化作品外译当中,除了直译之外,译者可采用省译、增译等多种手段实现意义的有效传递。举例说明:“相传最早发现茶的功用的人是神农氏——中国民间传说将他奉为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译文为“It is said that the first man to discover that tea can do is Shen Nong -the father of agriculture and herbal medicine in China.”不难看出该译文采用了省译的方法,将中国民间传说(in Chinese folklore)直接略去,保留in China,否则得花大量篇幅介绍该传说故事,避免了译文拖沓不够精简的可能结果。
某些专有名词的处理上,直译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绿茶的制作方法主要是“蒸青”、“炒青”和“晒青”。”其译文为“To make green tea,we mainly use the methods of steaming green,frying green and sunning green.”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蒸青、炒青和晒青指的是利用蒸汽、铁锅和日晒使茶叶干燥的方法。在翻译时直接选用三个动词steam/fry/sun来一一对应,使得译文通俗易懂,实现了意义的有效传递。
4 结语
中国人喜爱饮茶,蜀地饮茶之风尤甚,广东人常说“得闲饮茶”,都体现了茶叶已渗透至人们的日常起居之中。茶叶作为中国的一张名片,需要通过文化交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茶文化作品的外译有利于外国友人了解中国茶,从而促进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于外译过程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处理专有词汇,采用何种翻译策略提高译文质量等,仍有待各学者讨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