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人口增收防返贫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21-12-13张玉彪

中国农业会计 2021年7期
关键词:种养贫困人口影响

张玉彪

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凶猛来袭,截至目前,全世界确诊感染人数已超1.7亿人,死亡人数超370万人。当下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变异病毒毒性更强,世卫组织预测,除非疫苗覆盖率达到所需标准,新冠肺炎疫情很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新冠病毒使得全球多个国家边境关闭,航班停航,交通中断,工厂停工,商店停业,全球经济出现了几十年来最大幅度的负增长。我国也深受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沉重打击。目前,虽然疫情在我国基本得到控制,但仍在部分地区时常出现,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这场疫情对我国及世界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

一、影响贫困人口增收的因素

新型冠状病毒对增收最直接的影响,一是地方政府忙于做疫情防控,抽调大量人手投入疫情防控一线,间接影响投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人力和财力;二是由于各地采取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一些地方帮扶工作不到位;三是由于管控措施,贫困人口无法及时外出务工,集体产业发展受到影响,贫困人口依靠自身脱贫的动力受到影响。总之,承担主体责任的政府、帮扶单位、贫困人口三方的工作均受到疫情影响。具体来看,对贫困人口增收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务工收入减少

贫困人口的务工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收入和就近务工收入。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2019年全国有2 729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外务工,这些家庭三分之二左右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由于大部分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不高,主要集中在制造、建筑、餐饮、快递、运输、家政、零售等第二和第三产业,而这些产业又是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由于管控措施,国内需求和进出口订单骤降,许多企业无法正常经营,一部分工厂和企业处于停产和居家办公状态,一般企业不能正常生产,服务行业不能正常经营,导致失业人数上升。很多贫困人口不能及时返回原企业上班,一些人由于工厂裁员或倒闭失去工作,用工需求减少使一些人无法找到工作,造成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贫困人口失去务工收入。

(二)生产经营性收入降低

贫困人口的生产经营性收入主要是农副产品种植收入,养殖鸡、鸭、鹅、猪等畜禽收入以及家庭小手工加工等收入。贫困人口选择去城里打工的越来越多,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弱妇孺,通过种养获得收入所占比重有所降低,但传统的种养业依然是贫困人口的一项收入来源。疫情对贫困人口的生产经营性收入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疫情防控期间的交通管制,阻断了农副产品和畜禽肉类产品的流通,运输、加工、销售渠道不畅,农副产品和畜禽肉类产品收购商少、收购量小、收购价格低,导致农产品滞销,“卖货难”问题突出。以广东省惠来县孔美村为例,部分贫困户种植了几亩或十几亩冬瓜和蕃薯,按照往年销售行情,农历新年前后会有一波收购高潮。然而疫情打破了贫困户的收入计划,2020年底,不仅很少有厂商收购,即使有人收购价格也很低。二是受疫情影响,冬季农副产品和畜禽肉类产品滞销,打击了贫困户种养积极性,影响了春季种养活动。同时,因滞销田地没有腾出空间,饲养圈栏也没有空出来,再加上种子、化肥等农资和饲料运输不畅,生产资料短缺且价格猛涨,导致春季种养活动普遍延后,对于季节性很强的种养业来说,必会影响上半年收成,给贫困人口生产经营收入造成损失。

(三)财产性收入下降

贫困人口的财产性收入主要是田地、林地及其他财产租赁收入等。受疫情影响,农副产品及畜禽肉类品滞销,种养户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一部分人或企业不再向贫困户租赁田地,导致贫困人口收入下降。此外,一些易地扶贫搬迁配套、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道路等项目开工不足,不能按计划推进,致使征地收入减少或被取消。同时,受疫情影响,食品、生活用品以及生产资料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涨,增加了贫困人口支出,间接减少了其财产性收入。

(四)转移性收入缩水

贫困人口的转移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的补贴性收入、帮扶单位的捐赠收入以及参与产业项目的分红股息收入等。虽然各级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代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教育补助等兜底保障不会改变,但受疫情影响,贫困人口种养活动减少,可能减少了来自政府的农田补贴和种养补贴。同时,由于各帮扶单位过“紧日子”,原有的捐赠项目可能会相应减少或取消,贫困人口受到的捐赠有可能缩水,参与的产业项目也可能因疫情延迟或取消,从而使得贫困人口的分红收入缩水。

二、预防贫困人口返贫的措施

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归根结底必须保证贫困人口增收,增加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增收目标,必须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抵消疫情影响。

(一)大力发展产业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增收防返贫的根本出路。产业发展不仅能够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增加其务工收入,还能够产生收益,增加贫困人口分红收益,增强其脱贫内生动力。因此,必须解决贫困村没有产业或是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找准适合本地实际、贴近本村村情的产业项目,将扶贫资金投入到具有“造血功能”和发展潜力的好项目上,实施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组织,鼓励贫困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进村入户电商平台、物流配送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产业发展收益和贫困人口收益最大化,从而提高农村贫困户产业收入。

(二)促进务工就业

近年来,随着工资水平提高,务工收入相对本地种养业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由于地少人多,务工收入几乎是本地种养收入的两倍以上。因此,大部分贫困人口选择外出务工,促进这部分人务工就业,能增加其务工收入。

其一,现代生产越来越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贫困人口想取得更高的务工收入,就必须提高文化和技术水平。要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对他们帮扶,使贫困户子女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同时,要加强对贫困人口技能培训,根据他们的特长,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贫困人口就业能力。

其二,支持贫困地区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完善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多途径寻找就业门路。积极关注各地政府发布的专门针对贫困人口的招聘,收集相关企业用人信息。采取措施,鼓励企业招聘贫困人员,号召本地人在外开办企业返乡招聘贫困人员,联系帮扶单位增加对贫困人口招聘。建立贫困人员就业微信群,及时将招聘信息传达给贫困人口,想办法帮助他们就业。

其三,利用扶贫车间、公益岗位等,组织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实施“家门口”就业计划,在有条件的镇村创建“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等,最大程度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实施公益性岗位安置,在道路养护、园林维护、山林看护、治安巡逻、城管交通、环卫保洁、安全管理等公益性岗位中,优先安排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就业。在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项目招标建设过程中,设立吸收一定贫困人员就业竞标条件,优先吸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

(三)引导发展种养生产经营活动

受传统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部分贫困人口具备种养专业技能,但没有其他技能,故种养业仍旧是部分贫困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首先,要帮助农民抓好春耕生产。采取措施,通过线上订货、线下配送的模式,确保农资生产正常、运输畅通、供应充足、价格合理,满足农业生产需要。要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组织农业专家和种植专业户,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传授春季病虫害预测、防控知识,开展线上线下农业技术培训。其次,要做好农副产品和畜禽肉类产品等产销对接。鼓励通过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拓展种养产品销售渠道。要畅通绿色通道,保障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农产品和农资、饲料的运输、流通、交易。用好大数据,公开市场需求信息,有效平衡农产品生产和市场供应,促进产销对接。加大贮运和加工力度,防止农产品积压,提升产品附加值,满足市民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最后,要加大消费扶贫力度,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帮扶单位,采购和消费来自贫困地区的产品与服务,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帮助贫困人口增收。

(四)做好土地、林地等流转

一些地区,地少人多,每个贫困人口只有几分地,一户只有少量土地或林地,分散种植的成本较高。一些贫困人口由于没有劳动力,名下的土地或林地无法种植。对于这些土地和林地,可组织做好流转工作,可以入股形式加入专业合作社,或是流转给种植大户或专业公司,从而取得资产分红收入或租金收入。

(五)用好各项惠民政策

为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各级政府部门推出了多项针对贫困人口的惠民政策,既有兜底的低保金、教育补助、养老和医疗保险、残疾人补助,也有危房改造补贴、光伏发电补贴、粮食种植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这些政策既可做好兜底保障,使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获得最基本的保障,也可直接或间接增加贫困人口转移性收入。受文化程度较低和信息接收程度偏低影响,部分贫困人口不能充分享受到这些惠民政策。因此,必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将各项惠农政策及时传达给贫困人口,帮助他们了解和熟悉相关政策,走好各种流程,办理各项手续,最终使其获得这些转移性收入。

总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疫情防控”和“防止返贫”工作两手抓,采取多项措施,形成促进贫困人口增收合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政策衔接,防止贫困人员再度返贫。

猜你喜欢

种养贫困人口影响
稻-鳖-鱼生态种养技术要点总结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