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起源考之三:大豆和玉米
2021-12-13师高民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豆科植物,有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类型,有黄大豆、黑大豆、褐大豆、双色大豆、青毛豆等子实,分类法相当多。大豆原产于我国,自远古时代起,就已经是很重要的“五谷”之一,原名“菽”。
据研究,我国东北是大豆的起源地,又说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也是大豆的原产中心。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这可能与大豆的类型较多有关,因为各自针对的类型不同,所以会得出多种不同的结论。如果针对大豆自古具有的概念“菽”思考,结合考古发现与古文献记载讨论,那么所得到的结论应当是会更加真实可信的。
在我国古文献中,“大豆”的名称出现较晚,最先出现的是“菽”。《诗·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奥,七月亨葵及菽。”《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诗·小雅》:“采菽:采菽采菽,筐之吕之。”《吕氏春秋·审时篇》:“大菽则圆,小菽则转以芳。” 王念孙《广雅疏正》卷十上:“是大小豆皆名菽也。但小豆别名为荅,而大豆仍为菽,故菽之称专在大豆矣。” 这就是说,“菽”是豆类的总称,特别是指大豆。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诗经集传》:“中原有菽。菽,大豆也。采菽采菽。菽,大豆也。”
“大豆”的名称出现于秦汉间。例如:《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脾胃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豆叶皆咸。”《神农本草经》卷二:“大豆黄卷(大豆芽),味甘平。”西汉《氾胜之书》:“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荒年也。”
对于中国人来说,大豆是自古以来上天恩赐的济世粮食。对于现代外国人来说,大豆是弥足珍贵的多用途食品原料。
玉米又称玉蜀黍、番麦、包谷、御麦等,非传统意义上的“五谷”,是舶来的粮食作物,是世界上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品种之一。有研究认为,玉米起源于南美洲中部的亚马孙河流域,如秘鲁、巴西、玻利维亚等。但也有人研究认为中美洲的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也是玉米的原产地。其中,在墨西哥发现的“大刍草”,有研究说它是各种玉米类型的祖先。近代,考古学家已在墨西哥,南美洲的秘鲁、哥伦比亚、巴西等,从古墓和废墟里,先后发现了玉米果穗等证据,据测定约有 7000 年至 5000 年历史。其中,还有印第安人崇拜玉米的雕塑神像。
关于玉米品种传入我国的问题,《中国玉米品种志》中说:“玉米 16 世纪前半期由欧洲传入我国,在明田艺衡《留青日札》和李时珍《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 据日本人星川清亲说,16 世纪初葡萄牙人将玉米传入印度,而后从印度传入中国。但是,新近的发现表明,玉米传入我国的时间显然早于明朝。兹举例如下:元贾铭《饮食须知·谷类》卷二:“玉蜀黍即番麦,味甘性平。” 元李东垣《食物本草·谷部》卷五:“玉蜀黍:一名玉高粱,种出西土。其苗叶俱似蜀黍而肥矮,亦似薏苡。苗高出三四尺,六七月开花出穗,如秕麦状。苗腋别出一苞,如棕鱼形,苞上出白须垂垂。久则苞拆子出,颗颗攒簇。子亦大如粽子黄白色,可炸炒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