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类研究生高水平创新能力培养过程机制研究
2021-12-13蒋亦樟谢振平张景祥钱鹏江
蒋亦樟,谢振平,张景祥,钱鹏江
(1.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2.江南大学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0 引言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是推动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对杰出人才的培养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是由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所决定的,我们没有一所学校是按照培养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来办学的。在此背景之下,国际一流大学之所以能够培养出更多杰出人才的关键因素在于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中,就已经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课题,从而为杰出的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软件产业的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软件产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发展,就目前来看,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的人才需要数量较大,并且具有前沿性、周期短以及变化快的特点。软件技术类高端人才的缺乏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软件技术类研究生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主题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软件技术类人才中本科学历人才仍然占大多数,开发技术方向以JAVA为主;而在应用软件产品开发、服务外包以及动漫等领域相关人才的所占比例更少。但随着5G时代的到来,软件服务外包领域的人才需求增长势头强劲,对于软件信息技术类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较大,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1 软件技术类专业在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过于陈旧,不能适应人才创新的需求
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是我们目前生活中所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新的观念和动机,是能够充分表达自己意向、愿望和设想的新内容。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学生制定课题,导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课题任务,相较于本科内容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但却并没有明确的显示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程度不高,从而导致研究生无论是在实践能力上还是在创新能力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3]。
1.2 教学方式滞后,不能满足社会创新的需求
在研究生教学中,由于需要撰写毕业论文,导致在日常的教学中,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而忽略了实践学习的重要性,尚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更遑论创新。归根结底这仍然是教学方式的滞后,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需要理解不到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比较狭窄,导致学生很难养成创新性的思维模式[4]。
1.3 创新课程体系不健全
在研究生教学中,部分课程仍然沿用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并没有根据课程实际和发展需要来制定新的课程体系,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更是匮乏。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注重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编辑,因此专业技术课程无论是在课时安排上还是在课程内容上都占有较大的比例,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学习难度也比较大,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1.4 客观因素造成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较差
在研究生教学中,师生比例失衡问题一直是比较突出的。一方面部分教师在带研究生的同时还需要兼任本科生的课程教师,导致教师课业任务较为繁重,无暇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因而导致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另一方面,导师的管理难度较大,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言,现有的教学基本模式都是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引导的作用。除此之外,由于每一位研究生的研究课题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导师花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批改和修改,从而增加了教师课程的管理难度,也极大的降低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严重被锉削,更遑论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教学开展方式,极大的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5]。
2 软件技术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
2.1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
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这要求高校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时,必须要从培养目标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通过应用新的教学理念来达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软件技术类专业研究生。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软件行业具有发展速度快,更新时效快的特点,这就需要导师对行业的最新动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将最前沿的社会发函需要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从而达到打破传统软件信息技术教学的理念,充分运用新思想、新方法以及新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6-7]。除此之外,有效的教学方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
首先,在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之前,必须要明确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地学习态度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导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探索新事物的发展,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成果。
其次想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无法找出问题,就需要导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从过程中发现的新的问题,继而帮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领悟到其中所涵盖的新的知识点和技能。
最后,无论是导师还是学生都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导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积极和导师交互探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2.2 采用创新教学方式
培养软件技术专业的创新型人才需要高校在教学改革上进行创新,需要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上进行创新,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打破传统敢于创新。具体体现在优化教学实践环节,拓宽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应用项目引领的模块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中项目引领的模块法教学是通过整合核心课程,以企业的项目为主线,想项目拆解为多个小模块,每一个小模块对应不同的知识模块和时间模块,通过对不同模块的学习和时间,逐渐进行加深,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创新培养体系。在学生在拆解小模块的过程中,既可以是实验的过程,也可以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8-9]。
在项目引领的模块法教学中,可以采用企业的真实案例,通过项目中模块的穿插,将项目作为教学的载体,淡化理论教学的作用,强化实践教学的意义,充分融合教、学、做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图一是项目引领的模块化教学法,通过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充分突出创新教育的作用和意义[10-11]。
图1 项目引领的模块化教学法
2.3 推进专业课程改革,满足创新能力培养需求
基于项目引领的模块法教学是满足软件技术研究生创新能力要求的课程教学方式之一,是夯实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因此构建项目引领的课程体系是提高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课程任务作为课程教学的载体,以课题任务和章节训练作为基本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从而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将课程模拟工作作为课堂内容之一,通过开展相关的项目是续保课程来提高学生软件技术流程的开发能力和开发技巧,充分积累相关开发经验,为提高创新思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三是提高课程中综合技能培训的占比,将实际工作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之一,既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还能够提高学生对日后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在游刃有余的情况下大胆创新。
2.4 构建和完善相应的人才创新保障体系
构建人才保障体系,需要从三方面来进行。一是要建设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提高对学生的管理效率,解决师生数量上的差异问题;二是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无论是学生的考勤情况还是学生的作业情况都能够在平台上及时的显示。除此之外,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和同学老师进行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将课余时间融入到教学探索之中。三是要不断加强对软件技术类研究生的扶持力度,这不仅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3 结语
综上所述,软件技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依托先进的教学观念、高效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来实现。无论是高校还是教师,都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软件技术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