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关怀:公费体育师范生师德教育研究——以四川省普通高校为例
2021-12-13郑波
郑 波
德育关怀:公费体育师范生师德教育研究——以四川省普通高校为例
郑 波
(成都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公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体育公费师范生在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师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创新性;师德教育途径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方式;师德教育效果欠佳,难以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师德教育评价较为缺乏,评价标准体系不健全。建议:在体育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中不断更新师德教育内容、拓宽师德教育途径、重视师德教育效果、健全师德教育评价。
普通高校;体育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
2018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改进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将“免费师范生”改称为“公费师范生”[1],同年8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对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1]。2019年11月15日,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旨在全面的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2]。由此可见,师德作为我国素质教育和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师范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体育公费师范生教育也应运而生,十多年来,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体育教师和体育教育工作者。那么,如何利用师德教育培养体育公费师范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教育事业,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基层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实要求,无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四川师范大学(本科)、西华师范大学(本科)、成都师范学院(专科)、乐山师范学院(本科)、四川民族学院(本科)、阿坝师范学院(专科)及西昌学院(本、专科)这7所高等院校的2020届(本、专科)体育公费师范生为研究对象。
表1 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公费师范生招生院校
招生院校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学院四川民族学院成都师范学院阿坝师范学院西昌学院 培养层次本科本科本科本科专科专科本、专科 教学语言汉汉汉藏汉汉藏汉彝汉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将调查问卷发放给2020届(本、专科)体育公费师范毕业生,采用匿名填写问卷的方式。总共发放问卷份560份,回收534份,回收率95.36%。其中有效问卷 528份,有效率94.29%。
1.2.2 数理统计法
用SPSS 20.0、EXCLE软件对数据进行百分比统计。
1.2.3 比较分析法
对比四川省7所普通高校体育公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开展情况,了解我国体育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研究现状、动态发展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内容
图1 体育公费生对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容了解情况
图2 体育公费生对教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了解情况
由图1可知:有53.9%的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公费师范生则表示“不确定”,不能够很直观的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24.2%的体育公费师范生表示对教师职业相关的师德知识是什么了解不是很清楚,另外有22.9%的体育公费师范生表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师德相关的一些知识有所了解,但是仅仅局限于相对比较肤浅的理论层面,深层次师德理论知识的具体内容了解甚少[3]。图1和图2显示,四川省普通高校在对公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时,尤其是体育公费师范生,不仅要让其了解,更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充分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理论知识,还应加强体育公费师范生对该领域内的教师职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从整体情况来看,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公费师范生比较重视自身道德品质的深层培养,大部分体育公费师范生已具备稳健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能够依据师德教育内容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好自己的言行举止。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体育公费师范生在认知层面上对师德认识有些偏差,对师德的整体意识比较淡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比较缺乏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4]。对于体育公费师范生现存的师德状况,需要找到现存的问题根源,分析其原因,及时有效地将体育公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尽早纳入学习日程,更应该认识到体育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已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如果不能够早日改变这样的现状,那么未来体育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则难以取得显著成效。
2.2 关于体育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途径的调查分析
表2 体育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途径(N=528)
非常不了解不了解不确定了解非常了解 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学习到相关师德内容6879118832 通过师德专业课程学习到相关师德内容1610311517149 通过相关讲座、教学视频、会议报告等方式学习到相关师德内容9817815261
图3 体育公费生师德教育途径了解情况
从表2和图3可知:体育公费师范生在回答关于师德教育途径方面的问题时,有不到一半的体育公费师范生了解师德教育的途径,也有相当一部分体育公费师范生对师德教育的途径持怀疑的态度。16.5%的体育公费师范生“不了解”可以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学习师德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19.5%的体育公费师范生也“不了解”可以通过师德专业课程学习相关的师德内容;15.3%的体育公费师范生虽然参与了学校开展并实施的相关系列活动,但对师德理论知识仍持“不了解”的态度。另外,分别有17.2%、21.8%和14.8%的体育公费师范生都“不确定”在课内和课外是否可以充分学到师德教育的全部内容[5]。
由此可知,体育公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在途径和方法上存在较为单一的方式。从处理过的数据显示,大多数的体育公费师范生则表示很多学校都没有开展过师德专业课程,甚至他们都不了解什么是师德专业课程,而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都只是在大学的思想政治课上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只有一部分体育公费师范生的想法是和学校基本保持一致的,认为师德教育只有在从教后才更容易在学校开展和实施[6]。而对于拥有这些想法的体育公费师范生想必是导致当前甚至今后教师职业道德下降的原因之一。调查结果表明:体育公费师范生对于师德教育的途径而言,他们希望是丰富多彩和多种多样的,但事实上学生的主观意愿和学校的客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不能够完全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采纳意见。
2.3 体育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效果
由表3和图4可知:由于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当前的教育压力越来越大,在四川省内调查的普通高校当中,有21.4%的体育公费师范生对践行师德行为比较了解;有24.1%的体育公费师范生对坚守师德规范了解;有26.9%的体育公费师范生则表示在接受师德教育后会更加热爱教育事业;有25.8%的体育公费师范生会了解师德教育会体现学生教育所需。说明了当前的师德教育的成效不是很明显,在师范行业里的认可度并不是很高[7]。但是通过图4的调查数据也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体育公费师范生对自觉践行师德行为、自觉坚守师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及体现学生教育所需还是持有“不确定”的怀疑态度,分别占到19.30%、38.1%、16.7%及12.9%,这样的调查数据还是令人堪忧的。
表3 体育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效果(N=528)
非常不了解不了解不确定了解非常了解 在教育压力不断增加下还能自觉践行师德行为82410228155 在各种诱惑面前还能自觉坚守师德规范52120125437 通过师德教育更加热爱教育事业5348828658 师德教育能否体现学生教育所需1476827673
图4 体育公费生师德教育效果了解情况
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公费师范生在师德教育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以及师德修养方面是不尽如人意的,这可能与开设的师德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在师德教育实效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还需要地方教育局、学校及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去解决体育公费师范生在压力和诱惑面前如何自觉坚守和践行师德等方面的初心和使命。
2.4 关于体育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评价的调查分析
从中小学教师的来源方式来看,大多数公费师范生都是来自各个地市州,由地方教育局委托第三方定向培养,也就是委托地方各类师范院校定向培养各个学科的公费师范生,来源基层,回归基层,体育公费师范生也是如此,而作为未来服务于基层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应该注重培养体育公费师范生的师德修养水平和能力素质,这样更有利于对在校的体育公费师范生的师德修养水平发展[8]。因此,对普通高校体育公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课程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不仅有利于未来体育公费师范生更好、更快地投入到基层师德师风方面的教育工作,而且还可以很直观的反应和评价在校体育公费师范生的师德师风修养情况和学习成果。
表4 体育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评价(N=528)
非常不了解不了解不确定了解非常了解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体系54519327358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职业道德25313823987
图5 体育公费生师德教育评价了解情况
由表4和图5可知,半数以上的体育公费师范生了解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占51.7%,并对此作出了比较高的评价标准,45.3%的体育公费师范生认为大多数的高校教师都能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如果高校教师与体育公费师范生之间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起到为人师表和学高为师的榜样作用,而且对地方体育公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从师德教育的评价方式来看,所调查的几所地方高校并没有一套较为统一的、完善的、真正能够符合体育公费师范生培养评价标准体系,都仅仅是结合各院校的办学特色不断探索适合体育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评价标准[9]。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师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创新性
首先,体育公费师范生的师德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体育公费师范生师德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深化认知、陶冶情操、养成行为的综合课程体系,是以师德课程为教学载体。纵观当前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公费师范生课程体系建设,教学专业课程中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都是大众综合的专业课程,没有根据体育公费师范生专业性特点,专门开设适合体育师范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法等课程。而公共基础课程仅仅只有一门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专门的适合培养体育公费师范生良好师德教育课程,专门性的教师职业道德课程逐渐被边缘化。其次,体育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内容的创新性不够。当前,随着基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高校开展的一些师德教育课程内容仅仅只是适合师范生的教育,很少有关于体育公费师范生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经验体验,所以频频出现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造成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与实际不相符,难以跟上新时代的步伐,[10]。一方面,由于体育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不能将学到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无法从实践中提升教学能力和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无法进行实践教学,他们的专业成长很难得到快速提升。最后,体育公费师范生缺乏教育法律法规知识。体育公费师范生非常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占7.4%,有24.2%是不了解的,有53.9%不确定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说明很多体育公费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比较陌生的,有22.9%的体育公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表示是有一定的了解[11]。从《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体育法》等师德教育相关知识的情况来看,体育公费师范生对相关教育和体育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甚是匮乏。
3.1.2师德教育途径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高校为了适应改革的潮流,需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多元化教育方式,以保证师德教育能够取得最大效果。然而,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四川省普通高校的师德教育在方法、方式、形式上都是比较单一的,影响了整个师德教育的发展。单纯地依赖课程载体,传授师德教育相关知识,未能结合校园文化这一特色,开展具有创新性、趣味性、教育性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忽略了寓教于乐、欲动于乐的最佳载体。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未能重视有组织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能力、社区服务功能等,教育教学实践的时间比较短,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有效的给予指导和纠正,实践效果难以保证[12]。针对师德教育专业性课程相对缺乏,教育教学方法相对传统和死板,知识的灌输属于常态化的教学方式,未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很难形成规律性的思想道德基础和师德教育,固守原有的教学策略,教学效果难以为继。从教育手段上来看,更新相对较慢,对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也不能结合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未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现代教育手段的多样化。
3.1.3师德教育效果欠佳,难以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体育公费师范生师德效果不显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师德意识薄弱、教师职业情感较淡薄、师德意志不坚定。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被调查的普通高校体育公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相关的师德知识了解不是很多,即使是了解也仅仅是浮于表面,只是了解一些简单的概念,深层次的师德知识就难以回答了,这说明体育公费师范生对于师德意识比较薄弱;体育公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理想和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较低[13]。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大多数体育公费师范生更倾向于带薪休假、工作比较稳定、有寒暑假等这一类工作,从这些选择来看,并非所有报考师范专业的考生都想要加入教师这一行业,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父母的安排、高考分数限、就业形势等限制了他们的选择,对于那些认真做了职业规划,热爱教育事业的体育公费师范生,也是出于可以带薪休假、工作比较稳定、有寒暑假等其他目的而选择迈入教师行业,所以教师职业理想存在不够坚定,从而出现教师职业情感低的现象;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更多的社会诱惑,大多数体育公费师范生都不确定自己能否在诱惑面前始终坚持本该有的师德规范和自觉践行师德行为,在需要做出重要抉择的时候,常常会出现犹豫不决的现象,不知该如何坚守自己的教师理想。
3.1.4 师德教育评价较为缺乏,评价标准体系不健全
从中小学教师的来源方式来看,大多数公费师范生都是来自各个地市州,有地方教育局委托第三方定向培养,也就是委托地方各类师范院校定向培养各个学科的公费师范生,来源基层,回归基层,体育公费师范生也是如此,而作为未来服务于基层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更注重培养体育公费师范生的师德修养水平和能力素质,这样更有利于体育公费师范生的师德修养水平发展。从师德教育的评价方式来看,所调查的几所地方高校并没有一套较为统一的、完善的、真正能够符合体育公费师范生培养的评价标准体系,都仅仅是结合各院校的办学特色不断探索适合体育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评价标准。从师德教育评价标准来看,普通高校在对体育公费师范生的评价最终都是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进行测评,评价标准相对比较单一,不能全面的评价体育公费师范生的学习成果[14]。
3.2 建议
3.2.1 更新师德教育内容
不断完善师德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师德教育课程与德育课程相互融合与发展,树立各自的核心课程地位。从师德教育的课程安排上着手,不断增添非富多彩的师德教育课程。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多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感需求,更多去理解学生,不断更新师德教育理念,使师德教育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也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15]。
3.2.2 拓宽师德教育途径
完善师德的社会文化建设机制,需要国家和教育管理部门从教育战略的高度认识社会环境对师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创新各项师德教育措施,规范师德教育的环境,积极配置社会资源,群力群策。要根据体育公费师范生的学科特色和个性特点,师德教育课堂教学活动方式尽量实现多样化、多元化,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到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师德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实施[16]。而在师范生师德教育培养过程中,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教育氛围,也会对其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3.2.3 重视师德教育效果
在对体育公费师范生开展法律法规教育时,要不断地增强法律意识,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在以后从教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及用法,不断地培养与提高体育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如此,还需提升体育公费师范生的师德情感,通过观看一些真实的教学活动,让更多的体育公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情感植根于心中,让自己的情感融入未来的课堂教学里,从而影响和带动学生的学习[17]。另外,在体育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注重和培养体育公费师范生顽强的意志品质,锻炼他们坚强的毅力,提高他们对师德的认识、增强师德情感并形成良好的师德行为。
3.2.4 健全师德教育评价
就师德教育评价的内容而言,需结合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个性特点,评价的内容要全面也要具体,不仅需要考虑师德教育评价内容全面性,还要考虑实际操作性。而关于师德教育评价标准要严格参照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和条例,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标准还需遵循体育师范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符合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对普通高校体育公费师范生进行的师德教育评价方法要有理有据,坚持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既能解决师德教育评价过程中的复杂化,又能提高学生参与师德教育评价可信度[18]。
[1]严中萍.从“免费”到“公费”:师范生政策变化背后的价值意蕴[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0,22(2):92-96.
[2]曾健坤,罗璇.师从师出:师范教育的德育(树人)之道[J].当代教育论坛,2020(2):48-54.
[3]闫小柳,赵忠义.师德修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22.
[4]黄蓉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1:66.
[5][苏].B.H.契尔那葛卓娃,B.H 契尔那葛卓夫,严缘华译.教师师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203.
[6]甄志平,郎健,丁天翠,等.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与教育实习效果关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12): 97-101.
[7]罗小兵,李娜,鲁长芬,等.体育免费师范生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2015,22(5):104-110.
[8]安涛,鲁长芬,胡海,等.英国、加拿大、新加坡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对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0):103-108.
[9]王阳.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就和学习投入的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96-100.
[10]刘佳,方兴.定向就业师范生面临问题与有关政策探讨[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2):76-81.
[11]罗小兵,邓亚兰,王斌.“学”“术”融合教学模式促进体育免费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2):92-96.
[12]张河森,林云,崔莎莎.艺体类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实证研究:基于华中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的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16,28(4):57-63.
[13]安涛,鲁长芬,罗小兵,等.国外体育教育对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启示[J].高教探索,2017(1):135-136.
[14]梁勤超,陈波,李源.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培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8):160-164.
[15]陈嵩,刘凤.以“道德之美”,“成”人之美:基于全面质量评价的德育观[J].当代教育论坛,2017(2):25.
[16]骆清.后现代视域中德育生态环境的优化[J].当代教育论坛,2017(3):27-32.
[17]彭波,邹蓉,贺晓珍.论教育精准扶贫的现实隐忧及其消解之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8(6):26.
[18]杨小帆,马朵.体育公费师范生学科教学知识(PCK)实践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0,35(3):48-52.
Moral Education Care: Research on Teacher Ethics Education of Sports Public Expense Normal School Students--Taking Ordinary Universi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as Examples
ZHENG Bo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1130, Sichuan, China)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中小学教师师德研究中心课题(德育关怀:公费体育师范生道德教育研究;项目编号:CJSD20-30)。
郑波(1988—),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