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引发的人才培养思考——以百色学院为例

2021-12-13马梅玉

运动精品 2021年10期
关键词:百色毕业生学院

马梅玉

基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引发的人才培养思考——以百色学院为例

马梅玉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百色学院社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百色学院社体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尚可,但专业对口率较低。针对就业情况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以期提高百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水平和改善就业情况。

就业;社会体育;人才培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在其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方面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但是,在专业人才的定位和具体如何培养等根本性的问题还是依然显著,尤其是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岗位的选择过程中出现的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的问题严峻,而这些问题的形成对于当今社会体育的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直接导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成为红色警告专业,想要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寻找如何发展壮大社会体育这个行业,就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用科学的方法把问题的根源找出来,然后再针对这些问题寻找合理的整改方案,根本性解决人才培养问题。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百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对百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7-2019届的社体专业毕业生152人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就业情况做出相应的问卷调查表,制作了152份问卷发放给这三届毕业生,回收了144份,回收率达到94.7%,问卷的有效率达到100%。

1.2.2访谈法

对于三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就业满意度等问题咨询负责毕业工作的辅导员及就业工作的分管领导。

2 结果与分析

2.1 百色学院2017-2019届社体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144名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中,在教育部门的人员(含公招、特岗的在编人员、临时代课人员、教育培训机构人员),占31.2%,健身行业占18%,户外方向占8.3%,参军入伍占3.5%,继续学习深造占1.4%,其他包括经商、创业、自由职业等占37.5%,说明就业方向很多都选择教育部门,而进行社体指导与管理工作的学生比较少,见表1。

表1 2017-2019届144名毕业生就业行业情况(N=144)

行业教育部门健身行业户外入伍读研其他 人数4526125254 百分比(%)31.3%18%8.3%3.5%1.4%37.5%

144名社体专业毕业生中,主要去向是“教育部门”和“其他”这两大类,占68.8%,而从事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相关工作的“健身行业”和“户外”这两块的人数较少,不到27%,专业对口率较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学校培养的学生跟社会岗位需求脱节,很多学生毕业后也想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但是所应聘的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比较高,甚至需要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很多学生达不到相应的要求,二是就业观念没有转变,不少学生还是觉得有编制的教师岗位更稳固可靠,而健身方面的工作是吃青春饭的,不是“铁饭碗”。

2.2 我校社体毕业生初期就业意向

图1 2017-2019届社体专业毕业生初期就业意愿统计(N=144)

对144名毕业生就业意愿的统计结果显示,近半数学生倾向于当体育教师,而有意愿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相关工作的不到40%。这种就业意愿也直接在毕业后的工作选择中体现出来。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于专业设置认识模糊。

3 基于就业实况引发的关于社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3.1 百色学院体育教育跟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对比

3.1.1 两个专业培养目标的对比

专业培养目标 体育教育培养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把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改革意识,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胜任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指导、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中等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我国体育社会化发展需求的,具有良好的社会体育素养,掌握社会体育(尤其是健身房服务和户外拓展服务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康复与保健以及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并能适应体育行业其他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对比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强调掌握各自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就业方向的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体育教育主要面向中小学体育教师,社体专业则主要面向健身房服务和户外拓展,由此来看,培养目标的设置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3.1.2 两个专业培养课程设置的对比

专业课程设置 体育教育体育学概论、学校体育学概论、体育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武术、健美操等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导论、社区体育导论、体育经济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健身房服务能力训练、户外运动与拓展训练、保健推拿、体育舞蹈、瑜伽、羽毛球、健美操、跆拳道、武术等

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除了学科基础平台部分课程相同外,其他课程均根据专业特色要求有明显的区别,体育教育多开设适合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课程及理论课程,社体专业多开设符合大众健身指导的实践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支撑课程。从课程的开设来看,社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找准了专业特色和要求,相对于旧版的跟体育教育基本雷同的课程设置相比,最新的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板块已经做到推陈出新,力求突破。

3.1.3 不同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却出现相同就业选择的原因分析

3.1.3.1 社体学生对于自身专业发展前景不够自信,就业观念滞后

通过初期就业意向的调查可以看出,接近半数的毕业生在就业方向的选择方面依然热衷于体育教师行业,认为体育教师才是体育专业真正“对路”又有保障的选择,而健身相关工作没有编制,不够稳妥,且认为自身水平达不到当前健身房或健身俱乐部或健身工作室对于教练,尤其是私教的执教要求。

3.1.3.2 社体专业现有的户外方向的实习基地均不在百色本土,实习结束后,学生很难留下

百色学院社体专业学生大部分来自区内,百色籍最多,这些学生在选择实习基地是,也更愿意选择百色本土或者区内单位,但户外方向的实习基地基本都在区外,涉及北京、杭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这些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均未选择留下,大城市过快的生活节奏和激烈的竞争氛围让他们难以适应,最终选择回生源地就业,而百色本土的户外就业还不算成熟,导致这些毕业生退而求其次,转向体育教师,或公招,或特岗、甚至临时代课。

3.1.3.3行业竞争激烈导致的对口就业困难

广西区内多所高校舍友社体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社体专业毕业生呈逐年增多趋势,作为百色学院社体专业毕业生面临众多兄弟院校的就业角逐,而区内的健身市场已趋于饱和,户外市场尚未成熟,这使得百色学院社体专业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方面出现较大困难,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基层体育教师的缺口较大,由此导致一部分社体毕业生最终回到基层,加入体育教师行业。

3.1.3.4百色学院社体专业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及专业证书的获取通道

对2017-2019届社体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部分毕业生,去应聘百色市本土或者南宁市发展规模较大,会员较多的健身企业,在面试时,企业里面的面试人员所报出来的岗位能力需求与之前在学校所掌握的相关技术不相符。提出比较多的能力要求;需要一定的带操教练方面的技能,掌握一定的体育产业管理知识,有一定的销售能力主要是在会员的拓展方面,甚至要求需要教练证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但学校在这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目前百色学院体育学院社体系缺乏相应的专任教师,尤其是户外方向,且前期没有注重相应资格证书的考核,导致毕业生出现无证不能上岗的局面。

4 基于就业现状提出的人才培养建议

4.1 完善社体专业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4.1.1百色学院社体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师梯队上跟区内一些高校存在一定差距,造成社体专业教师队伍不健全,缺乏核心课程方面的专业教师,学校可以加大户外方向及保健康复方向的引人力度,或通过外聘的方式来聘请相应的优秀教练来优化师资队伍,同时在实地基地建设,校内教学方面加强突出社体专业特色,完善操房,健身房、攀岩墙、户外拓展、龙狮、保健康复等所需教学基础设施。

4.1.2加大对我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充电,对教师进行进单位、企业的历练学习,同时对外聘教师的专业证书进行考察,监督外聘教师在专业证书上的考试、升级,选聘理论丰富,实践经验充足,证书齐全的外聘教师。

4.1.3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技能培训,在我校开设更多的具有社会体育专业的技能特色课程,培养更多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实践技能应用作为主体。

4.2 完善百色学院社体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核制度

可通过本院的学生会、各类协会组织在全院范围内加大对一些国家认证的证书考试的宣传力度,让学生重视证书考核的重要性。并定期让专人负责发布一些相应资格证书的考核信息,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考核,并以此带动“以考促练”的氛围。

4.3 建立百色学院社体专业和企业市场的沟通桥梁

4.3.1学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场所,社会企业是专业人才吸收的地方,百色学院因加强全面推进与本省一些经济前列的城市如南宁、柳州等地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同时也要多跟省外一些发达的城市企业取得联系,双方合作共同建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共同培养一批又一批未出校门就已经掌握社会对专业所需的各项技能,加大自己往后的就业资本。

4.3.2学院可以开设一些对外开放的体育馆,比如运动场、健身房等进行周末时间的对外经营。即不影响学生非周末时间的上课,同时还可以作为学院创收的渠道,最重要的是可以给准备毕业的学生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使得学生提前做好与社会互相接触的热身,同时也可以达到吸收毕业实习生的目的,缓解实习岗位的压力。

4.3.3加强社体专业学生的专业引导及职业生涯规划引导。聘请本校本专业优秀毕业生或就业良好的高年级毕业生来分享经验,这样的引导对于学生意义非凡,更实际也更有说服力,可以使学生更加理解自身的专业选择及就业选择,让学生强化专业意识,较早的做好职业规划。

5 结语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给予了全民健身更好的发展环境,社会体育对于专业的健身指导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作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全民健身热潮中扮演着管理者与指导者的身份。如何有效的充当好这个角色,关键在于自身对该专业理论知识的吸收和专业技能的强化,跟随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学习与提高自身与社会的接触能力,学习社会岗位所需要的实践技能,考取社会所认可的专业职能证书,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百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近年来也在不断的探索,力争通过两到三年专业建设,真正做到让所培养的学生人尽其用,成为区内健身指导领域具有较高水准的专业人才。

[1]刘远海,田成勇,王丹,等.基于就业导向下社会体育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12):18-20.

[2]佟云龙.基于“实习就业”一体化背景下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10):4.

[3]吴俊超.当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智库时代,2018(51):164-165.

[4]李峻.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44-46.

[5]陈艳,张兴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其优化措施[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38(10):112-115.

[6]刘仁憨,郭茹芳.地方性高校社会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与路径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5):125-128.

[7]郑玉.广西地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情况探析[J].运动,2017(17):58-59.

[8]常超.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困境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8):135-137.

[9]王建民.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5):42-45.

[10]周风祥.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专业学生就业前景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7):94-95.

[11]付振华.民办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困境及对策[J].南方农机,2016,47(6):92-93.

[12]周建伟,吴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基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J].当代经济,2015(33):134-135.

[13]李耀政,邓艳香.广西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2015,36(3):153-154.

[14]汤锡超.扬州大学社会体育专业2011-201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D].扬州大学,2014.

Thoughts on Talent Training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of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Major Students -- Take Bais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MA Meiyu

(Baise College, Baise 533000, Guangxi, China)

百色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名称:休闲时代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课题号:2019JG36。

马梅玉(1985—),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史,学校体育。

猜你喜欢

百色毕业生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红色情 百色梦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中国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百色浩坤湖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综合应用教学设计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