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理念的教学设计与研究
2021-12-12马吉
马吉
摘 要:本文以自主开发的《轻纺大桥》为例,详细阐述STEAM理念课例的开发,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课堂的思考,为STEAM教育理念融入科学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STEAM教育;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教学设计
STEAM教育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融合教育,它强调与真实世界的关联,解决真实问题,倡导动手实践的同时,注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主动的、建构的、有意义的、真实的、合作学习的发生,指向学生多维度的成长、教育的良性发展。
本文以“轻纺大桥”项目为例,详细阐述课例的开发,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不仅能实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和知识的系统性,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还能为STEAM教育融入科学课堂提供本土化的案例参考。
一、“轻纺大桥”的开发
“轻纺大桥”项目立足于教科版六上科学教材“形状与结构”单元,是基于轻纺大桥维修改建的真实情境,以缓解交通拥堵、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工程任务为主线,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拓展开发内容。
项目涉及“科学”“数学”“工程与技术”“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需完成查阅并筛选信息、绘制桥梁设计图、制作并测试桥梁模型、制作海报并汇报等任务。
二、“轻纺大桥”的设计
(一)总体目标
1.通过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促进孩子多维度的成长。
2.通过绘制、设计、制作、测试轻纺大桥,掌握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相关知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通过课程的学习经历,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熟练掌握并运用工程设计流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明确问题解决是一个不断迭代改进的过程。
(二)实施流程
明确问题-确立团队-知识铺垫-设计制作-测试改进-分享展示-思考反思。
具体的课时分配如下:
三、“轻纺大桥”的实施
驱动性问题:通过展现基于真实情境下的轻纺大桥维修重建,让学生参与设计,如图2所示。
第一课:“各种各样的桥”主要完成学生前期调查各种各样的桥并分享和课堂上桥梁观察探讨,并提出驱动性问题。
第二课:“增加横梁抗弯曲能力”主要包括教材中的“抵抗弯曲”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两课内容。
第三课:“探究拱形结构”主要包括教材中的“拱形的力量”“各种各样的拱”和“各种各样的桥”三课内容。
第四课:“框架结构”为原教材中的内容。通过学习知道框架结构,会用三角形加固框架结构,并能在实际模型建造中运用到这一知识点。
第五课:“设计轻纺大桥”主要完成小组分工、设计、交流和选材、改进、完善设计。
第六课:“造一座桥”主要完成建造桥梁和测试承重、改进桥梁。
第七课:“桥梁发布会”主要有展示准备好海报、演讲PPT、视频等、评价、颁奖, 将自己在整个项目中的反思体会记录下来。
四、收获与思考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项目实施与研究,我们对STEAM的项目式学习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从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STEAM研究过程,学会了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还为科学课堂融入STEAM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模式。
1.提升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2.提高了自主學习的能力。
3.学生的科学素养显著提升。
4.开拓了家长的科学视野。
综上所述,基于STEAM理念的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把握、理解,甚至整合教材内容,制定好合理的教学目标,最终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是未来教学的必然趋势,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英]温·哈伦编著,韦钰译.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7版.
[2]刘恩山,胡卫平等.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3]喻伯军,小学科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3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