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坡森林公园林地资源保护与生态林业建设初探
2021-12-12唐娟
唐 娟
(湖南省怀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所,湖南 怀化418000)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共有141178万人,位居全球第一。受人口因素影响,我国人均林地面积偏低,再加上乱砍滥伐与毁林开荒等情况的影响,导致林地资源被严重破坏,经济建设对大自然不节制的索取,加剧了林地资源的损害。针对林地不足的问题,需要重视对现有林地资源的保护。立足于总体进行分析,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需要更多的森林资源,供需矛盾越发显著,进而让生态问题演变成妨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保护林地资源实则是在保护森林资源,而保护森林资源则是保护人们共同的家园。保护林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每个人都应承担起来的重要责任。
1 中坡森林公园林地资源概述
在地理位置方面,湖南中坡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怀化市城西北近郊,是湖南省少有的城郊型国家级森林公园,其最近点距市区0.5km,核心区距市区和火车客运站3km,距省会城市长沙498km。地层表现为元古界板溪群,主要由钙质千枚岩、变质砂砾岩等构成,是境内基底岩系,山势中间高、四周低,平均海拔400~450m,最高638.6m,最低233.1m。同时,中坡国家森林公园在坡度方面较为平缓,一般为15°~25°。该森林公园气候特征表现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存在着无霜期长、四季分明、降雨充足、日照时间长等相关特点。年平均气温处在13.4~17.0℃,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10℃通常会持续240~250d。湖南中坡国家森林公园蕴育丰富的生物资源,处在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中,公园有林地面积1205.86hm2,森林覆盖率88.5%。根据相关调查和文献资料,中坡国家森林公园当前共计木本植物112科、178属、84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涉及24种,观赏树种100多种。详细而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主要包含苏铁、银杏、水杉、珙桐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则包含木莲、杜仲、伞花木、榉木、楠木、福建柏、香樟等。有各类野生动物1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7种。
2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林业占据着关键地位,其作为绿色产业,除了涉及良好经济效益之外,生态效益也十分重要,并且还包含一定的社会效益。森林是一种生态主体,同时在陆地生态系统规模中位居第一,整体结构极其复杂,具有异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点,在应对气候变化、生态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时,森林或陆地上初级生产率最高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碳储量巨大,能够涵养水分和保持水土,降低温室效应的程度,抑制土地荒漠化。要想推动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应给予生态林业建设更多的关注,并且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展现出林业资源的生态作用[1]。作为关键循环经济体之一,林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向人们输送各类林产品,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另外,林业产品属于可降解再生资源,即绿色产品,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展现出了重要作用。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对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和生态林业建设的必要性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林地资源始终处在关键地位,可以使国土生态得到保障。虽然我国幅员辽阔,但森林面积极为有限,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有所差距[2]。对此,要想促进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在增强林地资源保护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其重要性。现阶段,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以及工业发展程度日渐加深、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森林资源消费不断扩大,使得林地资源迅速减少。并且,因为保护林地资源的力度不够,对工业发展过于重视,不断增加木材加工业,导致林地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在此背景下,天然林地也受到了威胁,资源储量持续减少,现阶段已经对生态功能的展现造成了影响,并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不利于森林涵养性,引起水土流失等。对此,应给予林地资源保护更多的重视,增强生态林业建设,确保社会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开展林地资源保护和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将主力军作用展现出来,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切实处理好,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借助合理有效的手段管理林地资源,进而为生态林业建设的良好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4 中坡森林公园林地资源保护策略分析
4.1 提高对林地资源保护和建设的重视程度
林地资源和人们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增强林地资源保护建设,能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调节环境气候等。所以,中坡森林公园开展林地资源保护工作时需做好以下2点:转变观念,尽管现阶段大部分人已经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但在整体方面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人们保护林地的意识,只有提高全民保护意识,才可以让林地资源保护实现人人有责,促进保护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避免人为破坏林地资源,顺利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另外,有关部门需立足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积极宣传林地资源保护观念,让更多人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推动生态林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4.2 科学防治各类有害生物
中坡国家森林公园在保护林地资源的过程中,需重视对各类有害昆虫或动物的防治。就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而言,表现为干预亦或是改变有害生物生存环境,并结合化学药品、天敌等控制有害生物数量和规模[3]。实际防治过程中,需要秉承“科学防控,预防为主”的原则,构建预测预报系统,并尽量选择物理防治方式,若开展化学治理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保证人畜安全,避免有害生物在森林中大面积蔓延。旅游活动是引起有害生物入侵的主要因素,要想将有害物种来源拒之门外,应对检疫御灾系统进行构建,借助有害生物信息查询和管理系统、有害生物监测防控系统,相互分享检疫信息资源,组建专家小组,评估可能会入园的有害生物种类,同时开展疫情分析。
4.3 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工作
保护森林公园林地资源时,需严禁野外生产用火以及禁止个人野外吸烟、烧饭等。园区内则需要在行驶车辆中设置防火设备,避免车辆出现漏火和喷火的情况。在园区重要交通游览道路和出入口处,建立护林防火宣传栏,确保每一位来园区旅游参观的游客均能够认识到火灾的严重性,进而降低出现火灾的几率。并且,中坡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需对游客进行防火宣传和教育,保证园区建筑与林业资源安全性。将防火隔离带设置在林区中,运用物理机械的方式阻隔火,避免林火出现后大面积蔓延。同时,还应在林区规划边缘、主山脊线、道路两侧等区域设置防火隔离带,栽植耐火性强的树种,让整个森林公园常年无可燃物。对于园区规划区域而言,如办公用房、宣教中心以及旅游参观场所等,均需要安装防火设施,设置专门进行防火的岗位,组建防火指挥机构,与当地政府建立区域性防火联防组织,互通资源,以便做好森林公园的防火工作。
4.4 推动林地资源精细化管理
林地资源是一个庞大的资源,管理工作量十分巨大,要想实现林地资源保护管理的精细化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改革林业资源体制,实现林业纵深发展,并优化管理结构,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研究,转变单一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方式更加多样化,展现出林地资源综合功能。同时,还应注重对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高,加大监督工作力度,确保林业管理行为的规范性,有效保护管理林地资源,促进生态林业建设顺利开展。
5 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林业建设的方法
5.1 遵循自然生态的建设原则
立足于人民群众的角度进行分析,人们对林业的看法大多以自我为基础,存在极强的局限性,认为林业生态功能涉及服务型特点[4]。而从客观角度分析,将地球生命作为出发点,人和林业建设属于相互依存、依赖的关系。就整个林业生态系统而言,各类生物之间相辅相成,同时因为林业生态系统中各种资源之间能够互补,因此林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类型十分丰富,但生态林业建设和农事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在建设生态林业的过程中,需要秉承自然生态在生长方面的原则,尊重自然规律才可以让生态环境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所以,生态林业建设应借助自然力量,尽管自然生态系统可以自我恢复,但速度缓慢,要想解决自然生态危机,获得良好的生态林业建设效果,就需要借助低效林改造、人工造林等有效手段将自然生态危机有效减少。
5.2 正确处理保护利用关系
林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是妨碍我国林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极易产生顾此失彼的状况。对此,有关部门需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维护各类林地资源,合理编制林地规划。同时,统筹安排林地开发和运用,确保任何开发行为均能够将林地资源保护作为基础。尤其是要注重大力保护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道路两侧的林地。商品性质的材木林以及经济林,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为基础进行合理利用[6]。同时,政府部门要做长远规划,进一步强化民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严禁为了发展经济而完全不考虑生态资源的保护,借助有效手段,对非法更改林地用途的行为予以制止。
6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森林公园林地资源保护和生态林业建设,现实意义重大。森林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社会财富,除了能够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之外,还能够在发展林业方面拉动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并且,林地还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类动植物、微生物生存的环境基础,以及促进社会综合经济发展的关键保障。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业,林地资源保护和生态林业建设,需要每个人成为保护者和建设者,防止出现过度开放的情况,推行林地资源保护法制化建设,进而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