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有时也需要精教
2021-12-11周聪孟纪军
周聪 孟纪军
略读课文怎么教?通常的做法是:1.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讲解为辅”。2.利用好阅读提示,展开阅读教学。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一般提出一两个问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或引导学生从所阅读的文章拓展开去。3.组织学生围绕某个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辩论,充分展示学生的独特思维和阅读体验,从而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我们按照这样的方法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却遇到了困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纪念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这篇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提示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再结合资料和同学交流:课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根据阅读提示,这一课我们的目标是要训练学生的默读速度及概括能力,以及小标题的概括提炼方法和能力。执教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帮助为辅”,但是在概括事情和提炼小标题时学生出现了困难。不难发现,这些能力的训练是环环相扣的,哪一环出现问题,后面的训练将难以为继。一味放手让学生自学,必定像是在煮“夹生饭”,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这里有必要在放手学生自学后进行精读指导和训练。所以,略读课文有时候也需要精教。那么,如何精教来突破难点,接下来,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准备:训练快读默读能力,为提炼小标题打基础
课标指出:第三学段(高年级)的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默读速度的提高对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以及搜集信息能起到有效促进的作用。因此,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我们明确要求学生:作为高年级学生,默读是有时间规定的,这篇课文1968个字,给大家7分钟边读边想是完全够的。在读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边读边动笔的好习惯,为下面概括内容、提炼小标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精教:概括段落大意,尝试小标题的提炼、修改
这篇课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课文结构非常有特点,作者回忆伯父生前的五件事段落清楚,脉络清晰,事情与事情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间距(空行),这个地方应该就是给学生写小标题用的,我们稍微点拨一下,学生马上判断出,这篇文章中周晔回忆了伯父五件事情。但是在概括内容时,因为每件事篇幅都不短,需要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还要言简意赅,这确实不易,所以答案也是五花八门,长短不一。于是,对学生进行一个规律性的指导就很有必要了,这也是为提炼小标题做的第一道程序。
师:从这篇文章的段落空行来看,我们很容易发现,作者回忆了伯父几件事情?
生:五件。
师:谁能简单地概括一下是哪五件事?
(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
师:同学们概括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但还比不上我。想知道我是怎么来概括的吗?老师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概括技巧。你看第一件事中,咱们把“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说出来,就行了。谁来?
生:有一年正月的一天,在餐桌上,伯父跟我谈《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
师:你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样样俱全,完美!
有了这样一次示范,接下来的几件事情,学生有了初步的方法,分别概括出了其他事情。这样的训练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也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后面提炼小标题做好了准备。那么,接下来的小标题提炼就有了一些技术含量。
师:刚刚咱们完美地概括出了每件事,现在咱们要在这个基础上,掐头去尾,让它简洁,怎么样?老师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概括技巧。你看第一件事中,哪一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
生:《水浒传》。
师:对。它和鲁迅先生有什么联系?
生:鲁迅和周晔谈起《水浒传》。
师:那咱再给它加上一个动词。
生:谈。
师:(板书:谈《水浒传》)你看这种高度凝练的概括,就叫作加小标题。你想不想试一试?把自己设計的小标题写在段落空白处。
学生掌握了初步的方法后,分别提炼出了小标题“聊鼻子”“放烟花”“救车夫”“阿三回忆伯父”。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充分认识了小标题“简洁凝练”的特点,提升了学生提炼小标题的能力,启发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增强了学生对提炼小标题和概括语言文字的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尝试着启发学生:题目叫《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前几个小标题都是从鲁迅的角度来定的,要想让这5个小标题一致,最后一个怎样修改?在启发下,学生很容易提炼出“关心女佣”这样的小标题;最后再要求学生将所有的小标题统一,做到对称。在启发下,学生给原先的小标题增加副词,如“笑谈水浒”“趣聊鼻子”“乐放烟花”等。总之,通过这样不断地训练、改进,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语言文字的妙处,学习到提炼小标题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小标题对称的艺术性,不知不觉中,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拓展:借助资料,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体会人物形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时代背景毕竟离现在的孩子相距甚远,他们对旧社会人民生活的环境不甚了解。在教学“笑谈水浒”以及“趣聊鼻子”环节时,学生关注到鲁迅的语言——“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些语言描写是全文主题的核心部分之一,是揭露旧社会的黑暗统治给底层人民带来痛苦的根源,是展现民族伟人英勇乐观大无畏主义精神的直接表达。这些信息,仅凭书上的文字学生是不容易明白的。而这,就需要借助一些特殊手段,如文字、视频等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需要通过“借助资料”,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旧社会的黑暗统治,底层人民的深重苦难,进而深入感受人物形象,感悟鲁迅魅力。因此,师生课前搜集了大量关于鲁迅生活、学习、斗争的资料。借助资料和课外拓展,让学生在资料和文本语言之间建立连接,是突破学生认知盲点、体会鲁迅形象的重要手段。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选择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适时提供必要帮助的教学策略。课前,要求他们搜集关于鲁迅先生“读书背景”“谈碰壁背景”和“鲁迅弃医从文背景”等资料,课中,开展资料分享交流活动,同时,我们还下载了旧社会老百姓的生活片段视频,供学生观看体会,试着写几句观后感。既有文字,再配视频,学生对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形象会感悟得更深。
综上所述,略读课文有时候也要精教。尤其是对于这样的长文章,还有对于小标题的提炼,在放手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的精准指导,可以迅速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总之,我们要做到具体文章具体分析,要因“材”施教,万不可因为是略读课文就简单视之,要做到将精教和略读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