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环巢湖地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2021-12-11梅秀萍李伟业
梅秀萍 李伟业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环巢湖地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着政府、社会、市场等向青少年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意识淡薄,城乡资源供给不均衡,乡镇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受限,社会主体参与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活力不足等问题。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环巢湖地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路径构建:(一)贯彻落实顶层法律法规,积极推进地方法律法规出台;(二)建立环巢湖地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标准化,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便捷化;(三)加强环巢湖地区与周边地区、周边城市的联系,加快一体化进程,以满足环巢湖地区青少年日益增长的高端化体育需求。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环巢湖;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
中图分类号:G8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2-0044-03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三角一体化使得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迅猛。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涵盖了产业经济、教育医疗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中,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巢湖地区地处合肥与芜湖中间,临近南京,占据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战略位置[1]。在此基础上,以环巢湖地区青少年公共服务供给为研究对象,从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模式三个方面分析环巢湖地区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总结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环巢湖地区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作出贡献。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环巢湖地区的14个乡镇以及巢湖市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以“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根据研究需要下载200多篇文献,整理、筛选了40篇与本研究高度相关的文献作为主要参考文献,为本次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访谈法随
机走访以及电话访谈了环巢湖地区的中小学的老师,询问了关于校园竞赛、校园活动的开展情况;走访巢湖市教体局,了解环巢湖地区青少年体育服务的建设情况。
二、环巢湖地区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情况分析
(一)供给主体
通过走访巢湖市教体局相关部门、学校、社区、培训机构了解到,当前环巢湖地区参与青少年的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有政府、社会(学校、社区、单项协会)、市场(私人培训机构),各主体分别承担不同的供给任务。其中,政府主要通过制定、落实政策统筹、引导环巢湖地区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方向,以及建设场地、器材设施,为青少年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学校是目前环巢湖地区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力量,从提供场地设施到开展教学活动、赛事活动、体育文化教育、体育兴趣培养,基本可满足青少年的体育需求。社区作为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所,环巢湖地区的社区主要提供场地等硬件设施,私人培训机构主要提供青少年项目培训业务,未承担起提供青少年公共服务的重任。由此可见,目前环巢湖地区青少年供给主体已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局面,但各主体间相互独立,未形成合作共治的局面。
(二)供给模式
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和模式会对供给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随着青少年体育需求层次的多样性[2]。目前,环巢湖地区已形成复合式供给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供给模式有两种:一是政府委托市场供给模式,二是政府委托社会组织供给模式。以市场为主导的供给模式也分两种,市场独立供给模式和政府补贴下的市场供给模式。其中,政府在青少年公共体育上的投资偏向于场地设施的建设以及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据调查数据显示,环巢湖地区目前已建成大型体育场馆1个,国家级健身广场7个(分布在黄麓镇、烔炀镇、中焊镇、栏杆集镇、苏湾镇、散兵镇、槐林镇),健身苑169个、健身路径203个、笼式多功能运动场30个。这些场地设施的建设主要通过政府招标,委托第三方实施。此外,赛事活动的举办上,如巢湖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暨巢湖市青少年锦标赛则属于政府委托社会组织向青少年提供服务的一种供给模式。由市场主导的供给模式主要有各类体育项目培训机构提供的服务。由此看见,在政府的引领以及体育市场的蓬勃发展下环巢湖地区目前已经形成种类多样的复合式供给模式。
(三)供给内容
供给内容是直接衡量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好坏的重要指标[3],环巢湖地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内容单一,很大程度上由供给主体、供给模式所决定。通过走访环巢湖12个乡镇以及巢湖市教体局得知,环巢湖地区的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要分为物质类和非物质类。其中物质类主要集中在场馆、场地等硬件设施;非物质类主要集中在体育赛事活动、青少年体育培训、体质健康测试、体育信息化。在全民健身战略的推进下,目前环巢湖地區青少年体育供给内容相对全面。
三、环巢湖地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社会、市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意识淡薄
在对环巢湖地区的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三大供给主体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三大主体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第一,政府作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调控者,在政策的发布与落实、资金供给、场地供给、信息供给等方面的供给存在很大的漏洞。通过搜索、梳理巢湖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环巢湖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的工作重心偏向全明健身,对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鲜有提及。无论是对政策的落实还是财政支出或者是赛事活动的举办,都体现出政府工作尚未意识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性。第二,社会组织作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力量,目前环巢湖地区的体育社会组织的工作重心更多的也是偏向中老年,无论是项目设置还是赛事活动的举办都偏向于中老年人群喜爱的项目,如广场舞、太极拳、健身秧歌、太极柔力球。第三,市场是环巢湖地区目前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主力军,但是在对市场供给情况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青少年培训是市场供给的主要内容,在众多培训机构中,少儿体育舞蹈、跆拳道的培训机构占比最大;其次是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在对环巢湖地区的部分培训机构进行走访了解后,发现这些机构主要是从事单一的幼儿技能培训,并未切实地参与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中去。
(二)城乡资源供给不均衡,乡镇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受限
受城乡经济发展的影响,乡镇在基础场地设施建设以及体育赛事活动的举办上远不如城市。通过走访调查环巢湖地区的12个乡镇了解到学校、乡镇文化广场是乡镇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地少人多”“供不应求”的局面广泛存在于12个乡镇的青少年群体中。学校作为提供青少年公共服务的主要组织,主要通过体育课形式向学生传授基本体育技能。在对槐林镇、散兵镇、烔炀镇、黄麓镇等几个乡镇的中小学教师进行随机访谈后,体育教师们表示学生们的体育活动主要通过体育课以及课外活动,但是受“重文轻体”思想的影响,50%的教师表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并未开展;20%的表示开展过一段时间,但后期就不了了之;30%的教师表示放学后会进行足球训练。此外,相比较城区,乡镇青少年的参赛活动主要通过校级运动会,但在对环巢湖的12个乡镇77所中小学运动会的举办情况进行调查后得知,18.1%的学校没有举办过运动会;65.6%的学校每一学年举办一次运动会;16.4%的学校举办过两次运动会。与此同时在对巢湖市区的中小学进行调查后发现,巢湖市区的30所中小学中,60.9%的学校除了课堂教学后、放学后会有社团训练。训练种类多样,包括:足球、啦啦操、田径、乒乓球等。32.3%的学校开展过一段时间,后来就不了了之,初中、高中迫于升学压力的影响,导致课外体育活动无法持续性地展开。仅有6.8%的学校从未开展过体育活动。除了课外活动,市区的青少年日常比赛活动也很多。由此可以看出,环巢湖地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差距悬殊,乡镇青少年参与活动受限。
(三)社会主体参与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活力不足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激发社会组织活力”[4]。在对环巢湖地区的青少年供给主体进行调查时发现,作为供给主体之一的社会主体在青少年公共服务中的的参与度不高。目前环巢湖地区拥有体育协会31个、社会体育俱乐部11个。体育协会分别集中在健身秧歌、登山、广场舞、太极拳、太极柔力球、自行车等项目上。在政府公示的2020年巢湖市单项体育协会年终考核结果公布的名单上,名次排在前面的多是健身秧歌、登山、广场舞等成人项目,而青少年参与度较高的乒乓球、篮球等项目的成绩排名相对靠后,表明这些体育协会在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能力上仍存在不足。此外,在对环巢湖的11个社会体育俱乐部进行进行调查后发现,环巢湖地区目前的俱乐部主要集中在台球、户外、健身俱乐部,真正参与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俱乐部很少。由此可见,目前环巢湖地区的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总量大,范围广,极大地推动了环巢湖地区的全民健身活动,但是在服务青少年体育工作上活力不足。
(四)缺少因地制宜的政策保障和配套设施
通过对学校、社会组织、民间机构进行走访后发现,政府及相关部门并未落实以及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政策来促进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通过浏览政府网站、学校网站发现环巢湖地区关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关政策都是直接转发上级政府文件,并未根据环巢湖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缺少因地制宜的政策保障和配套设施。
四、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环巢湖地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路径构建
(一)贯彻落实顶层法律法规,积极推进地方法律法规出台
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完善青少年体育的法律保障才能对政府、社会、市场等主体提供公共服务进行指导和监督[5]。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这些文件里都专门对青少年体育做出了要求,但是在实际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环巢湖地区对这些文件的执行度不高。目前,环巢湖地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中存在的主体供给意识淡薄、参与活力不足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对顶层法律法规的宣传、落实不到位。因此,环巢湖地区在接下来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中,要积极推进青少年体育立法,强化政策执行和监督力度。
(二)建立环巢湖地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标准化,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便捷化
在环巢湖地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要做到“有据可依”还应做到“有尺可量”。在长三角地区,上海等地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备,供给充足在全国范围内都起着领军示范作用。环巢湖地区在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中应该以示范地区为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环巢湖地区实际情况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标准,以此来衡量环巢湖地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具体情况以及与发达城市的差距,以及不断调整供给工作,建立长效供给机制。
(三)加强环巢湖地区与周边地区、周边城市的联系,加快一体化进程
环巢湖地区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在做好“引进来”的基础上,要坚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与周边地区、城市交流;在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关系,实现跨区域体育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与培养;开展地区联赛,建立地区品牌赛事活动。加强地区间的政策、信息交流分享,实现协同发展。
结语
青少年体育是健康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完善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是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保障。环巢湖地区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长三角发展一体化战略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加快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步伐,以满足环巢湖地区青少年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参考文献:
[1]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纲要[EB/OL].
https://baike.so.com/doc/24468687-25312554.html.
[2] 刘林星,殷晓辉,邱建国.我国青少年校外体育公共服务模式的构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2).
[3] 瞿莉.成都市武侯区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8.
[4] 舒宗礼,夏贵霞.“三社联动”:我国社区青少年体育治理的模式选择、实践探索与优化策略[J].体育科学,2020(11).
[5] 陈秀,汪辉,章登林,等.新时代安徽省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务供给侧改革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8).
作者简介:梅秀萍(1995—),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单位为西安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李伟业(1993—),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单位为西安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责任编辑:董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