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堂门口的守护:肿瘤科亲历记录

2021-12-11张晓东

青年文摘 2021年19期
关键词:肿瘤科胃癌家属

张晓东

与时刻上演“生死一线”的急诊室不同,在肿瘤科,癌症患者的生命是慢慢消耗殆尽的,这对他们来说是更大的考验。因为,每个人在临终时其实都心如明镜,大部分人都会恐惧死亡,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

在我从医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曾遇到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一个50多岁的男家属在楼道里哭,我过去询问他怎么了。他告诉我:“我们以前很恩爱,她患病后,我放下所有工作,精心照顾她。可是昨天她竟然扇了我一耳光,仅仅是因为粥太烫了。”他想不明白,以前温柔体贴的妻子,现在怎么就变成这样一个人?

他妻子患的是胃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住院后,我们能看到他对妻子的无微不至。而他说妻子像“变了一个人”,我也能理解。身患重病的人,往往由于对生活的绝望和死亡的恐惧,性情大变,甚至完全颠覆——以前温和、体贴、通情达理,现在可能会经常发脾气、挑剔,变得不可理喻。这种情况,就是俗话说的“不留念想”:人到生命最后即将离开人世时,用折磨人的方式让亲人割舍。

我把这些告诉了他,并给他讲了我曾遇到的另一对夫妻的故事。那是一名男患者,胃癌,就医时病情已经再次复发转移了,年龄才40多岁。整个治疗过程,我们目睹着他对爱人的百般好——悉心安排妻子今后的生活,以及各种叮嘱。直到最后离开,他还在嘱咐妻子好好照顾自己。

结果他走之后,妻子10年走不出来。每年他的忌日,妻子都会打电话给我,诉说丈夫离世之后她的痛苦。她把我当作倾诉对象,一聊就是一小时。我鼓励她去看心理医生,但好像收效甚微。

直到10年后的一次电话,她很开心地告诉我,她重新恋爱了。家人给她介绍了一个对象,相处了几次觉得还不错。我鼓励她继续下去,此后她渐渐很少给我打电话了。我想,她应该已经真正走出过去,开始了新的生活。

最亲近的人离开,无异于最珍贵的东西坍塌,走出来重新适应新的生活,需要时间,也需要机会。我讲完这个故事,对他说:“她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你,你未来可能会更早一点走出来。”他对妻子的那一记耳光释然了,也理解了她生病之后的性情改变,之后的日子更加精心照顾癌症晚期的妻子。

医生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迎来送往,总会遇到刻骨铭心的病人,让你很长时间走不出来。其中,有一个30多岁的女人,名校博士,孩子只有五六岁时,她患上了胰腺癌,手术后又复发,一直在我这里治疗。

整个治疗过程中,她的抗癌信念很强,求生欲望也很旺盛,顺从地配合着医生、护士的所有安排。她通情达理,从不给人添麻烦。经历了化疗等一系列常规治疗,她在病情复发后又生存了近1年。生命最终走到尽头的那天,她的状态非常不好,我明白她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本来下午5点左右下班的我,为了她一直留在医院。7点多,我去看她,她已经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我将耳朵贴近她的嘴边,她用极微弱的声音对我说:“张大夫,你孩子还小,快回家吧,我这里不需要做什么了。”我握着她的手,又加重地握了两下,强忍着眼泪,挤出微笑对她点了点头。

因为实在承受不了这种悲伤,我交代完值班大夫和护士,把她安排好,离开了办公室。当天晚上,她就去世了。如今她已经走了10多年,我还能清楚地記得她的样子,每次想起都万分难过。

所以,遇到这样的患者,科里的同事们都会感慨地说,还不如最后跟我们“打架”,“不留念想”,我们也就不会这么难过。

在肿瘤医院,真正意义上的抢救很少,大部分患者接受的都是常规治疗,所以医生要把更多精力放在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安慰上。

一名患者家属来病房找我看诊断和片子,他的妻子刚刚确诊胃癌,已属晚期。我们在走廊里说话时,病人在10米外,并没有靠近。按惯例,我们向家属交代病情会实话实说,但对病人就要顾及其承受能力。我一边压低声音向家属交代病情,一边习惯性地观察患者。

我知道,她也在观察我,此刻她就像一只受惊的兔子,全身的感官都在收集我的表情、动作透露出来的信息。我故意把表情调整得轻松些,面带微笑,偶尔“无意”抬头远远看她一下,她一遇到我的眼神就马上把视线移开。在我们对视的一刹那,我读出她眼神里的复杂——她想知道我们在聊什么,又害怕知道,抱着一线希望又禁不住绝望。何其复杂!

我必须去安慰一下她,否则她可能撑不了多久。和她丈夫交流完之后,我走到她身边,对她说:“你的病情我已经很清楚了,诊断很明确,不过我们还有很多办法,你只要和我们好好配合,我个人觉得还有希望,甚至还有机会根治。”说完,我下意识地拍了拍她肩膀,她的眼泪“唰”地一下淌下来。

第二天她丈夫再来找我的时候,告诉我:“自从她知道自己患这个病后,没好好睡一天觉,没好好吃一顿饭,整整两周了,体重掉了四五斤。昨天您跟她说完那几句话,她回到家倒头就睡,叫都叫不醒。”她算是彻底把那个沉重的负担放下来了。

这件事后,我就想,医学科学发展到现在,虽然我们医生还无法治愈癌症,但是我能在病人生命的最后阶段守护他们。我们是在天堂门口最后的守护者,哪怕他们未来一定会走进那扇大门,但我们给他们一个笑脸、一丝安慰,也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我们常常控制不了疾病,但至少能给患者一点希望。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一张病床面朝大海,上面躺着一位老太太,病床旁是一位医护人员。这是澳大利亚某个急救组织拍摄的,在运送这位临终的老人前往临终关怀医院的路上,老人突然开口说自己很想去看看沙滩,看看海。一番思考后,急救员和同事决定改道,去了海滩。

在海边,老太太整个人都特别欣喜,急救员还拿起一个呕吐袋,往里面装了些海水,放在老人手边,让她伸手进去感受一下海水。老人尝了尝海水,说:“我觉得很平静,所有事情都不能再完美了。”

那张照片给了我很大触动,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更多思考。生活中最感人的帮助常常是来自陌生人的,我们其实天天都在帮助陌生人。作为肿瘤科医生,也许无法使病情逆转,但可以尽可能让病人有尊严地离开。我希望他们在离开前的最后一刻,是被温柔对待的;希望他们在迈进天堂大门的最后一段路途,能够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摘自《在人间:肿瘤科女医生亲历记录》,中信出版社,本刊有删节,知止图)

猜你喜欢

肿瘤科胃癌家属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启发式教学查房在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PDCA循环法在肿瘤科患者换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