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的爸妈,让爱如此配方齐全
2021-12-11刘小念
在大家固有的观念里,父母教育孩子最好理念相近,步调一致。很可惜,爸妈对待我和姐姐的家庭教育,向来南辕北辙。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成长为两个还算协调的人。
一
我出生在一个教育家庭。爸爸是初中校长,妈妈是初中语文老师。
在妈妈的观念里,孩子要艰苦朴素,一方面是惜物,另一方面也可以更专注于学习。所以,妈妈很少给我和姐姐添置新衣。而且,她相信榜样的力量,经常给我讲一个得意门生孙同学的故事,“人家不讲吃不讲穿,衣服都穿烂了也不换,一门心思只顾学习”。
再说我爸,在爱美这件事上,他跟我妈颇有分歧。小学三年级时,爸爸去上海出差,花光兜里所有的钱,给我和姐姐各买了两套衣服、鞋子。时隔多年,我依然清晰记得衣服的花色、样式,让我们美美地引领了一把时尚,更让我们对小县城之外的世界,产生了层层叠叠的想象。
可怜的爸爸,被妈妈好一通责备,说他惯孩子,让孩子滋生虚荣。
面对妈妈的指责,爸爸从不恼火,只是机智地转移话题:“你说实话,女儿穿上好不好看?小孩子嘛,不能让她们像咱小时候那样,非黑即灰,补丁摞补丁。”
那时候没什么补习班,放假就意味着彻底放飞。假期学校会发几本寒暑假作业,通常开学时,老师是不检查的。但妈妈认为,既然是作业,就必须完成。于是,每到假期倒计时,我和姐姐就被强行圈在家里写作业。听着窗外小伙伴们最后的狂欢,我俩心里就跟长了草一样。
爸爸见了, 拿走我俩的作业,跑到学校用半天时间帮我们写完,又快又准确。
但,还是露馅了。他也没想到,妈妈会那么认真地检查我们的作业,并认出了他的笔迹。
于是,战火再次燃起。妈妈说:“亏你是搞教育的,你不知道这样会让她们越来越懒惰,而且,你这是教她们弄虚作假。”
爸爸不服气:“别的孩子都在玩,她们就算写也是敷衍。再说,老师不检查,就说明这份作业没什么必要,何必为了完成而完成呢?好好享受假期不好吗?”
因为教育理念大相径庭,爸妈时常争得面红耳赤。但我和姐姐并没有觉得,这种争吵会伤害到我们。相反,我们清晰地感知到,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而且,他们的爱,是如此不同。
尽管我们内心更喜欢爸爸的纵容放养,但妈妈的严格,让我们知道凡事是有边界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争论,让我们很早就明白:世上的事情,不是非对即错,非黑即白。
二
我和姐姐,因为有这样的爸妈,成了两个特别有主见的女孩。
在我上初中时,发生了一件至今还被同学津津乐道的故事。上初一没多久,学校出台新规:女生一律留“五号头”。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凭什么?于是,伙同班里另外两个女生,去找校长理论。
校长,就是我爸。我去了就声明,这不是父女间的谈话,而是学生和校长间的。然后,我就反对全体女生留“五号头”展开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大意是, 头发长在自己身上,我们拥有或长或短的个性化需求,这应该被尊重。从没听说哪个女生没有考入高中,是被发型影响的,一个不接受学生有自己个性和审美的学校,是狭隘的、粗暴的……
然后,校长把书记、教导主任和各班班主任都叫了过来,让大家听听我们的意见。妈妈当时是初二的班主任,赫然在列。
我一边陈述着自己的观点,一边用余光扫了几眼妈妈。如果眼神可以当武器,我已经被她枪毙好几次了。可想而知,那天回到家里,我面对的是妈妈怎样的狂风暴雨:说我无法无天,说我爱出风头……
直到爸爸回来,妈妈的炮口立马掉头:“都是你惯的,今天自食其果了吧?她居然公开跟你叫板!我教了这么多年书,就没见过这样的学生……”
爸爸不以为然:“她是对事不对人,我没觉得这是跟谁叫板。就算叫板,她今天说得有理有据,我反而觉得我女儿口才与思辨能力都不错,让我刮目相看。”
这下,妈妈彻底火了。见妈妈真动怒了,爸爸一声不吭,默默跑到厨房去做饭了。
这就是我的爸妈。他们不会因为教育理念不同而让战争扩大化,从不让家庭教育成为夫妻感情、亲子关系的杀手。
那一次,经校方讨论决定,不再要求女生留整齐划一的“五号头”。当爸爸站在升旗台上宣布这个决定时,全校欢呼。
时隔多年,回想起来,我未来人生的很多选择,都因为那一次对勇气的试水,而与众不同。
高考报志愿,妈妈给我两个选择,要么考师范,要么学金融。她说:“这是最适合女生的职业。”
然后,我默默把所有志愿都填报了新聞专业。这件事,只有爸爸知道。他说:“你比爸爸当年优秀,爸爸在你这个年纪,根本不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而且,敢于不服从的人生,再苦再难都不会后悔,好样的。”
可想而知,大学录取通知书到家时,妈妈有多愤怒。
然后,我给她讲了一件事。她的得意门生孙同学,从一所名牌师范大学毕业后,极巧合地成了我高中时期隔壁班的数学老师。
我终于见到了榜样本人,只能说大跌眼镜。他处理生活的能力非常差,不怎么洗头,头发永远打着绺贴在头皮上。常年一套黑西服加白衬衫,衬衫不知道多久才洗一次,领口一片油亮。
那天,我给妈妈还原了她最得意学生的现状后,问她:“如果我事事都听你的,弄不好现在也成为他了,你愿意吗?”
妈妈不服气:“我教了这么多年学生,就从没见过像你这么不听话的。”
我也不服气:“小狗听话,像你这种控制欲特别强的妈妈,就适合养宠物。”
妈妈说:“我控制欲强有什么用,抵不过你有一个好爸爸呀。只要是我反对的,他都支持,好人都让他当了。”
无辜背锅的爸爸嘿嘿一笑:“李老师批评得对,这也是我最欣赏李老师的地方,虽然对孩子有控制欲,但从不固执己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于是,一场争端就此搁置。
三
上大学时,爸妈写的家书风格简直不要差异太大。
妈妈的信,通篇都是说教,要好好学习,要勤俭节约,不要谈恋爱……爸爸会说学习固然重要,但恋爱何尝不是一种学习?旅行也是。他会背着妈妈再给我一些生活费,让我学吉他,假期出去旅游……
大学毕业后,我如愿当了一名记者,而后又选择了自由职业。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选择。妈妈数落我:“你名牌大学毕业,现在成了无业游民,说出去多丢人。”爸爸呢,则一如既往地支持我。
如今,靠着努力,我慢慢走出最艰难的时光,万事向好。直到此时,妈妈每次说起我经历的坎坷,都满是心疼。她说:“明明可以不用那么辛苦,非得选了一条最难的路。”
可爸爸不这么认为,他说:“人这一生,终点都是死亡,如果不经历点挫折,只走寻常路,那真的是虚度光阴。”
又是一场谁也说服不了谁的辩论。那场面,又好笑,又好玩。
我在成年之后,尤其是自己当了妈妈之后,慢慢体味到,我父母的爱是如此配方齐全。
妈妈的严苛,我和姐姐虽然一直在反抗,但其实,她的束缚也为我们设置了一道防线:凡事不逾矩。而爸爸的宽宥,让我们一直因为被尊重接纳而事事平和自洽,即便是在困境中,也拥有最大限度的勇敢和自由。
他们的教育理念虽然南辕北辙,但最宝贵的是,他们争的不是个人的面子与输赢。让他们坚持与妥协的,从来都是孩子的身心健康与愉悦。
最有意思的是我姐。
高考填报志愿时,她选择了师范院校。她说,想成为一个像爸爸那样,最懂孩子的老师。
结果,工作后的她,一半像妈妈,严厉、苛刻,一半像爸爸,活躍、开明。学生们是这么形容她的:“上学时,你常常让我们爱恨交加,毕业后,你却是我们怀念最深的老师。”
姐姐对爸妈也有自己的总结:“他们的教育理念虽然不同,但他们不私心、不泄愤、不甩锅,他们其实是最佳搭档,是一对值得敬重的父母。”
姐姐的话,我深以为然。
(心香一瓣摘自“写故事的刘小念”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蝌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