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优质度过大学四年

2021-12-11李柘远

青年文摘 2021年19期
关键词:新鲜

李柘远

大学四年,去除寒暑假和各种长短假双休日,满打满算1000天,稍纵即逝。从18岁到22岁的四年只有一次,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不能辜负和浪费的四年。

大学四年,每年都该有一个不同的过法,才能最大化这四年里的收获。

大一关键词:新鲜,试错,“野”

大学伊始,一切都新鲜而神奇。大一这年,你一定要stayhungry,stayfoolish(保持饥饿,保持愚蠢——语出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你要敢于试错。实际上,大一时不存在什么“错误”,因为一切都刚开始,充满未知。除非你对某件事或某个职业有100%的热爱和确定,否则就不要过早把自己框定下来。“我一定读经济学专业”“我将来会当医生”“我准备毕业后回老家工作,在父母身边生活”——这些结论,留到大一之后再做也不迟。

在大一这年尝试不同的课程、课外活动,接触不同的人,这么做并没有太大的成本、代价和风险;相反,不同的尝试会帮你发现自己最擅长和享受的事,找到同自己最契合的朋友。

耶鲁大学每学期初都要组织盛大的“课外活动大巴扎”,几百个学生社团在中心校园吆喝与纳新。大一时,我从大巴扎上拿回了几十个社团的宣传卡片,从正统而“高贵”的耶鲁国际关系协会到稀奇古怪的“爬虫鉴赏社”都有。我尝试参与了十多个社团的活动,并最终加入其中三个。如果当时不敢放开手脚报名和尝试,我可能会跟一些对我影响重大的课外活动失之交臂。

我逼着自己跳出舒适区,特别奔放地交朋友:住同一层楼的,上同一门课的,在图书馆书架拐角处邂逅的,在周末清晨一起练越野跑的,在食堂一起流着口水抢烤龙虾的……跟不同背景和性格的同学交流,让我学习到各种文化习俗、领略到各异的价值观。虽然大多数人最终仅成了点头之交,但大学里最铁的几个朋友,却也大都始于大一的那一声nicetomeetyou。

所以,大一完全可以“心在野”,学得野,玩得野。哪怕出了糗、露了怯、走了弯路,也大可一笑而过。

大二关键词:转型,打基本功

大二生迈进了20岁门槛,有些同学开始自嘲“老了”“奔三了”。实际上,大二确实有和大一不一样的过法。大二是潜心积淀与思考的一年,是打牢基本功的一年。只有在大二“厚积”,大三和大四才能“薄发”。

相对于大一时“自由探索、广泛撒网”的策略,大二时应该“有所取舍,抓准重点”。人的时间精力有限,面面俱到的结果是什么都做不好、做不精。

专业课在这一年难度变大,但难度大不代表拿好成绩的机会变低。课业难是对所有人而言的。你需要更潜心地把专业课,尤其是直接关联到未来职业的那几门课修好。

然后仔细选课。我建议你选择一门难度较低和一门难度很高的专业课,测量一下自己的水平——如果难度大的课上得很痛苦,就可能直接影响到成绩,那么下次就不要选这类课了。如果拿不到好成绩,这个专业学起来就容易有挫败感,学分成绩不好还会影响到之后的求职或考研。

你还可以选一门你很感兴趣的课和一门你倍感无聊的课,评估一下这个专业能“好玩”到哪里,又能“枯燥”到哪里。毕竟你要和一个专业亲密无间两到三年,除了就业前景等实际考量,你最好得享受学这个专业的过程。

在课外活动与实习兼职上,大二必须做减法,从你的日程表上删除几项“不那么重要”的课外活动。我在筛选“不那么重要”的活动时,一般会问自己三个问题:是否还有兴趣继续?是否从中学到了很多?是否觉得这项活动对未来的学业/职业规划有帮助?第三个问题听上去挺功利,但对时间宝贵的大二生来说,我认为必不可少。

这时,一些同学可能开始发奋“求职”,想抓住一切机会积攒实习和兼职经历。但我想说:且慢!想体验职场?不急。大三有的是你“卖苦力”的机会。

大二是打好学业基础的关键一年,与其去发传单赚几百元钱,不如沉下心来多和教授切磋交流、多读几本专业相关的好书。当知识储备和心智修养尚不足时,大二生很难找到“高级”实习。“高级”的意思是有难度和挑战,还要有一点名气和影响力的实习项目。

总之,大二比大一“难”一些,因为你要正儿八经开始奋斗了。

大三关键词:成熟期,作决定,吃点苦

大三是大学下半场的开始,大三生开始习惯被唤作“师兄师姐”,而他们也确实要进入厚积薄发的冲刺阶段了。很多同学觉得大四才是确定毕业后方向的最关键一年,但我认为,大事应该赶早不赶晚,求职和考学的筹备一定要在大三启动。

首先,你要当自己的决策者,想清楚毕业后第一步要往哪走、怎么走:是继续学习(考研或留学),还是踏入职场?

如果选择出国深造,你需要通过数项留学考试,如托福、GRE、GMAT。如果把复习备考放在大四,很可能因时间紧张而颇感狼狈,所以大三就要一鼓作气完成。第一次分數不行也没关系,还有充足时间再战甚至三战。完成留学考试只是最基本的步骤,你还需要研究学校、选择待申专业与项目、准备简历、文书,甚至提前联系目标学校的教授。如此繁多的任务,能在大三做完的就尽量不拖到大四。如果决定在国内读研,也需要在大三启动复习。

如果想毕业直接工作,千万不能等到大四才开始投简历。很多良机其实大三时已经出现。我从大三上学期开始申请实习到暑假过后拿到工作offer,一共参加校园招聘宣讲会5场,往返纽约华尔街6次,自习金融与投行讲义30小时,面试20次,实习期间参加IPO项目2个,熬通宵5次,平均每天睡眠5小时。

确实很苦,但当时却深感忙得有奔头,忙得神清气爽。

大四关键词:先苦后甜,再次“心在野”

如果你认同我“吃苦在大三”的建议,那么你的大四将少很多迷茫、抓狂和狼狈。

当然,大四的开场往往也是黎明前的黑暗。上学期,因为被各种deadline“催命”而带来的压力,你可能会分泌四年里最多的肾上腺素。赶赴一场场工作面试,递交硕士入学申请,这些都会让你感到很累甚至很孤独。此时,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你打的是一场有准备的仗。

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前行,你需要的是咬牙、咬牙再咬牙,意念强大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有机会休息时就果断关灯睡一觉,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等待应聘和考学结果的过程通常很煎熬。面对拒绝也千万不要泄气,而是要相信好事多磨,最好的在后面等着你呢!

大四第二学期,你可能会分泌四年里最多的多巴胺——拿到期盼已久的offer,上完最后一堂课,交完最后一次作业,写完最后一篇论文,做完最后一次答辩……一个个“最后”都会给你带来无与伦比的轻松愉悦。

终于解放了!和大学说再见前,你一定别留下什么遗憾。没有了求职升学的负担,你可以找回大一时的新鲜与酣畅,再次“心在野”。

比如,和一帮最铁的朋友出去疯玩一次,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旁听一节感兴趣但一直没机会上的课。这堂课与专业、学分、求职等一切“功利”考量都无关,就是纯喜欢、纯好奇。去从没去过的party,毕业前认识些新朋友,跟暗恋的人大胆表白一次……

除了玩,还有一件事你一定不要忘了——看书。这段日子是最适合看书充电的,没了学业压力,也尚未开始下一段旅程,你应该让好书填充这段难得的空闲时间。

(摘自《不如去闯》,长江文艺出版社,小黑孩图)

猜你喜欢

新鲜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小编来说“新鲜”事
新鲜汇
新鲜
新鲜的夜晚
新年好新鲜
新鲜妙物志
何维健 新鲜回归
完成新鲜的角色转换
新鲜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