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笔墨不翻书
2021-12-11刘艳军
刘艳军
古代读书人对做笔记非常重视,不动笔墨不翻书。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做笔记有助于收集和积累资料,记录读书心得体会,促进思考和激发灵感。
读本期《青年文摘》,笔者做了一些阅读笔记,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读了《妈,有话好好说,不要下厨房》之后,我记下了这样的文字:
有一种美食,叫妈妈的饭菜;有一种乡愁,叫妈妈的味道。恳求妈妈不要下厨房,这是咋啦?文章题目设置了悬念,很有吸引力。如果直接写“妈妈做饭没有天赋”,那就太直白而索然寡味了。
还有几篇文章的题目,也颇具匠心。《我要和你较劲,我最好的朋友》,看了这个题目,不禁让人思索:较劲?较什么劲?为什么要和最好的朋友较劲?《那个给了我荧光笔的人》,题目也耐人寻味:那個人是谁?荧光笔很重要吗?给了又如何?这些问题蕴含在题目中,吸引读者一探究竟。
文章题目很重要,小标题也不可忽视。读了《党的秘密工作是如何隐蔽进行的》,我把“关于建立党团秘密机关的要求”“关于秘密文件保存”“关于秘密文件传递”“关于文电书写”“如何摆脱敌人侦探、特务尾随”“如何准备假口供”几个小标题圈起来,并做笔记提醒自己:小标题,围绕关键词“秘密”,概括文段内容,使文章条理清晰,便于读者快速而准确地抓住要点。
说到梁思成,大家几乎立即想到他跟林徽因的爱情故事。然而,《风花雪月故事之外的梁思成》,却给了我们启发:
角度新颖,独辟蹊径,呈现了另一个被遮蔽的梁思成。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从孔子到孟子,从刘邦到李渊,从王维到苏轼,有没有被遮蔽的一面?
《我喜欢这些人物的“毛边”》其实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人物被遮蔽的一面。恰如文中所言:“不管是真实人物,还是文艺作品中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常常带着‘毛边,有真实生活的触感。”对文艺创作中人物的公式化倾向,作家丁玲早就批评过了:“这些人物还没有写出来就已经定型化了,脸谱化了。”
相信不少数学“学困生”读了《每个数学不好的人都懂的瞬间》之后,都会忍俊不禁:“没错了,说的就是我!”但是,我们为什么写不出这种“笑果”呢?这篇文章制胜的法宝在于幽默诙谐的语言,比如笔者摘抄的几句:“一条辅助线之后,我和学霸之间仿佛隔着道银河。”“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140分看人品。”
本期还有一篇文章,在语言风格方面也颇有特点,它就是《一片初心岳阳楼》。文章语言典雅蕴藉,句式对称整饬,比如,“倚栏闲看,波浪层叠”“不知今夕何夕,不知此地何地,不知此身何世,不知此世何人”,等等。
在《有了这枝花, 孤独又何妨》中,作者讲述了自己买花的故事,并从中领悟到了孤独的意义:“成长本就是一个和孤独共处的过程。”对此,我也深有感触,于是写下了阅读笔记:
刘亮程曾说过:“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生而孤独。我们不但要学会与孤独相处,而且还要学会寻求孤独。叔本华说:“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当然,这种孤独是一种独立的品格,一种精神的自由,并不排斥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
《其实他没那么喜欢你》一文,作者分析了表面上看似温情沉静的“爱情”,其实只是潜藏在深处的“完全没有兴趣”。所以,情侣之间斗气甚至吵架带来的“爱情里的人间烟火气”更令人渴望和感动。对此,我也写下了自己的阅读体会:
磕磕碰碰和吵吵闹闹的确也是一种真实的生活,许多夫妻相伴一生,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但也要想想,你们之间的争吵和冲突,会不会源于习惯的龃龉甚至是三观的不合?
阅读笔记不限于这些角度,谨以此作为参考而已。同学们做阅读笔记,可以采用圈点式、摘录式、剪报式、提纲式、批注式、体会式、索引式等多种方式。当然,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运用,将阅读笔记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