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外移法在桥梁立柱放样中的应用
2021-12-11左宜军
左宜军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1 引 言
荣乌高速公路新线项目是雄安新区“四纵三横”区域高速路网的重要组成路段,ZT9标位于保定市定兴县境内,项目全长8.286 km,其中桥梁长度7.977 km,桥墩采用圆形三柱式、钻孔桩基础。全项目立柱共有1 587根,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全部完成立柱混凝土浇筑工作,平均每天浇筑10.6根立柱,在如此快速的施工速度下,如何确保测量放样准确、快速、高效,是一线工作人员面临的很大挑战。
2 桥梁立柱底部中心点放样的难点
(1)采用GNSS RTK放样立柱中心点时,由于卫星信号受到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导致测量数据误差非常大,无法正常使用,当放样在系梁中间拉延长线时其横向误差也较大;
(2)采用全站仪转点在基坑边放样时,半幅立柱数为3根,很难确保全站仪至3根立柱中心点的视线不被密集的立柱钢筋笼遮挡;
(3)采用全站仪放样时,需要搭设爬梯、翻越至立柱底部安置对中杆,导致测量效率较低,难以满足现场快速施工进度需求也会增加安全风险。
3 对称外移放样方法
采用对称外移放样方法,在立柱底部中心点放样时,在立柱外侧约10 cm处的系梁顶面任意做一标记点并测量其坐标,通过该点与立柱中心设计坐标计算出立柱外另一侧对应的点位坐标,采用全站仪放样该点坐标,该两点坐标的连线中心即为立柱中心设计坐标。解决了需要工人反复攀爬翻越进出立柱钢筋笼所带来的人工增加、安全隐患及被全站仪视线遮挡的风险,实现精准、快速、安全的现场测量。
3.1 全站仪转点
为了确保导线点不被破坏,线路工程的控制点一般都埋设在路线30 m外,但是系梁顶标高一般都会低于地面约0.5 m,因此在原有控制点上基本无法直接同时观测半幅桥墩的3个立柱底部,需要全站仪转点至基坑边才能通视。
转点应选择在基坑边,采用木桩或钢筋(上方用羊冲打小孔)打入地下。观测时采用Leica TS15全站仪自动照准观测,前视点采用对中杆棱镜,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左角、右角各一个测回,在转点上架设全站仪时返测边长并加入计算。
在PC端事先将控制点成果、角度计算程序、坐标计算程序编制在一个Excel文件中。现场转点时,手机端打开该Excel电子表格,输入控制点名、观测角度及边长,可以现场查看观测2C值、方向值较差、观测边长较差等观测精度。
在现场使用该Excel程序用于计算观测值、转点坐标的目的,一是提高转点的精度及可信度:只需告之现场测量人员2C较差、测回较差、边长往返差的限差即可,可以有效减少读错、记错、输错等出错概率,消除或减弱现场转点出现错误或粗差的可能性;二是降低对一线测量人员的技能要求,外业观测人员只需要按照事先规定的操作规程完成操作即可,利用手机截图的便利性随时将观测数据发至工作群内,以便当晚对数据进行校对。
3.2 立柱外围任意点测量
为了满足施工现场立柱圆形模板的安装,需要放样立柱中心设计坐标于实地,由于立柱钢筋笼密集工人无法用手竖立对中杆,采用传统的方法是在立柱钢筋笼外搭设爬梯,工人爬上钢筋笼顶后在攀爬至钢筋笼内部放样点位。
在立柱钢筋笼外侧约10 cm处任意选择一点位,用记号笔做上标记,在转点上架设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或直接坐标法测量该点坐标,称为该点为A。
在计算机端采用Excel电子表格编制计算程序, 将整个项目工程的立柱中心设计坐标、 相应编号放在一个工作表内,采用INDEX+MATCH函数组合查找并显示对应立柱中心设计坐标。在另外一个工作表编写计算程序:根据实测的A点坐标与立柱中心设计坐标反算坐标方位角和距离,并以此距离计算出另一端B点的坐标,计算出的B点坐标与A点形成对称的关系,其两点连线中点即为立柱理论中心点(见图1坐标计算示意图)。
图1 坐标计算示意图
在现场工作时,手机端打开Excel程序,输入立柱编号、实测A点坐标,即可自动计算出对称B点之坐标、A或B点至立柱理论中心点距离(见图2Excel计算坐标程序截图)。
图2 Excel计算坐标程序截图
将计算的B点坐标输入全站仪,以直接坐标法放样该点,做好标记。以钢卷尺连接A、B两点,根据丈量距离取中做标记,并与反算距离对比,该点即为立柱中心设计位置。
4 结 语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首先测量的任意点A应尽量选择在立柱的外侧,以避免放样B点时出现悬空的状况。使用该方法,可以避免需要人工翻越至立柱钢筋笼内,采用一个测站同时放样多根立柱时不受立柱钢筋笼视线的遮挡,对外业观测人员的技能要求也不高,只需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即可。在荣乌高速ZT9标段,运用该方法很好的解决了量大、速度快、现场情况多变等多种情况,也使得测量数据可追溯,避免因为快速测量出现错误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