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深度整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2021-12-10王伟冬刘少东张虹任梦
王伟冬 刘少东 张虹 任梦
摘 要: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但线上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教学过程难以管控、学生互动性差、考核管理方式单一等。而这些不足在线下教学中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文章充分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特色,通过教师、学生、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工具等不同维度,建立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深度整合的教学模式,并应用于实践教学进行验证,充分证明了该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关键词:线上线下;深度整合;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21-0083-05
一、引言
线上教学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提出,90年代在我国得到初步应用[1]。但初期的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似乎是两条平行线,各自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没有过多交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设备的性能不断提升。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2]。如果说2020年之前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缺少互联互通,那么新冠疫情的爆发则是将两者牢牢连接,形成了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创新。因此,如何建立高质量的线上线下深度整合教学模式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线上教学工具
线上教学工具丰富多样,各自具备不同的功能特点,高校应根据自身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特点采用适合的线上工具开展教学。
1.MOOC和SPOC
MOOC和SPOC分别在2008年和2013年由Bryan Alexander和Armando Fox提出。MOOC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优势是将平台与课程相结合,提升了一站式教学效果。SPOC为精致小众的小课堂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3-4]。两者具体的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
2.超星学习平台
超星学习平台是基于整体课程服务的学习平台,包括课程介绍、课程大纲、知识点、电子教案、课件、视频、辅导材料、习题、考核以及统计等各个教学环节。教师创建学习与考核资源,学生可通过电脑或者手机APP完成相应的学习与考核,简单易用[6]。
3.雨课堂
雨课堂是由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联合开发,注重教学环境与教学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驱动,实现了以数据驱动为导向的教学过程管控、消息推送以及弹幕互动等功能,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性,同时具备课前点名和PPT演示等功能,丰富了教学过程[7]。
4.腾讯公司系列软件
腾讯系列软件在教师和学生的用户群中最受欢迎,其中包括腾讯课堂、腾讯会议、微信、QQ等,安装和使用率几乎为99%。软件的使用方式简单便捷,容易被用户群所接受,拥有极好的口碑。腾讯课堂具有分享屏幕、PPT展示、音视频播放、签到、讨论、答题卡等功能,为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同时,结合腾讯会议、微信、QQ等相关实时聊天工具可以实现现场讨论和答疑功能,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8]。
三、线上教学模式成果分析
疫情环境下,某校的线上教学方案为MOOC(或SPOC)+腾讯课堂(或腾讯会议、雨课堂)+微信(或QQ)+超星学习通平台。MOOC、SPOC作为课中、课下的辅助教学资料,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雨课堂作为线上教学直播工具,微信、QQ作为交流讨论工具。最后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考核。通过此种线上教学模式,完成了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的在线教学任务。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课程类别分析汇总
某校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共计384门,分别为必修课234门(占比60.93%)、专业选修课90门(占比23.44%)、实践教学课41门(占比10.68%)、公共选修课16门(占比4.17%)、创新创业课3门(0.78%)。具体如表2所示。
通过上述统计发现,实践教学课、公共选修课的成绩相对稳定,考核方式以线上提交实践报告、实习作品、论文等主观考核为主。必修课程的课程数量、学生人次最多,成绩呈正态分布,考核成绩主要以线上客观题和平时考勤综合而得。
2.二級院、系必修课程分析汇总
考虑到必修课程占全部课程比重较大(60.93%),对于提升总体成绩具有代表性的意义,因此选择必修课程进行详细分析,具体如表3所示。
通过表3统计分析得知,某校共计11个教学单位,其中包括7个二级学院和4个系,课程数量最多的学院为艺术学院达到72门,考核学生人次最多的学院为管理学院达到13765人次,课程考试成绩中平均分最高的为艺术学院达到81.78分,但标准差数值最大达到6.18。此数据表明总体平均成绩虽然很好,但也存在部分学生成绩相对薄弱的情况。标准差数据最小的为信息工程学院,说明信息工程学院考核情况最为稳定,对于线上教学的教学模式掌控最佳。
3.各年级必修课程分析汇总
统计各年级必修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不同年级学生对于线上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从而根据不同的成绩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2016级所修课程为毕业设计类课程,故未统计在列,具体如表4所示。
从各年级课程统计分析结果来看,2019级学生数量最多,达到28367人次;课程数量最多的为2018级,达到88门。各年级课程最高分、最低分、平均成绩以及标准差均相差无几,说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线上教学的接受程度基本相同,考核结果只有细微的差别。
四、 线上线下深度整合的教学模式
通过汇总分析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线上教学的考核成果发现,线上教学很好地完成了疫情冲击下的教学任务,并且部分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例如:《艺术概论II》课程取得了95.55分的最高平均分;《数据库程序设计》等17门课程存在考核满分的成绩。但线上教学的实践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相对于线下教学还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因此,在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线上线下深度整合教育教学模式的建立将迫在眉睫。
1.提升教师教学胜任力
受新冠疫情的冲击,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由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因此,教师必须快速地将线下教学能力升级成为“教学胜任力”。之所以称之为“胜任力”是由于线上教学有别于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属于新鲜事物。教师要从思维上去接受,由被动地将线下教学搬到线上转换为主动参与线上教学,更好地将线上教学应用于线下教学方式中,并将线上教学作为线下教学的一种优良辅助手段,从而达到混用的状态。同时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结合,优势互补,形成深度整合的教学模式。完成新教学模式的能力即为教学胜任力。教师是否能够接受这种转变、转变的速度如何、质量提升的高低等将是决定未来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教师考核的新标准[9]。
2.树立学生学习习惯导向
优秀教学成果不只需要教师一方面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积极的配合。结合教育部“疫情期间大中小学在线教育情况”发布会内容以及某校上学期考核成果的分析发现,学生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基础好、自觉性强,这类学生是名副其实的“学霸”,永远排在班级前列;第二类是基础好、自觉性差,这类学生考核成绩有明显下滑;第三类是基础一般、自觉性强,这类学生成功做到了“弯道超车”;第四类是基础一般、自觉性也一般,这类学生成绩基本没变,处于班级中游段位;第五类是基础不好、自觉性差,这类学生成绩惨不忍睹[10]。由此发现,取得优秀成绩的关键点并不全在于基础的好坏,而是在于自觉性的强弱。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将是教师在新教学模式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另外,每个学生对未知的内容均具有好奇性、探索性和恐惧性,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好奇性和探索性,消除恐惧性,树立学习习惯导向,是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提供的最大帮助。1999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苏伽特·米特拉教授开展的“墙中洞”教育实验就可以说明一切。他在印度贫民区的墙壁上挖开一个洞,并在洞中放置了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没过多久,发现贫民区中的贫民和孩子均学会了上网,并且还在网络上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和文化等知识[11]。上述内容可以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对教学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而“线上线下深度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3.建立线上线下教学过程
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深度整合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建设一流教师团队、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管理等,从单兵作战到集约开发,从课堂搬家到创新研究,从辅助教学到促进交互,从班级授课到自组织学习,与学生建立翻转式、混合式、探究式、交互式等多种学习方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12]。
(1) 课前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分享
各院、系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使用不同的教学工具完成教学。课前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相关课程资料进行分享,让学生提前安装系统、工具并测试。例如:超星学习通和雨课堂适合完成课程知识点预习;NOBOOK虚拟实验室适合完成相关物理和化学的实验教学;腾讯课堂适合理论教学;腾讯会议适合学习讨论等。此部分工作要在正式开课前與辅导员共同组织学生以班会形式完成,切忌以通知方式草草了事。同时,建立沟通渠道,统一解答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各教学系统可正常使用,并且建立多种备用方案,保证教学过程高可用。
(2) 课前、课后线上线下学习资料分享
此部分学习资料与上一节不同,是针对课程的各个详细知识点的学习资料,课前注重相关知识点预习,课后则注重所讲知识点的复习。线下学习资料可以以教材、实验册、习题册等为主,但一定要告知具体的学习范围,切忌整册、整套地推送,否则完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并会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线上学习资料可以推荐MOOC、SPOC、超星读秀、百度文库等相关资源,同时注重各类线上教学资源配合使用,并非多选一模式,而是多合一模式。例如:MOOC可选作通识基础类教学课;SPOC则可以进行提升类专项教学[13]。同时,在使用线上学习资料分享之前要进行相关调研,针对学生所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网络情况进行相关的线上学习资料共享。例如:网络较差地区推荐在线阅读,相反可推荐在线视频等。
(3) 教学过程管控
教学过程分为“教”和“学”两部分。“教”即教师的教学活动,“学”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虽然“教”和“学”是两个部分,但绝不可以分开来进行,教的目的即是学的成果,学的过程即是教的内容,两者是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因此才称之为“教学”[14]。
教学过程中,考勤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由于线上考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均难以把控,因此建立“逆向考勤”模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考勤考核来提升平时成绩,即由原有的减分制度转变为加分制度。不要将教学环节进行割裂,要将考勤、教授和学习的环节形成互相融合的整体,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具体方案如下:平时成绩的初始值为0分,考核的环节可设置多种方式,不同的方式设置不同的权重。例如:翻转课堂,根据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表现进行加分(占比25%);MOOC课程,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进度来给予成绩(占比15%);线下小组学习讨论,根据每组的学习讨论情况进行加分,为避免出现“划水”情况,小组每位成员均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建立起学习圈氛围(占比30%);线上线下知识点提问,针对自觉性不好的学生进行重点考查,如果回答存在问题,其他同学也可补充回答,同样获得分数(占比20%);利用学习通、班级魔方等工具抽查完成学生出勤情况的验证(占比10%)。同时也可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增加不同考核方式。例如:实验类课程可根据每节课完成的情况给予相应成绩;实践类课程可根据完成的项目进度给予相应成绩等。利用上述方式,不但可以完成考勤考核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让学生找到存在感,让学习更有持续性,避免学生一味被动地接受枯燥知识,充分体现“教”与“学”的融合。
与此同时,增加线上师生互评环节,区别于以往的做法,该环节在每节课后完成,而不是一个学期只完成一次。这样教师可根据学生对某节课程教学活动的反馈进行快速调整和提升,以便更好地完成后期教学任务,学生也可根据教师的评价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教学管理部门通过查看互评结果可以辅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 课程考核模式
考核模式不再“一考终身制”,丰富考核方式,从多角度去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考查学生真实项目案例完成情况,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制作相关作品或者综合报告,反映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参加相关学科的知识竞赛,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不同名次赋予不同成绩;线上完成理论知识的客观题考核,线下完成主观题目或者实操类题目的考核,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各自的特点。
五、线上线下深度整合教学模式实践成果分析
通过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深度整合的教学模式,某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良好地完成了疫情常态防控下的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的,并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成果。具体对比分析如下。
1.课程类别对比分析
某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共计497门,分别为必修课302门(占比60.76%),专业选修课102门(占比20.52%),实践教学课38门(占比7.64%),公共选修课47门(占比9.46%),创新创业课6门(占比1.21%),具体对比情况如图1所示。
通过图1对比发现,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在课程数量(上升29.43%)、学生人次(上升30.09%)、平均成绩(上升1.70%)均比上学期有所提升,说明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深度整合的教学模式成果已初现。
2.二级院、系必修课程对比分析
某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针对各二级院、系进行深度整合,新成立“智能制造学院”二级学院,旨在建设符合当下社会发展趋势的一流大学,培养一流社会所需人才。智能制造学院包含自动化系、通信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目前该校共计8个学院,3个系,共计11个二级教学单位。具体对比情况如图2所示。
通过图 2对比发现,该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必修课平均成绩上升0.97%,其中艺术学院平均成绩提高5.56%,可见线上线下深度整合教学模式在平均成绩稳步提升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3.各年级必修课程对比分析
某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四个年级均有必修课程,共计302门。其中2017级(毕业年级)20门、2018级109门、2019级103门、2020级70门。课程数量总体分布合理,毕业年级和新生年级课程数量相对较少。具体对比情况如图 3所示。
通过图 3对比发现,2018、2019级平均成绩略有下降,2017级略有提升,2020级新生平均成绩高于总体平均成绩,平均成绩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新入学学生对于线上线下深度整合教学模式非常感兴趣,并且积极参与。新教学模式在新生中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活跃学习氛围、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成果。
六、结语
线上线下深度整合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已取得显著成效,考核成绩有明显提升,其关键点是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前、中、后三个阶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强教学条件保障,减少特殊情况发生,真正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但是,目前取得的成果还存在部分不足,如课程的标准差较大、部分课程的分数较低等,表明线上线下深度整合教学模式是不断反复优化的过程。如何更好地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个性化定制特色的线上线下深度整合教学新模式,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秦蕾,胡荣林.技术趋向与社会需要:中美高校在线教育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2):64-68.
[2]教技[2012]5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的通知[Z].
[3]VELETSIANOS G,SHEPHERDSON P.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the empirical MOOC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2013-15[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16,17(2):198-221.
[4]FOX A.From MOOCs to SPOC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13,56(12):38-40.
[5]汪凌,姜凌.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运筹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8):211-215.
[6]李琛,刘兵,陈春晟,等.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应用[J].包装工程,2019(S1):25-29.
[7]杨春梅,章娴,孙孟思,等.基于雨课堂的研究生大班翻转课堂案例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7):45-50.
[8]陈红普,凡妙然.腾讯课堂在线教育运行模式的思考与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1):86-92.
[9]邱燕楠,李政涛.从“在线教学胜任力”到“双线混融教学胜任力”[J].中国远程教育,2020,41(7):7-15,76.
[10]朗读君.教育部:在线教育将成常态!网课学习成果公开,学生被划分为五类!你家孩子是哪一类?[EB/OL].https://www.sohu.com/a/397094185_263510.
[11]汪基德,顏荆京,汪滢.“墙中洞”试验的理论透视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5(1):5-8.
[12]曹培杰.在线教育需要一场结构性变革[J].人民教育,2020(Z2):34-37.
[13]邓晓宇,张品.基于SPOC双线混融教学促进深度学习的行动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20(11):106-111.
[14]韩筠.“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新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9(12):4-7.
(编辑: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