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域水污染治理模式创新的研究

2021-12-10刘迪

科技资讯 2021年26期
关键词:污水治理生态建设

摘  要:当河流流域出现污染问题后,会基于水的流动性特点,导致污染扩散的情况。不仅会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而且会造成生活用水被污染的问题。基于此,必须要积极展开水污染防治工作,从源头出发,处理污染问题。重点应当做到污染集中过滤处理后,再排放到指定地点。不同地区的地势条件不同,产业结构类型也存在差异,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的流域水污染实际情况,找到治理工作的侧重点。并着重分析出哪些因素会制约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研究创新污水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流域水污染   污水治理   生态建设   水体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9(b)-0062-03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Model in River Basin

LIU Di

(Biji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 Bijie, Guizhou Province, 551700 China)

Abstract: When a pollution problem occurs in a river basin, it will lead to pollution diffusion based on the fluidity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It will not only affect the health of the water ecosystem, but also cause the pollution of domestic water. Based on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carry out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start from the source, and deal with pollution problems. The focus should be on the centralized filtration treatment of pollution before it is discharged to the designated place. Different regions have different top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management department should consider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in the local river basin to find the focus of the control work. And focus on analyzing which factors will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work in the basin, research innovative sewage treatment model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reatment effects.

Key Words: River basin water pollution; Sewage treatment;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Water ecosystem

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水资源,日常除了需要安装给排水管道之外,还要关注河流通航的问题。而在实际用水过程中,目前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做好对水体环境的保护工作。基于污染问题种类多,需要分类处理。而该文则重点以流域水污染问题为例,介绍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工作难题及解决对策。

1  流域水污染情况及治理工作的整体形势

造成河流流域出现水污染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不同因素的处理方法有一定差异。管理部门需要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拟订污水治理计划。

1.1 污染情况

流域水污染情况十分严峻,主要表现为:生活在河流流域周围的居民比较多,且沿河流周围还建设了许多工厂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造成污水中的污染物质种类复杂多样,且很多污水都没有分类、分流,这种综合性的污染治理难度比较大。尤其是重金属污染问题,不仅会污染水源,还会对周围的土壤质量造成不良影响[1]。

1.2 治理现状

针对流域水污染问题,国家和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政策。各个企业目前也在研究提升污染治理技术水平的方法,城市管网趋于完善。但是,目前流域水污染治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有:(1)前期治理成本比较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很多人才由于没有意识到流域水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投身到这项工作中。(2)执法监督的力度不足,监管任务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环节中。(3)针对面源污染的治理,存在技术水平低、治理效果差等问题。尤其是各地政府仍然要解决不同地区水污染情况不同,需要灵活调整管理方案的问题,还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4)在进行污染治理工作时,存在污染量不断增多的问题,如何对污水进行集中存储,并在过滤后定点排放,是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2]。

2  制约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稳步开展的因素

传统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模式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治理工作的稳步开展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污水治理效果,需要管理部门引起重视。

2.1 人才技术问题

传统治污方法是谁污染、谁治理,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减轻管理部门的工作负担,但是,实际上很多日常工作中会产生污水的企业,都不具备对污水的过滤处理能力,处理方式不专业,容易导致处理后的污水仍然不达标的问题。同时,专门负责污水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缺乏对流域水污染的治理经验,自身的工作能力还有待提升。这些问题会影响污染治理的进度,造成水体环境被破坏的情况[3]。

2.2 管理制度问题

在日常的流域水污染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结构体系不完善,管理任务没有落实到位,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比较突出。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经常互相推卸责任,这与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以及管理制度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有关。实际上,污染管理工作应当由政府部门主导,制订统一的管理计划。但是,具体工作中,由于各地区的环境情况不同、产业结构不同,导致污水中的种类和污染严重程度有差异,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管理计划。然而,很多管理人员都没有及时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优化,导致管理效果不理想[4-6]。

2.3 信息传递问题

流域是河流的干流和支流,上游水流入下游水后,可能与其他水体分支汇合,造成污染问题扩散的情况。但是,在分区域管理工作中,下游管理部门无法直接管理上游的排污企业。而且,上下游管理部门之间还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信息传递不及时,无法及时针对污染问题进行交流,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管理体制。这就容易错过最佳的污染治理时机,进而增加污染治理成本。

3  创新流域水污染治理模式的方法

针对流域实际出现的水污染问题,管理部门在防治水污染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3.1 成立专业的污染防治队伍

要在社会范围内宣传水污染问题的危害,介绍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并着重介绍一些防治水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从各个行业的工作特点来分析各项工作与污染治理工作之间的联系,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推动污染治理工作的第三方运营模式,让专业的人才参与到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当中,解决企业内部污染治理工作不专业、不到位的问题。此外,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应的人才补贴政策,全面提升治污水平及效率,维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3.2 关注产业投资问题

目前,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需要做好融资工作,首先,应当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宣传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作用。其次,应完善产业链,例如:展开河道生态旅游建设工作,通过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解决污水治理环节的资金短缺问题。最后,政府部门应大力扶持无污染排放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税收补贴政策,让社会范围内都意识到打造绿色企业的重要性。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参与产业结构转型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满足城市的绿色发展需求,保护水体环境不被污染和破坏。

3.3 新治理技术的应用

应着重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引进新型的技术、设备,提高污染净化能力。展开这项工作,需要先树立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鼓励需要排放污水的企业引进一些清洁型装置及污染的过滤处理装置,降低污水的排放量。还应当加大对新治理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在社会范围内共享研发成果。对新技术,应当先建立试点,考察污水治理效果,及时从经济成本、技术难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到最佳的技术推广方法。整个工作流程中应为技术人才树立创新工作意识,引导他们不断深入研究简化技术操作流程,提升治污水平的方法。另外,政府应完善流域排污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安排技术人员对当地水污染管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最终获得良好的治污效果。

3.4 信息化工作平台

结合流域水流动性的特点,在进行分区域的管理工作时,应为同一条河流的上游及下游管理部门之间建立沟通平台。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来让管理部门之间进行实时互动交流,了解河流上下游每日的污染治理情况,在及时发现污染问题的基础上,找到污染的源头,展开有针对性的治理工作。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且管理部门应完善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不仅要在同一流域的上下游建立交流渠道,还应当为国内各个管理部门之间建立沟通平台,并需要在流域中安装监测水污染的仪器设备。统一管理国内流域水污染的整体情况,确定哪些区域容易出现污水,了解污水治理进度以及实际使用了哪些方法。对比各种污水治理方案的优缺点,进一步研究提升污水治理水平的可行对策。这种智能化数据分析方法,是创新水污染治理模式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污水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有着重要意义。

3.5 水污染赔偿管理

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必须要从污染的源头出发,重点针对会产生污水的重工业、化工业企业进行管理。对日常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并通过完善管理制度的方式,设置严格的惩罚机制。一旦发现水体中污染含量超标,应采取罚款措施。同时,要求企业缴纳污水治理费用,以此来缓解管理部门的经济压力。在管理工作中融入水污染赔偿机制时,要划分污染等级,统一赔偿标准。并全面公开审核过程和处罚结果,确保对所有企业都一视同仁,公平的展开管理工作,以保证企业管理者能够自觉遵守相关管理规定。

另外,应当提升污染排放管理标准,加大监管力度,这需要关注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转变问题。通常应当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对排污情况进行监管。在具体工作中,还应设置合理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

4  结语

大部分地区在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中,都存在人才技术、管理制度以及信息传递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实际的污水治理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个情况,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比如:要求企业缴纳污水治理费用,对不达标的污水排放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罚。实际工作中,可以建立信息化工作平台,方便传递工作信息,交流污水治理经验,并及时发现污染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后应科学扩大污水治理队伍,引进新的污水治理设备及技术,关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可行性,最终合理解决流域水污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华祥.流域水污染治理模式创新研究[J].广东化工,2018,45(6):175-176.

[2] 武萍,李颖.法律视角下我国水污染防治模式转变机制研究[J].法学杂志,2020,41(5):90-96.

[3] 吾凯依马木.流域水资源管理及其污染控制的分析[J].水电水利,2021,5(2):25-26.

[4] 潘锋.乡村水污染治理对策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

[5] 朱梦雨.河长制在流域污染治理中的作用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9.

[6] 李小云.流域水污染防治耦合協同机制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20.

作者简介:刘迪(1989—),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及环境污染防治。

猜你喜欢

污水治理生态建设
探讨环境工程中的污水治理
PPP模式下城市污水治理的现状分析
城市环境保护中污水治理的问题与建议
植树造林防沙治沙 改善环境安居乐业
“慕课”建设本土化问题及对策探析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世界银行天台农村及小城镇污水治理项目研究
环境工程建设中污水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