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女运动员媒介形象呈现
——以《人民日报》微信报道为例
2021-12-10毕维娜马月飞
毕维娜 马月飞
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众多女运动员脱颖而出,女运动员议题的报道也随之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已有研究显示,媒体常将女运动员塑造为美丽、感性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无疑扭曲了公众对女运动员们的认知。
当前媒体对女运动员的形象呈现如何?本文以《人民日报》纸媒及微信平台为例进行分析。《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的主流大报,其对女运动员形象的塑造,既表现了官方对性别平等观念的推广程度,也对其他媒体和公众起着导向作用。在微信成为公众主要信息获取渠道的当下,本文以《人民日报》纸媒及其微信报道为例,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其关于女运动员的报道呈现出哪些特征?其报道塑造了女运动员怎样的媒介形象?这些媒介形象背后隐含着哪些问题?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利用爬虫工具,抓取了《人民日报》微信平台关于女运动员的文本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与形象无关的报道不在本文的研究之列。样本选取时间为东京奥运会召开期间,即2021年7月23日至2021年8月8日。研究方法为内容分析法。为进行对照,同时在该时间段《人民日报》纸媒的“奥运特刊”中检索了女运动员报道。最后获得的样本数如表1所示。
表1 《人民日报》微信和纸媒女运动员报道样本统计表
二、数据分析
(一)报道背景:突出金牌至上的报道
报道背景指报道发布的缘由及环境条件。综合来看,微信和纸媒的报道背景分布呈现出基本的一致性,比赛胜利的背景占比最高,均超过了50%。其次为比赛失利,纸媒为20%,微信为33%。除上述两个背景之外,纸媒突出对比赛破纪录的呈现,而微信则更倾向于呈现与比赛无关的花絮和趣闻。进一步分析比赛胜利的背景发现,纸媒和微信都毫无例外地突出了女运动员“夺金”的报道,纸媒占比47%,微信占比44%。相比其他女运动员,媒体对夺金的女运动员更为关注。
(二)报道框架:纸媒勾连国家意识,微信强调个人叙事
在媒介建构的过程中,媒体的报道框架表明传播者关注与报道对象有关的哪些题材,从而为媒介形象的具体内容、层面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①。本研究的报道框架分为国家框架和个人框架。在纸媒上,使用最多的报道框架是国家框架,其中多数样本将女运动员的比赛与国家意识相勾连,赞扬女运动员不懈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在微信平台上,个人框架的占比更高,为70%。个人框架主要讲述运动员的竞赛过程和职业生涯,淡化了“为国争光”的意识,更多地强调了女运动员勇于突破的自我实现价值。
本研究还总结了六个文本议题,如表2所示,纸媒和微信平台的文本议题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纸媒上,场上表现、运动生涯、伤病情况三个议题占比最高,运动员以外身份的议题几乎不涉及,而是较为突出女运动员作为选手的职业身份。在微信平台上,出现最多的三个议题是场上表现、运动生涯、运动员以外的身份,场上表现议题较纸媒明显减少,运动生涯议题占比略高于纸媒,运动员以外身份的议题则呈现女运动员作为女儿、妻子或者母亲的家庭故事,具有较大的煽情性。在该议题下,塑造了女运动员“寒门孝女”“妈妈级选手”等形象,如表2所示。
表2 《人民日报》微信和纸媒女运动员报道文本议题分布表
(三)报道立场:正面形象塑造为主
报道立场表明了媒体对报道对象所持的态度,间接地影响着公众的认知和行为。经分析发现,《人民日报》纸媒和微信平台对女运动员的报道立场呈现出一致性,所有的文本都是正面报道。具体表现为对比赛胜利(夺金、夺银、夺铜、晋级)或是破纪录的选手进行高度赞扬和肯定,对比赛失利的选手进行鼓励和安慰,且在进行肯定和鼓励时立场鲜明,在标题中频繁使用“好样的”“太棒了”“了不起”“为你骄傲”等字眼。
三、女运动员媒介形象塑造
由上文可知,《人民日报》纸媒和微信的女运动员报道肯定了女运动员的赛场拼搏,也出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考虑塑造了女运动员的正面形象,但是相比纸媒,微信报道在对女运动员进行形象塑造的同时,强化了女运动员的生理特征和女性气质。
(一)为国争光的女性标签
在奥运报道中,媒体会不自觉地将本土运动员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捆绑在一起,将运动员塑造为“奥运英雄”②。如前文所述,《人民日报》的很多女运动员报道中使用了国家框架,将女运动员的成绩上升到了为国争光的高度,但却鲜少将其描绘为“英雄”。新闻文本通常颠覆运动员的常规称谓以显示运动员的英雄形象③,而文本中对女运动员的称谓多为“姑娘”“妈妈级选手”“妮儿”,而同期对男运动员的称谓则有“领军者”“纪录收割机”。可见,《人民日报》在奥运报道中更倾向于将男性塑造为英雄,而女运动员的女性标签更加明显,性别差异可见一斑。
(二)视觉奇观下的被看者
穆尔维认为在一个由性别的不平等所安排世界中,女性承受着男性的凝视,不断地被看和被展示④。女性的这种被看和被展示在《人民日报》微信对女运动员的报道中隐约可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多项目均获奖的前提下,强化对具有较强观赏性运动项目的报道,如跳水、体操、平衡木,突出与传统女性形象一致的高雅和优美;二是报道中呈现的女运动员形象的图片突出其身体的某一局部,如在《朱雪莹、刘灵玲包揽女子蹦床金银牌》中,图片放大了女运动员的腿部;三是图片呈现女性化的非运动员形象,如关于全红婵的报道中,呈现了全红婵小时候涂口红戴红花的表演照。在这些样本中,女运动员美丽、性感、可爱,处于被看者的位置,成了视觉“奇观”。
(三)感性柔弱的女性特征被强化
传统的社会性别文化规定,“男性应该是刚强、支配或主动的;女性则应该是温柔、被动、依赖或者感性的”⑤。在《人民日报》微信报道中多少带有一点这种刻板印象,女运动员有时会被突出其感性柔弱的一面。在本应突出运动员力量和运动技能的文本中,时常充斥着“掩面而泣”“泪流满面”“噙着泪水”等字眼。而在图片中有时也会呈现女运动员哭泣的形象,如《这几天,中国奥运健儿热搜逐渐“走偏”》中用大尺寸动图呈现了举重运动员李雯雯哭着靠在男性教练怀里撒娇的场景。通过一系列的形象塑造,女运动员作为运动员的身份属性被弱化,而作为女性的温顺、依赖、感性等特征被加强。
四、女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分析
《人民日报》微信对女运动员的报道体现了两面性,一方面报道女运动员作为职业选手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跳脱出运动员的职业,从女性的平常视角加以报道。
(一)职业化形象:突出表达性特质
媒体对女运动员性格特质的描述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运动能力相关的工作特质,另一类是与运动员身份无关的表达性特质⑥。本研究通过文本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微信的报道在对女运动员具有的特质进行描绘时,通常会使用表达性特质,描述词包括“纯真”“开朗”“懂事”“萌”等,而表达性特质削弱了公众对女运动员职业化的认知。可见,《人民日报》微信对女运动员进行报道时选择性地弱化了其与运动能力相关的特质,而突出了与其个性、外貌有关的特质。究其原因,《人民日报》微信在报道中未摆脱固有性别观念的限制。
(二)生活化形象:身体符号被消费
《人民日报》微信在对女运动形象的建构中也出现了一种愈发娱乐化的倾向,在报道女运动员的职业身份之外,也突出了其生活化形象。据文本分析,这些生活化形象通过两种手法来建构,一种是以文字符号突出女运动员的家庭生活,将其放在母亲、妻子、女儿的角色中加以论述,另一种是以图像符号突出女运动员的身体特征。前者容易误导网络用户关注其私生活,后者则将女运动员置于“被看”的位置,迎合并助推网络用户消费女运动员的身体符号。例如,《人民日报》微信在《这几天,中国奥运健儿热搜逐渐“走偏”》中所用的图片聚焦了唐茜靖嘟起的红唇和孙颖莎Q弹的脸,引来用户大呼“看不够”。《人民日报》微信随后又发文《全红婵回国后的画风,可可爱爱》,呈现了全红婵涂口红戴红花的童年照,媒体为满足网络用户视觉化需求对女运动员身体符号的消费可见一斑。
五、结语
本文以《人民日报》纸媒、微信的报道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其对东京奥运会期间女运动员形象的塑造,发现《人民日报》纸媒在对女运动员进行报道时较为审慎,能呈现女运动员的职业形象,在倡导男女平等方面,符合公众对主流大报的期待。而《人民日报》微信平台的女运动员报道虽为正面,但背后隐含着些许性别差异,这也体现出在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与时俱进的报道思路,即同一媒体因不同发布平台的定位不同,针对各自的受众群体进行差异化报道,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注释:
①陈璐.新时期境外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形象的建构研究[J].新闻前哨,2016(11):20.
②③张雨晨.我国奥运报道的“英雄叙事”研究——以《体坛周报》里约奥运报道为研究对象[D].苏州:苏州大学,2017.
④Mulvey L.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J].Screen,1975(3).
⑤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17.
⑥伏晶.《人民日报》(2008-2015)中国女运动员媒介形象研究[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凤凰传媒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