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途径

2021-12-10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思政课程

闫 石

(安徽工程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了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并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实践方向。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具体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内容,指出要“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

《大学语文》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现代人文意识、承载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础课程,是推进和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实践课程。

一、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难点。比如,把握不准:如何结合知识点挖掘相关的思政元素,时间上如何把握思政内容的课堂占比,都是需要明确的问题;浮于表面:教师如何有机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中,而不是就爱国、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进行机械空洞的说教,使思政部分和专业课泾渭分明;课堂思政:简单地将课程思政理解为课堂思政,只是强调课堂的教学活动,忽视了思政课程的全程性,没有关注到学生的“终身发展”的需求;方法单一:在当前的课程思政教学中,采用最多的方法依然是讲授法。虽然讲授的故事生动了一些,讲授的内容拓展了一些,但教学效果依然有限。因为讲得再好,也只能在认知层面达到转变或者认同,要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就需要让学生在行为层面有所表现,所以,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忽视引导受教者的参与、体验、实践,要注重从整体过程中来评价,要注重学生的获得感、注重教学效果。

二、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

(一)思政元素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昭示了“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核心就是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2],《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1],明确了思政元素的来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1.从国家的大政方针主流价值观找内容

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每年的两会、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规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2.从社会生活实践中找内容

及时关注国内外时政热点问题、行业发展动态,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学科的信息融入大学语文课堂,挖掘经典作品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价值与现实意义,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以增强吸引力。

3.结合专业课找内容

专业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可以结合专业发展历史、专业课中科学家、文学家等的成长故事、科技文化发展现状等,从家国情怀、责任意识、人文素养、理性精神方面进行深入挖掘、拓展和开发。笔者教授的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大学语文》,结合专业特色,深度挖掘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等元素,以及个体发展与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内容。

“思政”与“课程”的关系,应当是“如春在花、如盐化水”,而非“眼中金屑、米中掺沙”,因此,具体教学中要避免将课程思政简单等同于“课程”加“思政”,使得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机械组合或者割裂开来,二者应该是有机融合、同向发力、协同发展。教师应当在专业知识传授与广泛的社会调查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课程思政的学习,从而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专业课如何发掘思政元素

第一,从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围绕知识的来源与发展、技术应用、产业与市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围绕知识内涵的价值观、哲学、思想、逻辑、情感,通过系统性的课程设计,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生成性的内在契合关系,做到“基因式”融合。比如,在《论语》的教学中,围绕孔子仁爱思想的三个基本点——家国情怀、道德意识、民本思想,分别切入了《习近平的家国情怀》《中国力量彰显大国担当》以及《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三个思政材料,使学生既了解儒家思想对中国民族精神形成的重要作用,又形成凝神聚力的共识,增强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第二,知识模块的重组、延伸与深度解读。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一般体现在三个层面,文本内容说了什么,关注的是作品的原生价值、客观解读;教学内容究竟想说什么,关注的是作家无法说或不能说的主题;教学内容能够说什么,关注的是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义的衍生性。课程思政要关注的是教学内容应该说什么,即教学价值的选择,体现了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个体价值,通过教师的价值引领,使作品的理解具有思辨性、故事性、警示性和针对性。比如,《大学语文》里的作品如《伤逝》《骆驼祥子》《人生》《平凡的世界》《第一炉香》等多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教师可以将其进行整合,从当下热点中科院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部分导入,从而理解个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理解奋斗的途径与作用,并从社会治理角度探讨促进个体发展的途径。

三、《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实施途径

(一)强化思政理论学习,打造一支师风优良能力过硬的教学团队

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与接班人,面对当前纷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应清楚的认识到,高校确实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教师必须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才能将思政理论传播给学生,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对课程思政实施的质量和效果有重要影响。

育德意识是指教师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关注道德教育资源,把握道德教育时机,主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意识[3]。教师是课程的引导者,教师能否及时接受、学习、更新、践行课程思政的理念与要求,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专业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注重知识更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教学中言传身教,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使课堂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目标放在首位,有效引导学生做“四个自信”的坚定信仰者、先进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育德能力是指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中应具备高超的技能[3]。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师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的广度、深度,以及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效度,与教师自身的执教能力密切相关。教师要坚持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培养核心,关注青年成长过程,聚焦青年发展重点,着眼青年道德熏陶,积极探索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有机统一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道德素养,将个人前途与社会发展、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激发其为国家、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二)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初步构建《大学语文》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

确立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明确思政内容的融入点、教学手段和载体途径,构建德育渗透教学成效的评价体系,重新拟定教学大纲,明确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考核方法与标准。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精心挑选优秀教学材料和案例,充分挖掘课程的育德功能。立足中西文化的比较,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纵向历史与横向现实的维度出发,借助作品阅读与分析,通过中西不同文化内涵的比较、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比较、中国特色与国际局面的比较、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的比较,使思政元素既源于历史,又基于现实,既传承历史又着眼未来,深刻体现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精选古代及现当代作品,挖掘其现实意义。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深刻体会文学与人生与社会的密切关系,理解文学作品在陶冶情操、认识自我、关注人生、健全人格、能力培养中的意义与价值;挖掘思政元素,强化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结合具体作品,结合授课对象的不同专业背景,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时关注国内外时政热点问题、行业发展动态、社会生活实践,通过积累吸纳、选择取舍,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自然融入专业课课堂,从中找寻“课程思政”的教育元素,选择与作品相关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专业的其他材料,挖掘经典作品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三)深化教学改革理念,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体验感获得感

将“三全育人”的“大思政”理论与具体教学相结合,悉心落实到教学实践,注重互动式教学,及时吸收新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建构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启发教育和双向互动,讲授与渗透并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选择各个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设置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通过课堂讨论具体分析作品,使学生能动地认知、认同与内化知识。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方式,如讲(课堂讲授,可以学生分组讲)、查(提供、查阅资料)、做(校内外实践、调研、课件、微视频)、演(学生课堂)、论(论文、讨论、辩论、论坛),后三者为成果展示,注重实践性、活动性、主动性、参与性、情感性、体验性。尤其注重每节课的导入,运用建立问题情境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渗透则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注重向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网络环境等方向渗透。讲授与渗透相结合就是坚持春风化雨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选择,从被动、自发的学习转向主动、自觉的学习,主动将之付诸实践。教师要持续更新掌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智慧课堂等,积极开展翻转课堂等教学实践活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情景性,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心有所触,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延伸大学语文教学的课外视野,充分落实课程思政的全面性应用性

可以与学校宣传部、团委、学生会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延伸大学语文教学的课外视野,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给予学生广阔的学习背景。通过语文教学在名著阅读、文学创作、信息写作、演讲与口才、公文写作、礼仪训练等方面强化训练,积极组织参与各项实践活动与竞赛,成立诸如传统文化协会、礼仪协会、读书协会、文学社、诗社等,举办各种文学活动,如精典悦读、演讲、经典诵读、原创文学写作、辩论比赛等,在锻炼挖掘学生个人潜能过程中拓展其学习空间,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五)建立相应保障机制,建构高效常态的育德模式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效化的系统工程,为促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例如,教师培训提升机制、思政资源共享机制、育人评估体系、激励机制和有效保障机制等。课程思政建设培养的对象是广大学生,育人效果是评价的首要标准。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获得感,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实施效果作为其岗位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等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具体体现在: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愉快民主的人文性教学氛围;学校重视,大力投入,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条件;全程设计育人计划、科学合理地制定培养方案,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与思想性持续渗透于学生的专业教育中;全员参与、全程推进的培养模式,学校各部门大力支持、全程指导参与,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成效,充分发挥语文应用能力在学生各类相关比赛、综合测评和奖学金评比、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四、典型案例——《边城》的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熟读课文,体会20世纪初湘西的淳朴民风和原始的社会状态。(2)了解乡土文学的特色,对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作一定的探讨和了解。

能力目标:体会沈从文“诗体乡土小说”的特色与魅力。

思政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2)理解“精准扶贫”的伟大意义,明晓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的责任感与家国情怀。

(二)思政育人案例设计

教学过程及内容 设计意图一、课程导入思考社会热点:丁真为什么能爆红?开篇从社会热点引出我国乡村振兴中“精准扶贫”的伟大成就与意义,引出沈从文“湘西社会”文学表达的深刻含义与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课程内容1.观看视频,整体感知,初识作家作品提问1:视频中最能揭示《边城》创作动因的是哪一句?提问2:什么是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智慧课堂投票活动:你愿意生活在这样一个“见义忘利”的社会吗?家族亲情与男女爱情,你面临这样的局面,该如何选择?《边城》的悲剧制造者是谁?2.拓展延伸,小组讨论(结合本专业)阅读下列材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会议上的讲话》《脱贫攻坚中国有多拼,这组数字告诉你》思考:《边城》主题的现实意义2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引导学生把握沈从文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边城》的主要思想内容。具体的智慧课堂投票活动帮助学生介入作品、理解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小组讨论是为了让学生联系实际,从文本中走出来,认识《边城》主题的深刻含义与现实意义,理解乡村振兴的必要性与基本途径。切入思政育人点:城镇化进程的必经之路、精准扶贫的伟大意义。三、课程总结《边城》的意义:在批判人们在物欲面前丧失自我、人性堕落的同时,守着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追寻生命中的至善至美。《边城》的现实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立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长效机制,古老的乡村保留了其原始自然风貌与淳朴乡风,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气息。(学生可以列举相关实例)课程总结呼应开头,有机结合了行政管理专业,进一步强化思政育人点:树立家国情怀,关注社会治理与乡村振兴,为共同的未来梦想作出贡献。四、课后作业1.名词解释:湘西社会2.论述《边城》的悲剧原因及其意义3.结合专业写一篇小论文:题目如:让边城变得更美丽、我心目中的边城,等(内容涉及到:扶贫攻坚中的乡村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路径等)通过作业完成巩固所学,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