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的贴心人 村里的“管家婆”
——记原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西后加村第一书记孙仁忠
2021-12-10祁星娜
◆ 祁星娜
“孙书记,我想去村里的服装加工厂打工,麻烦书记给我登记一下。”“你直接去厂里报道,每天闲了就去干活,以后就在家门口挣钱。”在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西后加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时候,孙仁忠一直很忙,在村里发展“牛羊养殖、土地整理、民族服饰加工”三大项目时期,许多村民都纷纷来找他咨询问题。
面对众人的咨询,他总是耐心解答,满面笑容地为大家提供帮助,这些与村民息息相关的琐事,对于孙仁忠来说是最紧要不过的工作。当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孙仁忠却始终表示,“这些小事都是我应该做的工作,没什么值得拿出来说的。”
尽心尽职投身工作
2018年,青海省自然资源厅所属地理信息中心选派了孙仁忠驻村开展帮扶工作。经过三年的倾心帮扶,西后加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进入西后加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新修的太阳能路灯和独具藏族特色的围墙旁边,妇女和孩子们正在拿着扫帚清扫村里的硬化路。“以前,从来没想过能把房子修一修,多亏孙书记的帮助,自己不用掏一分钱,就住上新房。如今的房子,既漂亮又暖和,住进去很舒服!”夏吾夏旦的老母亲很是感慨。
孙仁忠在民族服饰加工厂与困难群众交流
“多亏孙书记,全村的面貌才能焕然一新。我才能从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搬进水电齐全的新房。”夏吾夏旦的母亲高兴地说,如今,再也不用冒着严寒,去几公里外的山沟里挑水了,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 水,真是方便极了。昔日的贫困户夏吾夏旦,如今迎来了好日子。
在“第一书记”孙仁忠带领的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多方协调下,先后为村里争取到高原美丽乡村、危房改造等项目,让27户曾经的贫困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安全住房,新建、改建农户大门,修建庄廓砖墙,为全村的百姓农户通上了自来水……
积极探索扶贫路子
“从驻村以来,我们就注重打造党建品牌,为村里建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发挥引领作用。在‘党建示范村’建设过程中,积极开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新思路、新规划,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文西后加。”孙仁忠深有感触地说。
初来乍到的孙仁忠,始终在“服务”上下功夫,带领西后加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当好党员群众的政策宣传员、为民办事员、活动组织员、文明创建员。通过农民夜校、“三会一课”等平台,组织邀请驻村第一书记、村里有创业经验的致富能手,大家宣讲党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讲解脱贫攻坚政策。建成了集党建、文化、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制定了以社会倡导、历史积淀、村民认可为依托的村规民约。积极打造“党旗飘扬、产业兴旺、带动明显”的党建品牌,以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为重点、以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为关键、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为目标、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为途径,大力发展产业,激活和迸发群众的创造力和发展力,使该村从深度贫困村转变为产业示范村。
与此同时,西后加村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实施好“牛羊养殖、土地整理、民族服饰加工”三大项目。建成1200平方米的牛羊养殖场,吸纳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养殖场就业,2018年首批350只肉羊产生14多万元效益,贫困户人均收益近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实现了资金到户、效益到户、集体经济“破零”目标。
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投入340万元,对199.6公顷耕地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修建田间道路15公里,形成“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生产耕种模式,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抗旱减灾能力,提高农业收成,可发展生态景观农业,每亩增加615元。借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风,对口帮扶231万元全力推进民族服饰加工项目,按“公司+农民工+小车间”生产模式,鼓励贫困户以订单生产、务工方式积极参与,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加快推进全村经济发展,将惠及70多户家庭、200多位农民。
奉献真情温暖人心
在村里,孙仁忠总是尽心尽职,遇事从不退缩。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为守护村民生命健康和安全,孙仁忠始终战斗在防疫一线。
西后加村人口虽然不是太多,相对集中且流动量不大,但防控任务不能有丝毫松懈。在疫情发生后,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孙仁忠就收拾好行囊,匆匆辞别家人,赶赴村里和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一起安排疫情防控工作。当得知村民有亲戚想要从外省返乡,他便上门讲解当前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上级政策要求,并成功通过电话微信劝阻2户8人返乡。在回到村里后,孙仁忠就留意到村里口罩、酒精、喷壶等物资紧缺。知道村里条件有限,他默默地通过自己的力量向院里以及周围的亲戚朋友求助,无论是朋友圈、微信群、QQ群,都能看到他帮助村里解决难题的留言。通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院里从有限的物资里对村里进行了支援。
从大年初七开始,孙仁忠就组织驻村工作队统筹协调、村“两委”直接管理和村监委、妇联及团委、村警积极参加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驻村工作队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下,放弃休假、到岗工作,进入“战时”状态,第一时间在村前村后两个必经之路设置卡点,登记过往车辆人员信息,认真排查返乡人员,向群众发放疫情防控资料,宣传相关政策,引导群众稳定情绪、增强信心,不信谣、不传谣,驻村工作队还为村里的肾透析患者运送了20箱药品,为村居家隔离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号召全村村民主动响应募捐,解决邻里纠纷,为村里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孙仁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担起“使命”、践行“初心”,牢牢坚守抗疫战线“大后方”,为200多户藏族群众筑牢疫情“防护墙”。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村民的贴心人、村里的管家婆孙仁忠,通过倾心帮扶,让西后加村的村民们通过亲身感受体验到了脱贫致富好政策带来的成效,用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