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一年后声调识别能力分析

2021-12-10张国军钟一鸣吴雪梅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耳蜗声调识别率

张国军 钟一鸣 吴雪梅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310053)

人工耳蜗是一种帮助听障人士重新获得听觉和交流沟通能力的人工听觉植入装置,近十年取得突破性进展[1],技术水平日臻完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自从1995年引进先进的多导人工耳蜗技术以来,我国人工耳植入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2],越来越多的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获益于此[3],得以重新参与社会生活。

1 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选取听力正常的儿童20名,分为A、B两组,A组为3~4岁的儿童10名(男5人,女5人,平均年龄3.58±0.43岁),B组为5~6岁的儿童10名(男4人,女6人,平均年龄5.65±0.64岁)。再选取单耳植入美国AB公司HiRes 90K人工耳蜗的儿童17名,分为C、D两组,C组为3~4岁的儿童8名(男4人,女4人,平均年龄3.39±0.45岁,植入年龄2.25±0.23),D组为5~6岁的儿童9名(男5人,女4人,平均年龄5.52±0.48岁,植入年龄4.21±0.26)。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为双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手术植入时平均年龄3.10±1.27岁,术前均有半年以上助听器佩戴史,且助听器无效或收效甚微,术后人工耳蜗的使用时间为一年且听阈均在言语香蕉图内,所有儿童均排除中耳炎、脑外伤、药物性听力损伤、听神经病,且影像学检查无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等。经耳镜检查外耳道和鼓膜均为正常,患儿智力发育正常,术后言语康复状况良好。

1.2 实验方法

测试采用隔声室的自由声场,本底噪声低于30dB(A)。在隔声室内,AC40多功能听力计在声场中播放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测试词表(郗昕)进行声调识别的测试,播放之前通过声级计测量校准噪音的强度。测试使用的词表共有22张等价表,每张等价表播放时长大约2min,含25个单音节作为检查项,相邻两个检查项间隔4s。每次从22张表中随机选取2张作为每位受试者的测试表格,每张表格各测15个测试项。测试前,给受试者仔细讲解测听方法。先让受试者听一些简单的检查项,使之熟悉如何反应配合检查后,开始用一整张检查表测试。调听力计输出至60dBSPL,进行声调识别测试。每次测试让受试者复述听到的检查项,要求只要声调复述正确即记为正确[4],并记录结果。此次测试每位受试者听30个检查项,复述时发声声调发对的个数除以总的检查项个数(30)为声调识别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SPSS 23分析软件对各组声调识别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声调识别率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10名3~4 岁听力正常儿童声调识别率为79.00±6.99%,8名3~4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声调识别率为65.60±1.18%,两组儿童声调识别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P<0.05)。结果见表1。

表1 3~4岁听力正常儿童与植入人工耳蜗儿童声调识别率的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one recognition rate between normal hearing and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in the ages of 3~4(%,±s)

表1 3~4岁听力正常儿童与植入人工耳蜗儿童声调识别率的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one recognition rate between normal hearing and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in the ages of 3~4(%,±s)

Notes:*represent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comparison of tone recognition between group A and C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Group n t P Age Tone Recognition AC 10 8 3.58±0.43 3.39±0.45 79.00±6.99 65.60±1.18*5.330.00

10名5~6 岁听力正常儿童声调识别率为93.50±6.69%,9名5~6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声调识别率为44.00±7.27%,两组儿童声调识别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P<0.05)。结果见表2。

表2 5~6岁听力正常儿童与植入人工耳蜗儿童声调识别率的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one recognition rate between normal hearing and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in the ages of 5~6(%,±s)

表2 5~6岁听力正常儿童与植入人工耳蜗儿童声调识别率的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one recognition rate between normal hearing and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in the ages of 5~6(%,±s)

Notes:*represent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comparison of tone recognition between group B and D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Group n t P BD 10 9 Ages 5.65±0.64 5.52±0.48 Tone Recognition 93.50±6.69 44.00±7.27*15.460.00

8名3~4 岁听力正常儿童声调识别率为65.60±1.18%,9名5~6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声调识别率为44.00±7.27%,两组儿童声调识别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段植入人工耳蜗儿童声调识别率的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tone recognition rates among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s)

表3 不同年龄段植入人工耳蜗儿童声调识别率的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tone recognition rates among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s)

Notes:*represent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comparison of tone recognition between group C and D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Group t P n Ages Implanted Ages Tone Recognition C D 8 9 3.39±0.45 5.52±0.48 2.25±0.23 4.21±0.26 65.60±1.18 44.00±7.27*8.280.00

3 讨论

3.1 人工耳蜗植入与声调识别

人工耳蜗植入是一种帮助重度乃至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重建听力的重要方法,目前被临床广泛使用。此外,它能够有效地唤醒听障儿童的听觉系统,并提高儿童对声音的分辨和对语音的感知能力等听觉技能,是促进语前聋儿童语言和言语发展的关键手段。

根据相关文献[5],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的推荐年龄为1岁到5岁。当患儿年龄大于6岁之后,随着听觉功能被剥夺和语言、言语技能领悟能力的逐渐减弱,人工耳蜗植入的预后也可能变差。

汉语声调(音节声调)是能区别语意的音高,由基音频率决定。在元音、辅音等方面,汉语同西方语言有很多共同点,但与之有明显区别的是,汉语音调既可以起到表音的作用,还可以达到表意的效果,对于以汉语为第一语言的儿童,对汉语音调的识别能力很大程度地影响到了儿童的语言和言语发展。声调为调式语言所独有,但在人类对声调感觉机制的探索中,对声调感知和理解的研究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对声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声调的时域、频域和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电极刺激率与音调的关系上。

本研究欲分析学龄前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声调识别受年龄大小的影响,为了有效降低儿童测试中产生疲劳感和提高配合度,并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从22张等价词表中为每位受试者随机选取两张,每张词表各测15个测试项,一张词表测试完成后让被测儿童做适当休息。此方法只考虑到每张词表之间的等价性,忽略了词表内部各测试项的等价性,可能会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希望后续研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3.2 影响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效果的因素

有研究认为,造成疾病的病因、发病的时间、患病时间长短、接受植入手术时的年龄、手术前尚存的残余听力、植入的电极数量、单侧或双侧植入耳蜗及术后调试时选用的言语处理方案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工耳蜗植入后患者的言语水平恢复的情况。

本研究在设计分组时最大限度地削减了各种潜在因素对实验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为突出植入年龄对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从中得出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的言语和语言康复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植入的年龄。语训时间既定植入年龄不同,3~4岁儿童声调识别的正确率达到了79.00±6.99%,而5~6岁儿童的声调识别正确率只有44.00±7.27%,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发现两组结果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1),即年龄与声调识别呈负相关。表明即使错失了言语发展的黄金期,但相对早地植入人工耳蜗,患者术后的言语和语言康复仍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3.3 影响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声调识别的因素

在我国,目前人工耳蜗被大范围地使用于语前聋儿童的听力重建,但他们大多对音调发声的掌握能力较差,只有少数能熟练地掌握普通话音调,这是人工耳蜗技术在临床研究与实用是的一个难关。

语音识别能力和人工耳蜗植入的效果受电刺激辨别能力的影响,此种能力包含辨别刺激强度、持续时间、刺激频率、刺激位置和刺激改变趋势的能力。

Busby[6]等人认为绝大多数耳聋的植入者都有能力区分刺激电极的位置,这与耳聋发生的时间长短和植入的年龄有关。Dawason[7]等人在儿童身上进行了相仿的实验,他们发现当对耳蜗顶部的电极电极间的辨别能力较差时,受试者的封闭项言语识别分数也较差。

魏朝刚[8]等研究发现,若人工耳蜗植入者具有良好的电极速率辨别能力,则其音调识别能力也较好,而电极间辨别能力与音调识别能力呈反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植入人工耳蜗的时间和效益不同有关。在声调识别能力和电刺激识别率的研究中,魏朝刚[9]发现,电刺激率区分差异的能力越大,声调识别率越低,它们之间呈负相关,这种相关性反映了声调的语音识别水平受对电刺激率变化的识别能力影响,并且主要受特定脉冲率范围的影响,这与声音刺激的音高辨别与特定频率范围二者之间的关系类似。

Blamey[10]等研究发现,脉冲率与音调识别有关,而电极位置与音色识别有关。Kevin[11]等认为:声调识别和感知具有在时域和频域方面的特征。Christoph[12]等报道了随着给声强强度的增大,声调识别率也会相应提高。王媛[13]发现,声调时长会影响声调识别能力,去掉时长因素会使得对第三声的识别能力下降。影响语前聋儿童声调识别的因素很多,本研究主要研究年龄因素对声调识别的影响。

3.4 语前聋儿童早期干预的必要性

聋儿的早期干预是一项综合性学科,包括早诊断、早训练、尽早使用助听器或植入耳蜗,植入耳蜗只是聋儿听觉干预的前期手段,对植入后的聋儿进行完善合理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人类大脑可塑造性最强的时期为0~3岁,在该时期先天性听力损失患儿未能有效地接收声音刺激,更难以分辨言语声,导致其在语言发育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和言语障碍,严重者还将造成聋哑。目前众多国内外研究指出: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1~3岁)接受干预的儿童,日后语音发展能够达到接近于正常儿童的水平,且语前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最好是在3岁以前,而且植入的年龄越小,听觉恢复地效果也越好。大量的临床试验也表明,一岁左右的儿童也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更早的干预意味着更好的听觉言语康复,能帮助其早日回归社会。从本次研究中也可以发现语前聋儿童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当语训时间既定的情况下,排除个别聋儿自身对声音的辨别感知、理解接受、组织和表达对此次研究造成的误差,3~4岁语前聋儿童对声调识别的平均敏感性明显高于5~6岁儿童。

4 小结

虽然本研究的实验条件和患者数量有限,但可以明确的是,植入年岁的大小很大程度地左右了语前聋患儿耳蜗植入后汉语声调识别水平;即便是耽误了语言发展黄金期的学前儿童,及时地进行手术植入,仍旧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术后效果。目前的研究尚未明确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的年龄分界点,但大多数研究表明在较小的年龄植入人工耳蜗,患儿听力的恢复将会更好,也对言语、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更有益处。

猜你喜欢

耳蜗声调识别率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大鼠耳蜗传出神经系统发育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时空分布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人工耳蜗为什么贵
档案数字化过程中OCR技术的应用分析
基于PCA与MLP感知器的人脸图像辨识技术
科技文档中数学表达式的结构分析与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