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宋饮茶风尚看瓷质茶具的变迁
2021-12-10李航
李 航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饮茶历史。自汉代始,就已经有了饮茶的相关记载。唐宋时期,饮茶之风盛行,饮茶文化已经多角度渗透到当时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饮茶之风的盛行也为我国瓷质茶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需求和文化空间。
1 “千峰翠色”——绮丽多姿的唐代茶具
唐代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唐人的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也相应地变得多彩多姿。饮茶,这种汉魏时期只在贵族阶层上层社会小范围流行的风雅之举,到唐代后进入了市井百姓的视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有“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辅,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从上述描述可见饮茶已融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唐代日常生活文化的情景。
饮茶在唐人的生活中占据着一席之地,这种饮茶风尚在唐代的流行主要归于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宫廷贡茶的出现。大唐盛世的繁荣昌盛不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体现在水陆交通的便利发达。交通的快捷,为茶叶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唐代贡茶不仅产量集中化,而且品质上乘。唐代的贡茶制度有两种形式:一是朝廷直属的贡茶院制;二是地方缴纳的纳贡制。朝廷会选择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利且茶叶种类繁多的地区建立贡茶院。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就是位于浙江北部的顾诸茶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官焙茶园。第二,《茶经》的问世。《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最完整且最全面的关于茶文化的著作,由唐代陆羽所著。《茶经》详尽记述了茶叶的历史源流,生产技术、饮茶技艺及茶道文化。提出了“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的概念,对于茶具的选择也从窑口、釉色等方面作出了深刻的剖析评价。第三,佛教的兴盛。唐代时,佛教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全国各地兴建了大量的佛寺,且僧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由此可见,茶道与参禅占据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佛教规定戒荤食素,不得饮酒,专注打坐,一心参禅。而饮茶不仅有助于僧人生津止渴,提神醒目,对于修身养性也具有重要意义。“禅茶一味”正是对禅茶文化最好的阐释。
陆羽在《茶经》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则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越窑、邢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为唐代七大名窑,越窑、鼎州窑、寿州窑、洪州窑、婺州窑、岳州窑都为当时生产青瓷的重要窑口,邢窑则主要生产白瓷。唐时以越窑青瓷和刑窑白瓷最为著名,有着“南青北白”之誉。陆羽赞越窑、岳州窑瓷器为:“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赞鼎州窑瓷器为:“推鼎州瓷碗次于越器,胜于寿洪所陶”。
刑窑是唐代白瓷烧制较为著名的场所,其对白瓷的烧制有着独特制瓷工艺和先进的烧造技术,烧制出的白瓷胎骨洁白,质地坚硬,瓷釉以粉白色略带黄色为主,整体呈现光滑水润效果。陆羽称之为:“类银,类雪”。晚唐诗人皮日休也在《茶中杂咏·茶瓯诗》赞邢窑瓷器为:“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而当时的越窑瓷则被称为“类玉、类冰”。整体颜色以淡青色为主,与茶汤交相呼应,凸显益茶这一特点。越窑瓷在《茶经》中的出现频率最为频繁,是当时的人们最为推崇的瓷质茶具。晚唐诗人陆龟蒙曾对越窑陶瓷有这样的描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足以说明当时越窑瓷的独特韵味。唐代的越窑瓷,胎体结构较厚,呈现灰黄色,与青釉交相呼应,在光线作用下能够产生不一样的光影色彩,使其整体看上去更加滋润有光泽,如美玉一般温润。值得一提的是,越瓷中的精品只进贡皇室使用,时称“秘色瓷”。
唐朝的瓷质茶具主要为茶碗,以敞口为主,多为花口造型,碗身直立,这种设计使得茶汤不易外洒。茶口与茶身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容易持手,便于品茶。茶碗之下设置碗托,托面中间部分会向内凹陷,其中一些碗托的凹陷处或刻或绘有装饰图案,这些细节的处理提升了茶具美感,增强了其艺术性和设计感。
2 “天目曜变”——精美璀璨的宋代茶具
宋代时,茶叶的种植、制茶技术等相较于唐代更加成熟,饮茶文化也越来越普及。宋代茶文化的发展可概括为以下四部分内容:一是茶区从东向南迁移。唐代时,茶叶的种植有山南、淮南、浙西、浙东、剑南、黔中、江南、岭南八大茶区,遍布全国的八个道、四十三个州郡、四十四个县,每年的新茶会赶在清明前按时送到都城。但到宋朝初期,因为天气变化原因进入到了历史上的寒冷期,使得春茶的采摘时间向后推迟,这使得许多茶区的茶无法在规定时间内送达京都。南方地区气候宜人,茶树发芽时间早,逐渐将茶的种植区域向南方转移,使每年春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送到指定地点,供皇室贵族品茶。二是制作技术的发展。随着茶栽植地的变化,相应的制茶工艺和手法也在优化改进和创新,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皇家贡茶——“龙凤团茶”的制作。龙凤团茶因茶饼上印有龙凤造型的纹饰而得名,苏轼在《荔枝叹》中提到:“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就是对龙凤团茶最好的诠释。三是斗茶之风的盛行。宋代的文人墨客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创作出了许多极具代表性的诗词作品。如苏轼的《月兔茶》,诗句将月兔茶的妙处生动展现出来,全诗都在赞叹月兔茶的美好珍贵。北宋年间,斗茶风靡。斗茶是中国古代茶艺的巅峰,蔡襄在《茶录》中将点茶技艺分为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炯盏、点茶等程序。即先用微火将陈茶饼炙干,之后用净纸包裹碾碎,再用绢罗筛过,茶粉要越细越好。“罗细则茶浮,粗则沫浮”。候汤是最难的一部分,需要对点茶用水的煮沸状态加以严格把控,一旦出现火候不足的情况,就会影响到茶的整体质量。另外,在饮茶前还会将茶盏加热,这一环节被称之为烙盏,目的是确保茶倒入茶盏内不会存在快速降温的情况,以免影响茶的口感。之后将沸水注入开始烹茶阶段,制得口感尚佳的茶品。在斗茶中还会引起分茶现象,该情况其实是茶艺技巧比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茶汤颜色达到标准要求的关键。四是茶馆文化的兴起。宋代饮茶之风在民间风靡,以志茶为业的茶肆、茶馆数量庞大。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中就有:“巷陌街坊,自有提茶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凶吉一事,点水邻里茶水”。南宋迁都临安以后,居民户籍大增,为适应不同阶层和职业者的不同社会需要,出现了适合各个阶层的茶馆,自此茶馆文化也成为一种独特的饮茶文化。
宋代是我国饮茶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也为陶瓷茶具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宋代的瓷质茶具以茶盏为主,敞口细足,形似斗笠。茶具釉色以黑釉、白釉、青釉、酱色釉和青白釉为主。当时的“官、哥、汝、定、钧”五大窑、饶州窑、吉州窑、建阳窑等均是重要的陶瓷茶具生产窑口。宋代时盛行“斗试”之风,而斗茶先要斗色,色泽“以纯白为上”。所以作为“斗试”之用的茶盏,以黑色为贵。因此,此时黑釉茶具得到了迅速发展,江西的吉州窑、福建的建阳窑、四川的广元窑,都是南方生产黑釉茶具的典型窑口。
黑釉,也称“天目釉”,是当时最具特色的茶具釉色之一,尤其是黑釉窑变,品种繁多,数量稀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兔毫盏”、“油滴盏”、“鹧鸪斑”等都是黑釉窑变的名贵品种。在窑变工艺下,黑釉会产生一些较细的结晶体,灯光的映照会使其出现微妙的色彩变化,更加凸显茶具本身的独特性和艺术性。黑釉中的木叶纹也是当时陶瓷茶具中较为独特的一种工艺效果。木叶纹装饰在碗口、碗壁或碗底,叶纹通常为金紫褐色,形式新颖,风格淳朴,给人一种平和深邃、幽静雅致的风味。构思精巧,意境深远,是宋人斗茶的珍品。龙凤团茶与黑釉茶具的出现为当时茶文化及瓷质茶具的发展带来了较大助力,也奠定了瓷质茶具和饮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3 结语
饮茶之风和瓷质茶具作为唐宋期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从物质器具和日常生活记录了唐宋时期的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景。一方面反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也记录了唐宋时期茶具生产和使用中的文化语境和审美需求。唐宋瓷质茶具的变迁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饮茶之风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生活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