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立医院应急物资的保障对策
2021-12-10程维国邹晶
程维国,邹晶
泰安市中心医院 (山东泰安 27100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然性、复杂性、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在事件的应急处理中,医院往往担负着救治和防控责任,而应急物资是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本研究立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救治防控定点医院的视角,针对物资应急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难点,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关解决对策,通过工作实践,总结和改进,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公立医院应急物资保障管理模式。
1 相关理论概述
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会对社会公众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和损害的相关事件[1],如非典、H1N1、H7N9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往往事发突然,不可预测且发展迅速,需要紧急开展救治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小或消除影响和危害扩散程度。
1.2 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平台,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保障,属于公益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担负着重要的救助责任[2]。
1.3 医院应急物资
医院应急物资是医院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防控和处置责任的重要物质支撑,由医院专门部门统一管理和调度使用,本研究所指的应急物资是指除药品外,医院用于救治、防控等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医疗耗材、工具物品、设备器材等一切相关物资。
2 公立医院物资保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现实问题
2.1 快速响应能力及决策能力要求较高
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救援防控责任重大,防疫物资的配备是医院开展工作的基础保障。物资保障工作的各环节均要求及时研判、科学评估、当即决策,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响应,以满足医院的应急需求。但是,由于救治防控工作不断演变,导致医院需求不断改变,这会影响物资采购、储备计划和调度工作的决策,极易造成应急物资的供不应求或库存积压。
2.2 应急物资采购和调配困难
由于医院的救治防控工作会随着事件处置进展而不断变化,导致应急物资需求无计划、多样化且无法预测。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随着疫情的全国蔓延和攻坚战的持续,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帽子、鞋套、消毒剂、测温门、核酸试剂盒等物资在全国范围内一直处于极度短缺的状态,加之除了一线医护人员外,医院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也急需配备相关物资来做好防护工作,在此种情况下,应急物资的库存捉襟见肘,采购工作一度陷入困境,物资供应与调配局面紧张。
2.3 应急工作机制不完善且联动性差
医院是收治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专业机构,但面对突然暴发的大规模传染病及疫情,其所承载的工作量骤然增加,防控级别紧急提升,往往导致应急物资供应严重不足。医院缺乏科学的应急物资保障预警及持续运行的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兼容性与联通性差,均使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在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考验中暴露出很多问题[3]。
2.4 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约束多
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特殊性导致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存在很多约束,如非常时期的资源紧缺、物资市场价格的攀升、获取应急资源信息的局限、捕捉早期信息的滞后、医院救治时间的紧迫、物资采购与配送的制约等,都不利于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公立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做好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的相关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医院应急物资管理工作机制
完善防控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相关管理工作机制是医院的首要任务。医院应指定专业科室负责应急物资管理的统一指挥与工作统筹,并与相关部门共同建立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标准化流程,成立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小组,形成长效工作机制。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小组按照医院总部署,明确分工、积极配合、协调运作,发挥各自职能;同时,按照不同的工作任务,定期召开专项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对于医院的急、难、险、重任务,开启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绿色通道,总之,根据统筹部署要点,实行细化分解工作任务、逐项明确责任人、任务目标定时限、工作项目列表式推进的工作模式,确保每一项工作 “到事”“到人”“到点”。
3.2 打破供应惯性,创建多供应主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应急物资保障是一项特殊的系统工程,应打破常规供应惯性,启动多供应主体模式[4]。医院物资储备仓库协同医院供应商及相关厂家,共同作为应急物资的储备仓库,为医院处置工作中的物资需求提供供应服务。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物资保障工作为例,医院按照相关工作程序,快速拓展多家供应商,并通过多渠道探索,积极联系物资生产厂家,采取多力齐发、多主体供应模式。
基于共享资源下的医院储备、供应商储备和生产厂家协作储备,实现了医院应急物资的可持续供应;同时,通过实时掌握相关厂家的生产能力及可供数量,及时调整医院应急物资采购计划和仓储备货数量,促进了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的合理化。多供应主体模式的运行,不仅克服了因全国防疫物资紧缺造成的采购难题,而且降低了医院应急物资的库存成本,极大地提升了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效率。
3.3 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医院应急物资的动态监管
借助医院的物资信息化系统,拓展和建立应急物资管理模块,实现医院应急物资的动态监管;对特定物资标注应急管控标识,实现应急物资从需求、储备、采购、验收、运输、捐赠、调度和消耗等各环节的信息化数据推送,做到账物相符、流向清晰、进出留痕、便于追溯;结合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防控的进度和需求,制定分类别、分科室的精准调配规则,在医院应急物资的动态监管下,开启不同科室的限量供应,科学统筹、分配,确保紧缺物资物尽其用,实现长效保障。
3.4 重点部位实施AB 互补岗位工作制,有力支撑应急物资保障工作
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上下联动和紧密协作,在医院统筹部署下,团结协作,提高目标任务达成率。物流仓库是医院物资保障的枢纽,工作内容繁杂、任务重、专业性强,其运行状态和质量对医院的管理效能有着重要影响。物流仓库AB 角互补岗位制的实施确保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物资保障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不仅让每一名员工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还形成了凝心聚力、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实现了在工作量增大、人员不变情况下的高效率运转,有力支撑应急物资保障工作[5]。
3.5 制定相关管理规定,规范社会捐赠
为了管理好社会捐赠物资,及时、快速地将物资送到抗疫一线,参考上级部门有关规定,在确保安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制定特殊时期工作手续、简化工作流程,保证抗疫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各归口管理部门在及时有序发放物资的同时,做好明细账登记工作,做到来有登记,去有记载,确保收、发清楚,账实相符。资产管理办公室应随时检查收、发登记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审核科应随时进行内部审计,确保对所有捐赠物资的管理不出任何纰漏。
3.6 多力齐发,提高目标任务达成率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间就是生命,及时高效地达成保障目标任务对医院的救治防控意义重大。在应急物资的动态监管下,物资主管部门每天对防疫物资缺口进行摸底汇总,会同医务部、院感等部门协商并采取行动,加班加点,加紧联系全国应急物资的生产及销售商,安排专人专车对接厂家争取紧急物资,以多渠道采购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尽最大努力保障库存达到合理水平,确保医院应急物资调度及时到位。
4 结论与展望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频发,与之相关的应急物资保障工作仍然存在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在相关会议上强调:“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将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遵循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总之,医院应紧紧围绕国家应急体系建设与应急物资保障需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应急物资组织方式,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立有效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本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定点单位——泰安市中心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管理实践为研究点,尝试创新工作机制,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运用多单位及部门协同、院内外联动、资源融合共享、经过总结与改进,构建了一套有效的、可操作的医院物资应急工作保障体系,希望为同行医院自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物资保障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