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低龄老年人对互助养老认知和参与动机的质性研究

2021-12-10杨振潘思恩张会君

护理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低龄动机志愿

杨振,潘思恩,张会君

近些年,我国家庭结构功能发生较大变化,社区空巢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多,居家养老成本也在逐年提高,使得养老问题加剧[1]。传统的养老模式中,常忽略老年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社区互助养老是指以社区为单位,整合社区内所有生活能自理的低龄老年人及养老资源,让低龄老年人实现自助、互助的养老形式,其属于一种志愿服务活动行为[2]。社区互助养老模式作为新兴的养老模式之一,目前,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主观意愿的横断面调查[3-5],针对低龄老年人社区互助养老动机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表明,个体对事物的功能化需求和接受程度能够使其产生相应动机,进而驱动其采取相应行为[6]。因此,了解社区低龄老年人参与社区互助养老的动机至关重要。本研究运用半结构式访谈,了解社区低龄老年人对互助养老的认知情况和参与动机,为提高社区低龄老年人互助养老参与度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以盘锦市鹤乡社区的低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69岁;②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良好;③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非长期居住在社区;②重大疾病恢复期(心肌梗死支架术后、脑血管疾病等);③沟通障碍。考虑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结构和健康自评等因素,遵循资料饱和原则,本研究共访谈社区低龄老年人15人,男8人,女7人;年龄60~69(64.20±2.77)岁。文化程度:小学8人,中学及中专4人,大专3人。婚姻状况:已婚9人,离异2人,丧偶4人。家庭结构:独居6人,与配偶生活5人,与配偶、子女生活3人,与配偶、父母生活1人。健康状况自评:一般3人,好2人,良好10人。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以Clary等[7]提出的功能理论为基础,该理论从“需要—动机—行为”的视角出发,强调志愿者志愿服务行为动机多元化的观点,即志愿者所表现的行为或动机可能是为了满足其多样性的功能需求。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研究者对社区低龄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一对一深入访谈。研究者根据前期的文献回顾、研究目的及4名专家咨询结果设计访谈提纲,经过对1名社区低龄老年人预访谈和课题组论证后,对访谈提纲进行完善并最终确定。具体提纲内容:①您听说过互助养老模式吗?②您听完我对社区互助养老的解释后,对此您有什么看法?③您认为哪些主要因素会促使您去参加社区互助养老志愿活动?研究前由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帮助发布招募启示,有意愿接受访谈的老年人经课题组成员审核,并经访谈对象允许入户访谈。访谈前向访谈对象解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获取访谈对象的正式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正式访谈前对社区互助养老概念进行阐释;向访谈对象征求在访谈过程中全程录音的许可,并承诺音频只供本课题组研究使用。在访谈过程中着重观察并记录访谈对象的表情、动作和眼神等非语言表达,以保证资料更全面、具体、可靠。资料以A~O编号记录。

1.2.2资料分析方法 访谈结束24 h内由2人同时将访谈音频转录成文字形式,并逐一对照。将个人信息及访谈过程中访谈对象的非语言表达进行整理并与转录文字一一对应。采用内容分析法[8]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与分析。

2 结果

2.1对互助养老的认知 社区低龄老年人对互助养老接受程度较高,但认知程度较低。A:“不太清楚社区互助养老,是新政策吗?还得麻烦你帮我解读解读。”D:“什么是互助养老?从来没听说过,是互相帮助吗?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我都会去帮忙的,我非常赞同社区互助养老,我以后也会非常需要的。”H:“我太支持这个了(社区互助养老),住在我对门的张姐,孩子在外地,老伴已经去世了,去医院看个病啥的都是我陪她去,具体的不太清楚,这是不是就属于互助养老?(骄傲、欣喜)。”本组仅有1名受访者了解社区互助养老,J:“我听说过,我女儿所在北京的社区就在做这个社区互助养老,我在网上也看到过,她说非常好,我强烈支持咱们社区也办社区互助养老志愿活动,我以后也会有需要。”

2.2互助养老的参与动机

2.2.1互利互惠 多名低龄老年人表示实现自助、互助的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在帮助他人之后自己在需要时也能得到相应的帮助,从而缓解未来自身的养老压力。A:“这个(社区互助养老)很好啊,既帮助了别人,到自己需要的时候,也能接受别人的帮助,互帮互助。”I:“如果开展这种活动我会第1个报名参加,我觉得大家都会参加(积极、兴奋),不仅是在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啊,如果社区内的老年人都互帮互助,我们的养老压力一定会减轻。”

2.2.2价值表达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继续发挥个人余热、实现自身价值是大部分低龄老年人愿意参与社区互助养老的重要动机之一。E:“我是退休药师,教会大家管理药品是我的强项,也算为这个互助养老作贡献了(非常欣喜)。”D:“我身体一直不错,啥毛病都没有,真要是社区需要我去帮助别人,说明我还能为社区作贡献,还是有用的(羞涩地笑)。”M:“听你说完这个互助养老活动,我觉得真好。参加互助养老活动,我可以帮忙照顾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帮他们做饭,陪他们去卫生所。我是一名老党员呢,我有义务帮助他们。”

2.2.3经验学习 部分低龄老年人表示通过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活动,能够积累一些养老照护经验与技能。O:“我觉得这个(社区互助养老)非常好,别看现在身体不错,谁都有老的一天,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能学一学养老照护经验,学会照顾自己,减轻儿女和老伴的负担。”B:“刚刚你(访谈者)说是集体志愿服务嘛,这样可以在这个集体学习一些养老照护经验。”

2.2.4利他主义 利他主义是社区低龄老年人参与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动机。大部分低龄老年人表示,社区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是高尚的公益活动,成为社区互助养老服务志愿者,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老年人。C:“我非常愿意参加这类组织,陪他们说话,让他们不孤单;帮忙照看他们,这都是行善积德的大好事,是值得骄傲的事。”L:“都在一个社区里住着,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他们解决烦恼和困惑,看到他们好,我也非常高兴,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

3 讨论

3.1加强社区宣传教育,提高互助养老认知度 相关研究表明,社区低龄老年人对互助养老的认知程度严重影响互助养老志愿活动在该群体中的开展[9]。访谈结果显示,低龄老年人很少听说过社区互助养老相关内容,但对于社区互助养老的实施总体呈支持、肯定的态度,与陶巍巍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由于年龄等因素,低龄老年人接触外界信息较为闭塞,加之社区互助养老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11],并未普及,故低龄老年人对其认知程度较低。相关研究认为,不同个体所表现出的相似行为和态度可能是为了满足不同的动机需求[12]。当吸引低龄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信息与其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获得满足的功能性需求相匹配时,这种信息驱动低龄老年人产生的行为动机更加具有说服力。社区互助养老作为志愿服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低龄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从而产生参与互助养老的动机。因此,社区作为低龄老年人互助养老的重要载体,不仅需要承担低龄老年人的日常事务管理,还应积极探索与开展新兴的互助养老模式,通过讲座、海报及宣传册等形式对社区互助养老模式进行宣传,以提高社区低龄老年人对互助养老模式的认知度、接受度,进而提高其参与度,使其受益于社区互助养老。

3.2个性化的措施激励,提高老年人参与积极性 相关研究指出,动机与收益的匹配程度越大,志愿行为的工作满意度越高,则参与服务的意愿越强烈,持续性越高[13]。访谈结果表明,互利互惠是低龄老年人参与社区互助养老的动机之一。一方面,低龄老年人在社区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活动中会积累养老经验;另一方面,国内外社区养老互助模式的开展大多坚持公益性和激励性相结合的原则,低龄老年人可通过互助时间的积累成为受助对象,享受养老服务,可促进其参与社区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活动。因此,需开展全面、个性化的激励措施,以提高社区低龄老年人参与互助养老的积极性。社区应利用多种途径和形式在主流的社区养老志愿服务中增添“激励”元素,突出内在性报酬的作用,即低龄老年人参与社区互助养老过程中以某种因素作为参考,在自身有养老服务需求时能够获得相应的回馈,如“时间银行”(补偿反馈机制)互助养老模式[14],即强调养老服务时间对等的基于“劳务互换”的志愿服务模式,以提高低龄老年人参与社区互助养老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3.3分享互助养老案例,鼓励低龄老年人价值表达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低龄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断增加,一方面由于低龄老年人在某领域有满足其专业价值的需要,另一方面低龄老年人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其拥有多元化价值表达的人生追求。因此,互助养老团体应积极分享互助养老成功案例,运用滚雪球方法激励更多的低龄老年人加入社区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队伍;此外,对有特长的低龄老年人委派专业任务,充分鼓励其在互助养老的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认同。

3.4注重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互助养老专业性 访谈结果显示,低龄老年人普遍认为社区互助养老可为其提供丰富的学习经验、实践知识和锻炼能力的机会。由于低龄老年人目前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但其经验或技能仍不够完备,社区互助养老能够帮助其提高养老技能和丰富养老经验[15],因而会产生参加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进而触发参与行为。组织者应注重加强养老队伍专业技能培训建设,提升互助指导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加强社区互助养老服务组织力量,考虑互助养老团队与专业人才结合的必要性,使低龄老年人能够真正从中获取养老知识和经验,并加以实践,以提高低龄老年人实际参与社区互助养老的能力。

3.5宣传养老奉献精神,展示参与者受益成效 利他主义作为低龄老年人参与社区互助养老的主要动机之一,贯穿访谈始终。低龄老年人在表达利己主义的动机时常掺杂着较大比例的利他主义,与郭静[16]的研究结果类似。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低龄老年人丰富的人生经历中,不断践行着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故低龄老年人对社区互助养老志愿服务的认同感较强,进而产生积极的参与动机。在开展社区互助养老志愿服务的同时,社区各部门可协助宣传互助养老模式,展示参与者受益成效,进而激发社区低龄老年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使低龄老年人愿意参入社区互助养老。

4 小结

低龄老年人对社区互助养老的认知程度较低,但接受程度较高;并且参与互助养老的动机明确,不仅仅追求奉献精神,还有其人群特异性。因此,需加大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宣传力度,强调“内在性报酬”的作用,以促进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本研究从社区低龄老年人真实的主观感受出发,了解其对互助养老的认知和参与动机,在客观评价中存在一定局限;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应采取混合性研究方法,以主、客观相结合的视角对结果进一步补充说明。

猜你喜欢

低龄动机志愿
借助传统节日培养低龄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研究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以志愿,致青春
互联网+背景下低龄儿童英语阅读实践探究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A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
小行动 大志愿
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权益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