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传承视域下高校技艺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重庆移通学院为例

2021-12-10李凤勤孟令法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合川文化遗产物质

李凤勤 孟令法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丰富、完善高校学科体系建设,推动相关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重要目标。2017年,教育部强调要深入推进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基地的创建,从而在国家层面为艺术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走进大学早已成为大众共识。[1]同年11月,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重庆市教委同意,教育系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公布实施。①重庆移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移通非遗中心”)成立于2013年。几年来,移通非遗中心坚持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相继开展了非遗所思读书沙龙、传承人讲传承、非遗传习课堂、非遗基地调研、民俗文化体验等一系列特色传统文化活动;通过有效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构建了非遗高校传承实践基地平台。下面以此为依据,结合重庆移通学院“商科教育+完满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四位一体的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以及近年技艺类非遗在该校的人才培养经验展开论述。

一、非遗融入高校技艺人才培养之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②高校作为知识产生和传播的主要阵地,学术资源丰富;在日常教学中融入非遗相关内容,是非遗传承的有效途径。移通非遗中心致力于打造集“开放型教育实践平台-专业型学术研究机构-文化发展问询咨政服务部门”为一体的新型高校文化传承、传播实体,而其人才培养模式则以学院提出的“商科教育+完满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四位一体应用型理念为基础,坚持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目前,移通非遗中心已开展了如下四方面的教学实践活动,并产生了十分积极的社会影响。

(一)高校大学生与非遗传承人的互动实践

李克强总理早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要加大力度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方针。我们以重庆市合川区为调研空间,采取访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制作纪录片等方式来展现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普遍年龄较大,培养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任务十分紧迫。

自2016年至今,移通非遗中心组织开展传承人进校园活动,邀请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传承人来校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互动交流。相继有合川峡砚、合川根雕、合川泥塑、合川桃片、合川纸扎、荣昌夏布、君临旗袍、琼缘刺绣等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前来授课(图1、图2)。他们借助课堂讲述自己的学艺经历,并现场展演民间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另外,移通非遗中心还邀请负责合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审工作的合川区文化馆负责人及专家针对合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进行研讨,让学生直观认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现状,从而引导学生传承与保护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基于此,重庆移通学院陆续出版了《非遗所思:大学生的文化见解》[2]《匠人匠心——重庆市合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访谈录》[3]及《民间说唱——双槐善书的传承与发展》[4]等,并创办校内刊物《非遗月刊》,为学生提供学习效果展示平台。

图1 合川纸扎传承人向庆来校交流

图2 合川桃片传承人余晓华来校交流

(二)高校大学生非遗传承人技能培养

自2018年起,移通非遗中心开设“非遗技艺”传习班,聘请重庆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易宗成和单大琼为学生授课。其目的是通过实践体验式教学,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每一学年第一学期之初,由移通非遗中心发布学生研究员招录公告,经在校生自愿报名后,再由相关负责人根据招录要求和流程进行选拔,最后确定培养对象和培养方案。该传习活动涉及峡砚和刺绣(蜀绣)两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其教学流程是先进行小班理论授课,然后邀请工艺大师(代表性传承人)来校授课,由此形成专业教师联合非遗传承人的“1+1”教学模式,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工艺美术技能的培养,从而为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奠定基础。

“非遗进校园”让大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有着积极的意义。峡砚的传习需要持之以恒。目前移通非遗中心已有学生(2015级动画专业的姜瀚林)可以独立创作峡砚作品,并于2019年被认定为重庆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合川峡砚”的合川区级(第五代)传承人。刺绣(蜀绣)的授课内容涉及口金包、帆布包、香囊、挂件、书签、杯垫、双面绣扇子等,部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刺绣针法,完成刺绣作品百余件(图3、图4)。

图3 刺绣班学生初学刺绣

图4 学生正在刺绣课堂学习中

(三)非遗传承活动实践基地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自2016年始,重庆移通学院以“北山斋”为教学平台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并引入非遗社、汉服社、茶学社等传统文化学生社团,将其打造为非遗传统文化展演基地及民俗技艺汇聚交流的空间场所,同时有效地提升了非遗传承的教学效果。因教学活动及传习效果比较突出,重庆移通学院于2017年12月被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评为“重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峡砚)传承教育基地”。

2018年至今,移通非遗中心已成立“大师”工作坊2个(峡砚工作坊和传统刺绣工作坊),聘请重庆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易宗成、单大琼为工作坊“大师”。此外,成立校内陈列馆1个。馆里陈列着非遗中心教师从民间搜集来的100余件传统生活用具,20余件善书、根雕等非遗传习工具和作品,以及100余件由历届学生研究员完成的非遗传习作品。

(四)校地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要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③

2016年至今,移通非遗中心成立校外非遗实践基地2个(“木石缘堂”根雕博物馆和重庆砚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长期与合川区文化馆、“木石缘堂”根雕博物馆、重庆砚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持校地合作。移通非遗中心教师定期带领学生到传承人工作坊进行参观、采访与互动,现场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及传承人精益求精、不懈坚持的匠人精神。

二、非遗融入高校技艺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6]当地非遗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是教育事业传承发展的重要支点和发展方向。

(一)高校非遗创意、技能培养人才缺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简称研培计划)是《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是非遗保护事业,以及传承人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内容。④其旨在为非遗传承提供高校的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方面的支持,使非遗传承人通过学习专业知识、研究技艺和技术,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

此计划自2015年实施以来,参与高校达80余所,培训学员达1.8万人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增强了高校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能力,让非遗和现代生活有了更好的融合。不足之处:首先,传承人群有限,参加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有一定基础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而不是高校的普通学生;其次,研培计划属于高校(培训人员)与传承人群的互动实践而非传承人群与高校学生的互动实践。高校开展面对大学生的非遗技能的培养是对如上不足的弥补,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创新性发展。

(二)缺乏地方非遗资源的课程开发

有研究者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过程中,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知识习得与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学生素质培养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是教育传承发展的重要支点和发展方向。”[7]可见,利用当地的非遗资源进行相关课程的开发,对当地文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目前,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人才培养有了新的突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比如内蒙古大学、中山大学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或科研院所相继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甚至建立专业并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专业学位,然而参与的院校数量还远远不够。大部分高校普遍缺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学科建设,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建置。因此我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还处于初级阶段。而高校在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养和实践上,可以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均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三、非遗融入高校技艺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从法律的角度看,高校有责任也有义务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章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鉴于此以及上文所述,高校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的路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创建“全感官”教学模式

“全感官”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的班级固定学习模式。“全感官”教学模式是采用带领学生“走出去”与把传承人“请进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移通非遗中心“走出去”的开放式体验教学,充分利用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到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坊实地考察并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乃至嗅觉和味觉认识手工作品的创制过程。而设在校内的传习班则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学习的操作平台。不过,课堂知识讲解(理论学习)则是强化学生理性认识传统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请进来”是传统技艺实践教学的核心所在。所谓“请进来”,就是邀请各级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入传习班担任讲师,将民间“师徒传承”模式转变为“学院教学”模式。文化传承的关键在人,文化的兴衰也往往依靠拥有该种文化的活的传承人。[8]移通非遗中心邀请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示,然后让学生进行过程模拟,再之后进行自我练习,以此逐步熟悉并掌握相关艺术品的制作方法。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将新时代元素运用到艺术品的创作中,并在传承人的指导下进行成品筛选:一部分用于展示,一部分转化为商品。

经过几期课程的学习,移通非遗中心“峡砚课堂”大部分学生已基本掌握峡砚雕刻技巧,而有一定美术功底的学生已能在砚石上雕刻出精美图案(图5)。“刺绣课堂”的多数学生也已能熟练运用蜀绣中的典型针法(如铺针、滚针及接针等),而二二针、二三针、三三针等特殊针法大多数学生也能使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们已经掌握蜀绣作品的面料知识,以及制作程序中的配色、用线等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的刺绣针法越来越娴熟(图6)。

图5 学生制作砚台

图6 学生刺绣作品

(二)教学团队建设

移通非遗中心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教学、理论研究、田野调查以及各类展览及公益活动等形式,以大学生为主体,进行“走出去”的开放式体验教学和“请进来”的传统技艺实践教学,形成了“专业老师+传承人”的“双向双师”多元文化教学模式和教学团队。

由“专业教师和非遗传承人”组成的“1+1”教学团队成为理论与实践得以有效衔接的关键。传承人在讲授技艺的同时,专业老师辅助讲解文化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破了以往一个班级或是一门课仅有一位老师的传统教学方式。移通非遗中心先后邀请十几位传统工艺类非遗传承人来校交流,现已初步建立成熟的“峡砚”和“蜀绣”师资队伍,推出了完整的教学计划。例如,蜀绣班教学内容先后涉及镜子、帆布包、口金包、竹子梅花、香包、挂件、杯垫、书签、夏布十二生肖以及双面绣等十几个项目(图7、图8)。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班级,其作品经传承人认定为合格方可结业,并获颁结业证书。

图7 学生作品——帆布包

图8 学生作品——双面绣扇子

在我们看来,移通非遗中心的传统工艺类非遗教学实践是具有一定职业教育性质的。现代化的职业教育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因而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需要联合学校的其他专业以及社会相关行业,以期形成更具操作性的师资梯队,从而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创业信息。正如上文所述,部分已达到工艺水平的学生习作,在与传承人、企业家的交流下,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特点,利用互联网经营及物联的消费模式等为学生建立了作品销售渠道。这不仅可为学生补充生活费用,也能带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和跨区域传播。总体而言,移通非遗中心的教学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学生就业拓宽渠道。

(三)教学成果转化

2015年至今,移通非遗中心以实践创新为主,采取有别于以往书面考试的考核方式,以更加立体直观的形式展示教学成果;充分利用地方非遗资源,使其在教学实践中向文化产品转化(上文所言建立销售渠道即属此类),锻炼和培养了大学生的产品制作创新实践能力。移通非遗中心现有学生作品143件(主要涉及峡砚、刺绣);中心团队研究人员共承担各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省部级和校级社科项目4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传统节日和文化遗产日,移通非遗中心会组织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及手工制作活动。学生们利用所学知识传承传统文化,而教师则可在此类活动中检验教学效果。这些特色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使校园传统文化的氛围愈加浓郁。此外,移通非遗中心还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特点及地方文化特色,于新经济模式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传承之路,以使教学成果向文化产品转化,从而实现技术、设计及创新一体化。

四、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态传承中的传承主体是“人”,因而我们要通过尊重“人”的价值、情感、传统习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把其中最精华的内容发扬光大。大学生群体懂得中华文化所具有的高度和在人类文明中的价值,这种认同感是文化自信的来源。移通非遗中心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教育至今已开展3年共16期,以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手工制作能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移通学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实体科研机构,搭建一体化联动平台,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承、传播平台。学院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使技艺教学与人才培养相统一,优化了教育结构,充分整合了现有资源及平台(大师工作坊、非遗陈列馆及校外非遗实践基地),形成了“平台+研究+育人”的三位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传播路径。不过,这种模式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如何平衡经济创收和文化传承的关系上依然需要在未来教学实践中继续深入探索。

注释:

①2017年8月,重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方案》(渝文委涵字〔2018〕59号)。

②详情可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六十七章“提升国民文明素质”的内容。

③详情可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五十九章“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④详情可参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文旅非遗发〔2018〕4号)。

猜你喜欢

合川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他笑了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合川:党建融合资源 振兴汇聚力量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合川黑猪保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与文化遗产相遇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