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机场空铁联运规划研究及建议
2021-12-09叶树峰罗晨伟
叶树峰 罗晨伟
摘 要:高速铁路技术发展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替代中长途汽车公路客运,而且承担了部分短途航空运输功能。在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现状及空铁联运发展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白云机场空铁联运的目标和重要规划举措,并结合空铁联运的需求和痛点,提出白云机场发展空铁联运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白云机场;空铁联运;支线航班;机场规划
中图分类号:F512.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近年来,全国高铁网络高速发展,高铁对民航市场的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高铁竞争力的加强,在分流航空客流的同时,也会作为机场的一种远距离集散工具,方便高铁沿线居民往机场的通行,从而为机场拓展腹地,增加旅客源。论文从白云机场空铁联运存在问题出发,结合最新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情况,提出白云国际机场空铁联运发展相关建议。
1 白云国际机场概况及存在问题
1.1 白云机场概况
2019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7 338.6万人次,较2018年增长5.2%,位列全国第3。货邮吞吐量192万吨,位列全国第3,增速1.6%,高于上海浦东机场(﹣3.6%)、北京首都机场(﹣5.7%)。自2004年转场以来,白云机场累计运输旅客6.94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超1 800万吨,实现了5次全年旅客吞吐量千万级的跨越,日均起降航班由500余架次增至1 300多架次,日均旅客吞吐量由5.6万人次增至近20万人次[1]。
白云机场航线网络已覆盖全球超过230个航点,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点94个;拥有航线超过300条,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166条,各项连通性指标均较2018年明显增长,国际航空枢纽能级进一步提升。辐射包括2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50个城市,与国内、东南亚主要城市形成“4小时航空交通圈”,与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时航空交通圈”。
1.2 空铁联运存在问题
白云国际机场历经多年发展,逐步成为国内三大航空枢纽之一以及全球重要国际机场,但在白云国际机场在空铁联运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一是全球联通能力不足,国际中转功能有待加强。白云国际机场现有国际航点94个,国际航班仅占航班总数的10%。2019年白云机场国际旅客占旅客总吞吐量的25%,与巴黎戴高乐(92%)、伦敦希斯罗(94%)、东京成田(86%)、上海浦东(52%)、北京首都机场(27%)等国际航空枢纽相比,国际旅客比例偏低,与国家赋予的国际航空枢纽规划定位不符。
二是客流集中广佛两地,机场服务范围有限。受集疏运系统影响,白云机场客流主要来源于珠三角甚至是广州、佛山地区。根据调查,目前白云机场约81%的客流来自广佛地区,其中广州客流占68%、佛山13%。白云机场的客流辐射范围较为有限,难以支撑白云机场作为国际航空枢纽机场的定位。
三是客流集散主要依靠道路,轨道集疏运体系待完善[2]。目前白云机场日均客流量约27万人次,集散方式中以小汽车为主,约占35.3%,其次为大巴、轨道,分担率分别约为27.7%、25.3%,出租车约占11.7%。小汽车和大巴方式比例合计超过60%,说明现状机场的集散方式仍以“小汽车+大巴”模式为主导,轨道交通尤其是国铁干线和城际轨道与航空转乘客流规模较低,约0.44万人次/日。
四是機场集疏运客流缺乏一体化服务和管理。1号航站楼衔接设施分散布置,2号航站楼衔接设施立体、单向、集约布置,导致白云机场航站楼整体内部换乘功能不便利。机场、地铁、大巴、出租等由不同部门管理,协同管理水平较低,比如地铁、机场大巴的运营时间与航班并不完全一致,导致夜间到达乘客只能乘坐网约车或出租车离开,难以满足夜间旅客出行需求。
2 白云机场打造空铁联运的目标和规划措施
2.1 规划目标
高铁对于缺乏国际航空枢纽的城市,其国际旅客可通过空铁联运实现与白云国际机场的快速连接,对于省内或邻近省份没有机场的城市,其国内旅客也可通过空铁联运快速到达白云国际机场。可见,空铁联运有助于拓展白云机场的客源腹地,白云国际机场发展空铁联运是非常必要的。
白云国际机场空铁联运将以打造高铁“支线航班”的运输功能为目标,建设铁路与航站楼一体化枢纽,有效衔接白云国际机场航空运输网和高速铁路网,形成空铁一体化运输网络。实现广州白云机场至粤港澳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内互达,至省内地级市1.5小时内互达,至临近省会城市3小时内互达[3]。
2.2 规划措施
(1)规划白云机场T3高铁站,打造建设机场交通中心。为提升铁路与航空客流转换效率,借鉴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机场、美国亚特兰大机场、上海虹桥枢纽和石家庄正定机场等国内外机场铁路与航空转乘成功经验,广州提出在白云机场T3航站楼设置高铁站,通过航站楼与高铁站合建,实现铁路与航空客流无缝衔接,提升空铁联运效率。依托T3高铁站,建设集中高铁、城际、城市轨道、大巴、公交、出租车(含网约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机场交通中心。
(2)规划衔接8条城际,提升市域、粤港澳湾区航空客流服务水平。为提升市域航空客流服务水平,在现状三号线的基础上,规划引入广花城际(原地铁18号线)、芳白(原地铁22号线)城际轨道,两条线路可实现南沙、番禺、广州中心区、白云区与机场的直达联系,市域各组团至白云机场出行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上述线路在规划设计时设置机场专业车厢,提升航空客流服务体验。同时,规划广佛环城际串联白云国际机场T1、T2、T3三座机场航站楼,未来白云机场可通过广佛环城际引入穗莞深、广佛肇、佛莞、广清、广佛江珠共计六条城际轨道,辐射范围涵盖粤港澳湾区广州、佛山、东莞、江门、肇庆、惠州、珠海、深圳8座城市及清远,基本实现白云机场对粤港澳湾区主要城市约1小时内的直达辐射。
(3)规划衔接10条高铁线路,拓展白云机场腹地。通过新建线路和枢纽间联络线,白云国际机场规划引入四面八方的高速干线铁路。北向引入广永、京九、京广高铁,实现白云机场对粤北、南昌、长沙等北向地区的辐射;西向引入南广、贵广、广湛高铁,实现白云机场对粤西、南宁、海口等西向地区的辐射;东向引入广汕、广河高铁,实现白云机场对粤东、厦门等地区的辐射;南向引入广中珠澳高铁、广深第二高铁,实现白云机场对广州市中心、南沙、中山、珠海、澳门、东莞、深圳、香港等南向城市辐射。基本实现白云机场与粤东河源、惠州、汕头、汕尾、梅州、揭阳和粤西阳江、茂名、湛江等地级市1.5小时内互达,与邻近湖南、江西、广西、海南等省会城市3小时内互达。
综上所述,通过建设白云机场T3高铁站,引入城市轨道、城际轨道和干线高铁,白云机场轨道交通集疏运比例将超过50%,锚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南中国500公里半径范围腹地。
3 关于白云机场空铁联运发展建议
空鐵联运发展是功能和需求导向的产物,首先必须有空铁联运转换的需求,其次是支撑空铁联运的轨道设施网络,最后是机场枢纽提供给空铁联运的内外部条件。从白云机场实际出发,对空铁联运需求、空铁联运轨道运营管理和机场交通中心内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三点建议。
3.1 强化国际中转枢纽功能提升
从粤港澳大湾区来看,白云国际机场吞吐规模与深圳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处于同一水平,2019年香港机场受不稳定因素影响,下半年旅客吞吐量明显下降,白云机场超越了香港机场,成为大湾区内吞吐量最大的机场,占比达到33.4%。但从国际旅客占比来看,香港占比超过50%,广州占比约24%,深圳占比约10%。广州白云机场作为内陆南方最大的机场,国际航班主要面向东南亚、澳洲和非洲,由于深圳距离香港太近导致深圳机场国际航班占比较低,但深圳机场正在开始大力开发国际航线,目前成为每年增加国际航班数量最多的机场。考虑粤港澳大湾区已布局5座机场,香港机场已发展为成熟的国际机场,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航线发展正处于激烈竞争阶段,鉴于此,建议国家从区域航空发展角度给予白云国际机场明确定位,强化国际中转功能,避免广深两座相距100公里的机场国际中转功能恶性竞争,减少空铁联运设施的重复布置和低效整合。
3.2 加强联运轨道运营匹配管理
白云机场现状引入地铁三号线,但由于三号线兼顾城市通勤客运、机场集疏运功能,导致三号线客流压力大,出行体验较差,难以满足机场客流出行需求。白云机场规划引入8条城际线和10条高速铁路通道,为提高空铁联运服务水平和效率,应根据不同服务的需求,匹配轨道营运支撑。一方面,考虑广花城际(原地铁18号线)、芳白(原地铁22号线)城际轨道兼顾广州市域通勤功能,客流量大,为提高机场商务客流服务水平,在设置商旅专厢的基础上,增加配置机场服务班次,提高机场商务客流出行体验。另一方面,发挥高铁“支线航班”功能,协调铁路和机场航班的运营组织、票务管理,实现二者无缝衔接。
3.3 促进空铁联运协调管理实施
设置白云机场T3交通中心,实现小汽车、出租车、地铁、铁路在机场的高效衔接,构筑白云机场一体化交通枢纽。简化中转流程、降低旅客平均转机时间及最短中转时间,提高机场服务水平,实现机场设施对不同人群的均等化服务。此外,提高机场协同管理水平,构建协同管理组织机构、“一场多楼”的航空信息系统以及陆侧综合交通信息系统。
4 结语
立足白云机场空铁联运需求不强、设施不足、一体化管理水平不高等当前问题,空铁运联规划提出以打造高铁“支线航班”的运输功能为目标,但规划举措重在空铁联运设施的强化。强化国际中转枢纽功能、空铁联运运管和协调则是基于空铁联运需求和一体化管理提出的,三者共同作用,从整体上解决广州当前空铁联运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升白云机场空铁联运竞争力,为扩大白云机场腹地、充分发挥广州华南高铁中心优势以及实现立体交通网络融合发展具有重要引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2019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R].广州: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2020.
[2]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广州空港经济区交通规划[R].广州: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2019.
[3]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年)(送审稿)[R].广州: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1.
作者简介:叶树峰(1986—),男,甘肃白银人,硕士研究生,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