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式移动模架原位现浇箱梁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2021-12-09王云飞
王云飞
摘 要:利用上行式移动模架进行箱梁原位现浇施工,较常规箱梁预制、现浇工艺相比,其无需准备预制场地、施工更加便捷、结构更加安稳可靠、用时用工用料更少、施工质量更有保障,故得以于中大型桥梁、特殊工况桥梁的建设施工中广为应用。文章基于笔者相应上行式移动模架原位现浇箱梁建设施工实践经验,就该工艺的相应施工要点展开简要探讨,以期可对该工法的愈发广泛应用有所助力。
关键词:上行式移动模架;现浇箱梁;施工要点
中图分类号:U445.46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移动模架制梁可规避常规现浇箱梁需进行支架搭设与拆除、预制箱梁需预制场提前制梁并后期架设等种种弊端,但该工法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技术难度偏高,故须对其施工要点予以总结归纳,以求在进行相应项目的实践应用时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1 上行式移动模架系统现场拼装施工
1.1 现场安装
移动模架的安装作业在箱梁施工现场进行,模架拼装时要求场地长70 m,桥两侧宽20 m的范围内保持平整无坑洼,模架接头位置按要求设置钢制万能杆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及相关规范要求,临时支墩基础选择钢管桩基础或砼扩大基础,模架拼装时应对预拱度予以严格控制,并按要求拧紧固定螺栓。模架拼装具体步骤为:第一步,搭设临时支墩;第二步,现场测量放样;第三步,安装后走行机构与后支承机构;第四步,安装主梁与导梁系统;第五步,安装电气、液压泵站;第六步,安装挑梁与吊挂外肋;第七步,安装移动模架模板系统;第八步,对模架整体纵横坡度进行调整;第九步,安装前支腿及其他辅助设施。
1.2 加载预压
完成模架的拼装且整机调试完成,应按要求对模架进行加载预压,以检验各个构件承荷后的安全性,消除系统结构非弹性变形,并为施工预拱度控制提供依据。加载预压前,应对中、后主支腿与主梁连接位置的螺栓进行复检,确保连接稳固、无松动后方可实施预压。预压采用砂袋分级分层加载,重量约为1.05倍梁体自重,预压时严禁集中堆载。加载时应检查中支腿立柱及下方支垫是否存在异常,卸载时应按要求分级卸载。预压加载完成后,应按要求对模架底模预拱度予以调整,以有效确保后期箱梁浇筑后的线性满足要求。底模预拱度调整时,应结合底模标高计算公式,根据得出的实际底模标高,由中间向两边依次采用千斤顶顶升至相应高度,然后调节撑杆至指定标高位置。完成底模的调整后,根据撑杆调节长度对腹模、翼模进行调整,使其预拱度与底模保持一致,通过调整预拱度保证箱梁后期浇筑施工的平顺性。
2 上行式移动模架原位现浇施工要点
2.1 模板施工
(1)外模系统安装。移动模架自带整套外模系统,在模架移动过孔到指定位置后,对外模系统予以安装固定,并通过可调支撑调整至准确位置。
(2)内模系统安装。内模系统由小块可拆装式内模组成,在底板、腹板钢筋施工完成后分段拼装,各块内模与框架安装保持同步,且连接用钩头螺栓数量应充足,以确保内模系统稳固可靠。
(3)端模系统安装。端模安装前应对其预留孔偏差、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确保符合箱梁要求后吊装就位,端模吊装应缓慢平稳,防止操作不当造成波纹管损坏。
2.2 钢筋施工
钢筋安装施工前,应结合设计图纸,将钢筋安装位置测放在模板上,然后根据图纸要求的钢筋安装规格、数量等依次安装就位。钢筋绑扎时,严禁将扎丝尾部深入保护层内,顶板頂层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为30 mm,其余位置保护层均为35 mm。钢筋绑扎应做到整体直顺、顶面平顺、网眼方正、钢筋头整齐,以有效保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钢筋保护层垫块所用砼强度与梁体保持一致,1 m2垫块数量应不得低于4个。在底板、腹板钢筋安装时,应按要求同步进行预留孔洞以及预埋件的施工,并在大体积砼的相应位置安装砼测温元件,以为后期大体积砼的温度控制提供有力依据。
2.3 波纹管安装
为防止后期砼浇筑挤压造成波纹管变形或破损漏浆而堵塞管道,应按要求采用定位钢筋予以精准定位,且曲线位置应加密定位钢筋布置,波纹管定位应做到精准有效,无偏移、下沉、上浮等问题。波纹管连接位置用稍大一号波纹管套接,并用胶带将缝隙缠绕密实,以免水泥浆渗漏造成堵管。砼浇筑前,灌水对波纹管密封性与接头牢固性进行检查,完成密封试验后将积水用高压风吹干,并预先将比波纹管内径稍小的两根硬塑料管插入波纹管内,在砼浇筑过程中时常抽动塑料硬管,以防止浇筑时间过久砼初凝发生堵管。实践发现,采用上述措施能够有效保证波纹管的安装质量,避免施工中发生波纹管变形及堵管等情况。
2.4 砼施工
(1)砼浇筑。箱梁现浇采用商品砼,砼罐车运输至现场,泵车泵送入模,分块分层浇筑,整个过程保持连续不间断,分块浇筑的顺序如下图1所示。其中,纵向浇筑顺序由中间向支点,横向浇筑顺序由中间对称向两边,左右腹板分层对称浇筑,顶板由两边对称向中间浇筑,分层浇筑时厚度为30 cm。浇筑过程中,应由专人对模板及波纹管的位移、固定及变形情况进行检查,防止模板移位或波纹管损坏而出现漏浆。
(2)砼振捣。砼振捣时,须严格依照快插慢拔、垂直分层振捣的原则,箱梁振点间距不得超过30 cm,振捣时应严格控制振捣棒插入位置,严禁碰撞波纹管,以免碰撞造成波纹管损坏而出现漏浆。箱梁边角以及钢筋密集处,由人工使用小型插入式振捣棒辅助振捣,防止振捣不到位,欠振、漏振而影响砼施工质量。
(3)砼养护。箱梁砼浇筑完成后,应结合天气情况及季节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一是,砼浇筑后且初凝前,采用雾状喷头人工养护至接近初凝,然后覆盖土工布洒水保湿养护,浇水次数应结合天气条件,通常为7~14 d。二是,带模期间采用翼板外侧养护系统喷头定时喷水养护,移动模架移走后,可通过移动小车安装水管喷水予以养护。三是,如若浇筑后砼内外部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可通过蓄热法进行砼养护,以有效降低内外温差的影响。
2.5 预应力施工
完成箱梁浇筑后,强度达到60%设计强度即可实施预张拉,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即可实施初张拉,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100%即可实施终张拉。
(1)预应力筋穿束。根据张拉端头预应力束工作长度,按要求进行钢绞线下料,下料前应严格控制钢绞线质量及下料精度,确保满足下表1的相应要求。下料完成后梳理编束,并将钢束端头处理成圆锥头,以免穿束时造成波纹管翻卷堵塞孔道。
(2)预应力张拉。预应力张拉采用智能张拉系统,张拉时应严格依照设计要求左右对称依次实施张拉。张拉前,应首先校核千斤顶精度,并按要求予以标定,确保张拉系统的精准有效,预留管道、锚具、千斤顶三者轴心保持一致,并檢查箱梁砼强度、龄期及弹性模量是否满足要求。张拉时,采取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进行校核,并严格依照张拉顺序、分级加载实施张拉,张拉时一旦发现滑丝、断丝应立即停止张拉,并根据滑丝、断丝情况,更换预应力束或重新张拉。
(3)管道压浆。完成张拉作业后,采用智能压浆系统,在24 h内及时压浆。压浆前,应对预应力管道予以细致冲洗,对于相邻管道存在串通时,应按要求处理完成后再压浆。压浆时,应检查浆体配比是否准确、孔道密封是否良好,然后按照由上向下依次压浆,每个管道压浆应保持连续不间断,压浆完成经检查达标后,及时立模并采用C50补偿收缩砼封锚。
2.6 模架过孔
(1)完成砼浇筑且强度满足要求后,拆除移动模架内模撑杆、吊杆、外肋板等设施,并收回中、后支腿的垂直支承油缸,使模架整机下降10 cm脱模,后主支腿支承在走行轨道上,前支腿托辊与导梁轨道接触。操作泵站顶推吊挂外肋,使外模系统横移。
(2)将中支腿连接系统拆除,收回中、后支腿油缸,使支腿脱空后,驱动后支腿走行系统,操作模架向前移动一跨,此时移动模架前、中支腿重合作用于同一墩柱。
(3)对模架中、后支腿横向进行调整,使中、后支腿垂直油缸支承并锁定,吊挂小车吊运前支腿前移就位,操作泵站循环回收横移油缸,使外模系统横向完成合拢。
(4)对移动模架前、中、后支腿系统的竖向标高予以调整,确保标高无误后锁定;然后,对外模系统横向予以调整,确认无误后锁定;最后,穿设吊杆,对整机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绑扎钢筋、立设内模板,并浇筑下一孔梁体砼。
3 结语
经众项目实践证明,移动模架制梁工艺优势显著、施工质量有保障,但其工艺流程复杂、施工管控难度偏大,任一环节的施工管控不当均可能会影响到下步工序的开展与箱梁的施作质量,故参建各方须对其施工全程予以高度关注,严抓紧控,各司其职,互督互助,共同抓好施工管控,协力把好质量关,以筑优质桥梁工程造福民众。
参考文献:
[1]李海生.上承式移动模架法在双线铁路大桥简支现浇梁施工中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2):485-486.
[2]庞春晖.跨海大桥40 m跨度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23):54-56.
[3]余斌.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移动模架施工技术研究[J].公路,2021(4):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