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科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021-12-09马瑞
马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和探究意识的重要课程,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与生活实际脱轨、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等,这都为小学科学教学造成了一定阻碍。因此,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生活实际,使小学科学教育回归生活。
一、小学科学课程与生活有效结合的重要性
科学教学本身是一门和大自然紧密相关的学科,如今小学科学课本上的多数理论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它不但能帮助学生对日常的自然界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还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良好品质。教师应通过生活化的方式教授科学课程,在课堂上积极引入生活化的元素,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印象,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激发出自己的好奇心,学习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二、小学科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路径
(一)从生活中来,绽放科学之花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浓,好学、好问、好动手是他们天生的心理品质,他们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敏感性和认识上的积极性,这正是主动观察事物、思索问题的内在动力,因此要依据这些特点,抓住时机,积极扶植,把他们引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轨道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进行科学实验时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就能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吸引力,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我在教学《磁铁的磁性》一课时,利用“磁铁的磁性”为学生表演了一个“小魔术”——用自制的教具“神奇的钓钩”钓起一条条“小鱼”,学生感到奇怪,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我接着钓起一个个红的绿的辣椒、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葡萄,孩子们新奇地看着这一切禁不住小声赞叹起来:“哇!太神了!”“真是不可思议!”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来了。我抓住时机提问:“小小的铁勾居然能钓起这些东西,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孩子们一个个兴致勃勃,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气氛十分活跃,有的说:“钓竿上可能有吸铁石。”有的说:“小鱼上、葡萄辣椒上可能有吸铁石。”还有的说:“也许是小鱼等里面藏有铁,钓钩上有吸铁石,鱼竿一动小鱼就被吸上来了。”有了猜测,当然要去弄个明白,然后就是揭谜,自然而然地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下面的学习中去。这节课,注重了情景的设计,实验时用到的都是学生熟悉的物品,用魔术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到生活中去,播撒科学种子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开展探究活动的核心,而现行教材中所安排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已经远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因此,如何把科学实验教学拓展到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即开展生活化的科学实验教学,在科学教学中显得愈来愈重要。如何开展生活化的科学实验教学需要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现今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很多物品可以充当实验器材,生活中很多事情可以开展科学探究。因此,我们科学实验课的材料的准备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科学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再加上科学实验室中原有实验仪器及相关的材料虽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可能覆盖所有实验,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去发现挖掘材料,甚至有些实验室中有的材料我们也可以用生活的材料来取代。如:《太阳和影子》这一节课,影子的变化有两个方面,一是方向,一是长度,虽然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学生并没有刻意去研究过,太阳的位置和高度正是影响影子方向和长度的两个关键的量,只有将它们一起测量,学生才能看出其中的关系。因此这个实验并不方便在课内40分钟内完成,我们必须使用配套的“太阳高度测量器”来测量准确的数据,其他器材可以从生活中去找,有:橡皮泥、鉛笔、白纸等,实验的步骤可以这样安排: 1、将一根铅笔固定在橡皮泥上形成影子;2、每隔10分钟测定次太阳高度、影子长度,并画下影子;3、填写实验记录表,并分析数据。4、整理实验器材后交流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我们就将生活中的材料和实验室中的材料进行了合理结合,使科学实验从实验室走向学生的生活。
(三)作业形式、评价方式生活化
长期以来,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主要将答题等书写活动作为核心的作业模式,尽管该种作业方法有助于加深小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但不利于增强其实操能力。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环境下,教师在布置科学课程作业时,不应将作业目标局限于做题,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课后作业的生活化特点,以此为核心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其能学以致用。比如,在围绕“种子萌发”单元进行教学时,教师布置种子种植作业,指导学生在正常完成课后作业的基础上,应用合理方法对种子种植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督促小学生记录实验活动中的各项数据,持续强化小学生的实操能力。
过去一段时间,教师在评价小学生课堂表现时过于关注考试成绩,甚至将其作为唯一的检验标准,没有重视整体的教学评价。由于科学课程是小学教育体系中最具应用性特点的学科,教师应根据新课改 提出的各项要求创新教育模式,优化评价方式。在评价标准中融入启发性、创新性标准,持续增强科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合理性、新颖性,持续增强小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基于此,应将生活化评价方式融入科 学课堂教学,不断强化小学生的探究欲望与进取心,引导其更为主动地投入课堂教学中,以实现综合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是学生接触自然科学的重要平台,也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科学思维、科学实践能力的关键时期。小学科学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自然界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到处是科学。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体会,专心探究,就能真正体会科学就在身边,科学就能服务生活,养成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要真正做到教学资源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生活化、教学运用的生活化以及作业评价方式的生活化,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将生活与科学紧密联系起来,培育优秀的科学综合素养,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了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