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
2021-12-09钟苏敏
钟苏敏
摘要:伴随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我国各个学段都开设了德育课程,尤其是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想和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德育教育,可以有效促使学生的思想品质获得提高。但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很多教师并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渗透德育理念,导致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参与兴趣不大,难以收获理想德育成效。本文针对重点分析了小学低年级德育工作的特点,并对低年级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做出分析,希望為广大小学班主任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共同推动我国小学德育事业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小学是学生思想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班主任应该加强正确引导,避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不良风气影响出现偏差,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才能确保学生茁壮成长,成长为可推动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立德树人是我国传承千年的教育理念,也是当今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强德育管理,推动学生思想品质发展,可培养更多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可有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获得更加长远发展。
一、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特点
贯彻立德树人理念,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改善学生的道德素养,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班主任不可急于求成,通过一两节德育课程,无法促使小学生的思想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要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深度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科学方式进行德育理念渗透,才能逐步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形成正面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促使学生的道德水平逐渐提高。班主任要形成与学生日常加强交流的习惯,深度了解学生内心学习需求、情感需求,并在交流中渗透德育理念,促使学生规范言行,可为学生终身获得良好发展夯实基础。
二、小学低年级班主任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优化措施
1.结合趣味故事,展开道德教育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展开德育教育,仅凭在课堂中一味进行说教是得不到任何成效的,这种方式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不符,甚至会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出现抵触心理。小学低年级的德育工作一定要顺应学生的特点开展,才能取得理想成效。趣味故事是小学生的最爱,通过"讲故事"渗透德育理念是一种有效的德育途径。
例如班主任想要促使学生形成珍惜时间的概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述"闻鸡起舞"这则故事,故事的讲解可以快速抓住学生注意力,学生通过认真听故事,明白其中蕴含的"认真""刻苦",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如班主任见到有学生破坏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如果教师进行严厉批评,就会导致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甚至导致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抵触心理,此时班主任就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森林里到处开满了鲜花,风景如画,在森林里住着一只快乐的小鸟,名叫乐乐,它每天都和朋友们在枝头唱歌,在花丛里捉迷藏。直到有一天,来了一群人,他们把树木都砍光了。小草和鲜花也被践踏,失去了生命,乐乐和朋友们的家没了,只能被迫废了这片森林。这样的故事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较大触动,激发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收获理想的德育成效。
2.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工作的实施不仅需要班主任通过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言语渗透,更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对德育理念产生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践行德育理念,严格要求自身行为举止,促使学生的思想高度获得提升。
例如在每年植树节来临之际,班主任可以结合植树节活动渗透德育理念,促使学生对生活、自然、生命形成更加丰富、深刻的理解。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与植树节活动,让学生去认识大自然中更多的植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班主任还可以顺势对学生进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内容的教育,可有效促使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通过践行德育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活动自行生出更多感悟,从而促使学生的道德素养获得良好发展。
3.坚持因材施教,提升德育成效
展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德育教育,班主任一定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落实因材施教理念,可以有效推动学生的思想品质改善。如果班主任以成人化的教学方式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学生很难理解班主任话语背后的深意,自然会影响德育成果,难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获得真正提高。
低年级的小学生缺少丰富的生活阅历,思维能力发育尚不完全,并且多是家中独生子女,不具备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这一弱点进行引导,促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可以为学生更好适应校园生活,展开高质量的学习活动打好基础。班主任要先对班级内学生的自理能来情况以及性格特点进行深度了解,再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德育教育。对于学习能力强、自理能力强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回家练习叠被子、擦桌子、整理书桌等家务活动;对于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自己穿衣服、洗脸、整理书包等简单的活动开始,引导学生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可为学生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结语: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展开德育教学,可以有效促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获得改善,对于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意义重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确保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可以获得更好发展。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班主任要充分结合小学生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贯彻因材施教理念,时刻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以更科学的手段展开德育工作,才可有效促使学生的思想品质提高,促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及世界观。
参考文献
[1]王国芹.做好德育教学 构建美好明天——小学班主任有效德育教育的方法[J].小学生(下旬刊),2021(10):92.
[2]金莉.浅析伦理叙事在小学德育课堂中的作用[J].试题与研究,2021(22):141-142.
[3]孙安. 班级管理渠道和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