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2021-12-09饶晓明 高美娟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0期
关键词:京剧乐曲意识

饶晓明 高美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作为思考的开始阶段。”只有不断创设具有激发性的音乐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思考热情、主动学习探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索的对象,在学生心里形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維。因此,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们认为应该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一、创设适宜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是否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问题意识的重要尺度。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总觉得没有问题可问,盲目地、被动地接受老师“指挥”,这主要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键在于学生不知“疑”在何处,不知“惑”在哪里。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音乐课上教师要“授之以渔”,交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会问、能问。

如我在上《音的强弱》这一课时,先给学生现场演奏一支完整的古筝曲,然后再给学生演示一些古筝演奏手势的分解动作,让学生边看弹奏手势边注意听音乐的变化,之后进行分组讨论,把自己的疑问、发现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空前高涨,“问题”蜂涌而至:

·为什么拨动琴弦会发出声音?

·为什么拨动同一根弦的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声音?

·手势动作的大小与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乐曲中为什么要有音的强弱的变化?

·音的强弱的变化与人的情绪有关吗?为什么会这样?

…… ……

还有如在欣赏京剧《红灯记》时,可尝试先放一段西洋歌剧选段,然后再让学生欣赏京剧,启发学生进行对比思考:我国的京剧和西洋歌剧有什么不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小小京剧改革家”版块,设想要是让你对京剧进行改革,你会把它改成什么样?这样学生就会去思考自己为什么对京剧不太感兴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具体指哪些方面?如何对它进行改革我们年轻人才会喜欢等问题。这些问题源于学生的真实体验,是他们在课堂实践中发现的、有疑虑、又急于想知道答案的问题,而绝对不是老师牵强附会灌输的结果。通过设置这样一些问题情境,使学生善于去发现问题,积极主动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营造和谐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平等的对待所有的学生是形成师生间和谐教学氛围的条件之一。音乐教师应面对所有的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深信“我行”、“我是最棒的”。特别是那些所谓“后进生”、“调皮捣蛋学生”,他们在其他学科课堂上常常受到冷落,更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尊重和帮助。其实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诸如好动、好奇、喜欢音乐等,音乐教育者如果抓住时机,加以正确引导,寻找其身上的闪光点,往往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不把自己的看法强加在学生身上。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问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相互信任的课堂氛围,创设师生共同参与、生生合作探究的情景,不以自己为中心,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学习和探究,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因为学生只有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体验到信任、理解、尊重和宽容,进而产生愉悦的情绪情感,才可以以极大的热情、无所畏惧的心态投入到创造性的活动中去,敢于说出疑惑、发表见解、提出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我教唱《大海啊,故乡》时,在导言中教师通常会问学生大海是什么样的,学生的回答会是丰富多彩的。有人说大海是蓝色的,有人说大海是绿色的。这时就会有人问:大海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什么时候是蓝色,什么时候是绿色?在此类情况下教师要鼓励学生“研讨交流”,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和奇思妙想,对学生的想象和别出心裁的念头给予充分的尊重。教师要始终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眼神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份成功。

三、培养求新求异思维,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由于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和“应试教育”的约束,中小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往往过分依赖书本、依赖教师,标准答案是什么就记什么,书上怎么写就怎么背,这种做法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常认为考试能考个好分数就行,没必要去探究其他问题。事实上,学生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求新、求异、求奇,对周围的事物相当敏感,乐于追问为什么,因此音乐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尽可能少讲、精讲,让学生多体验,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之勤思考、勤讨论、勤质疑。在课堂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唱、去舞、去想象,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愿望,又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需要,使之勇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比如在学习音乐的速度、力度与人的情感表达的关系时,通常老师在欣赏完若干乐曲后会说,快速的乐曲一般表达欢快的情绪,缓慢的乐曲一般表达忧伤的情绪。试想,假如我们的音乐教师反问一句:快速的乐曲能表达忧伤的情绪吗?反之缓慢的乐曲能表达欢快的情绪吗?这个问题一提出肯定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引发学生无限的思考:这到底有没有可能?在什么情况下会这样?等等。还有如现在有很多学生喜欢周杰伦并疯狂地崇拜他,我们音乐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引导学生在欣赏他的音乐时多去发现一些隐含的东西。记得他有一张专辑叫《十一月的肖邦》,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想想:为什么周杰伦将它命名为十一月的肖邦,而不是十一月的莫扎特或贝多芬呢?这些问题都和学生的业余音乐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他们又比较感兴趣,能充分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我们教师应多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

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试想一下,一个习惯于接受现成答案而不能产生问题的学生,何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知识经济的发展日益全球化,综合实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中国要腾飞,民族要振兴,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做强力支撑。因此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猜你喜欢

京剧乐曲意识
始乱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京剧表演开始了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